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猫跳河石岩趣闻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1-06 06:53:1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江跃华 点击: 评论:0

 江跃华

 
位于黔中的瑰丽神奇猫跳河,两岸石岩众多,千百年来,留下许多精彩而动人的奇闻趣事。
从修文县谷堡镇索桥村境内的窄巷口电站厂房处,乘船而游可直到红林电站拦河坝上;沿途可见连理峰、古傩岩、石老人、吏目之任(又名人人山)等奇特景观。
mmexport1641423309669.jpg
连理峰为谷峰上那比肩相依、亲密侧立水边的一对奇峰;由“伏羲、女娲兄妹相婚相约猫跳河谷合力拦河引水”的传奇故事,因此而得名。它与美人峰岩上那栩栩如生的石老人和人人山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在下游关雎湾“得子洞”侧的岩石上,有一面孔庄严、双目有孔无瞳、却炯炯有神的老叟头像,当地人称瞽叟岩,有的盲人则把它尊奉为“盲祖”。传说,这是舜、象的父亲瞽叟“化为慈父”后,伫立此地成了送子娘娘的护卫神;他以水为镜,不知是在忏悔过去虐待舜的不端品行,还是为自己后来的公正感到庆幸。
人类从何而来?为什么生生不息?这在远古时,是一个不解之谜,由此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育观。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中心在考察我省猫跳河众多石岩后,对该流域所承载的姓氏文化、始祖文化及生育文化,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并在考察研究报告中作出了生动诠释。
猫跳河关刀山石祖岩,即是古代“石生人”,“石图腾”的真实写照。与轿子山隔河相望的关刀山,悬崖峭壁上站立着一对形如男性生殖器的石笋,高耸挺拔,顶天立地,充满阳刚之气;石笋背后的山崖上,有一形似女阴的大洞,空穴来风,深不可测,足具阴柔之美。这本是喀斯特峰丛、石笋、岩溶洞穴的地质形态,而远古人们则从当时生育的信仰出发,把它们看成了阴、阳图腾物。
当地人把高大的一颗称为石祖公,把小的一颗称为石祖娃,石穴称为石祖母;认为石祖公是伏羲的男根,石祖母是娲皇的孕体,而石祖娃则是子孙们传宗接代的象征。公母石祖“夜合晨离”,如此阴阳结合,人类才得到代代繁衍,妇女生儿育女才得到保佑。当地部分村民至今仍保留悄悄拜“石祖岩”的习俗,俗称拜“雀雀祖”。
mmexport1641423312489.jpg
众所周知,女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创世祖劳动女神;据考证,女娲文化是从云贵高原人类洞居时期,产生而流传到中原大地去的。猫跳河轿子山一带所流传的娲皇赐姓传说和“石老妈”、“伏羲女娲兄妹歌”,就是生动形象的展现和说明,是上古时期人类进化的真实反映。
据传说,女娲补天,捏士造人,为了“别婚姻”,后来给所造的人群首先划分了“姓”,这就是“姓”的起源。
在猫跳河始祖湾进口至列祖山之间双峰对峙的水面上,有一方“神石”,是一露出水面高约数尺,方方正正的石笋,遥遥看去,稳踞河心,古老神秘,异趣横生。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石老妈”,还称“石老妈”就是女娲娘娘,并有农历三月三、七月半女娲升天日,九月十五日女娲圣诞日合家祭拜的习俗。
mmexport1641423316918.jpg
女娲娘娘“能化万物”、“一日七十化”,神石就是她的化身之一;猫跳河则是她的肠子变成的。轿子山边,有两座猴头猴面猴身俱全,十分神似猴祖的山岩,其传说充满野趣。据说女娲当年把捏出的各种人,分为“人”和“猴”,凡愿赐姓的为人,不愿赐姓者为猴。
人可走出洞居,建巢造屋,逐步走向社会文明生活;而猴只能潜伏深山、洞中和树上,与人类相隔。有两个长尾巴的人自作聪明,不愿分血缘,取姓氏族号,于是在猫跳河山间繁衍了许多猴子猴孙,它们老后幻化成现今的猴祖公和猴祖母。
华夏子孙历来有落叶归根、安土重迁的思乡之情,特别重视祖宗传承给自己的姓氏,关注祖宗出生发源之地,即“祖籍”和“郡望”。在天之祖先们见自己的子孙世代繁衍、盘根错节,为防止“根”混淆,而共同定下专司天下百姓“籍贯”和望出的一座神山,就位于三岔河右侧,与双狮护祖山隔河并列,相守相望,山势崔嵬,云雾缭绕,一派仙风神韵的“郡望山”。
mmexport1641423319974.jpg
山下有石壁摹刻“月是郡望明”;岸上有一绿树掩映、炊烟袅袅的赵氏村庄,村民常以《百家姓》第一姓而自豪,并自称是“郡望山”的守“根”人。“郡望山”乃是代表华夏民族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爱国爱家之根的山峰。
与“石老妈”和“郡望山”遥相呼应的,是百家谷和玉人儿峰下的谱牒天书台。玉人儿峰传说是始祖女娲捏士造就的一个聪明美丽、博古通今小女儿的化身。在文字未发明前,玉人儿专门负责以岩石形状、岩层线条为符号,记录和管理人间社会和部落家族史迹及其谱牒。
路过与舜水湾对面邻近的山涧,有两座“玉牒双峰”,双峰下层层叠叠的古岩,半浮水面,半掩水中,端方规矩,宛如“万卷藏书”,这就是玉人儿搜集的人间谱牒—“谱牒天书台”。谱牒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中,最为洋洋大观的组成部分。女娲在造人赐姓的同时,开创了用最原始记录方式编修家谱、祖谱的传统,这也许就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端。
责编:杨婷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