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感悟乌当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1-06 10:16:2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李发模 点击: 评论:0

 文\李发模

 

1

知识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景是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是诗人激活自己所识的文字,创意人之所以是人的世界。绝非叽叽咕咕,在自以为是的现实泥潭中抽不出脚,而是站在古人和养育自我的一方水土的肩上飞起来!

 

2

2021年12月10—12日,到贵阳市乌当区,参加“诗意纪实,乡村振兴”之“康养胜境,活力乌当”采风活动。省内外文朋诗友说起贵州,说起贵阳,说起乌当,各有解读。文化学者白庚胜先生说:中国史上地域有九州,贵州独占一州,还很贵。我很以为然。贵阳呢?地处贵山之南,向阳,知人贵阳刚,坚守光明磊落,乃人性之本。我如是解说。乌当呢?乌当区的领导答曰:是布衣族话译为汉语,即“美丽的家园”。诗人王久辛说:乌音呜,就像拖长音响的牛角号声,鸣……当音噹,正是乌当人把好事办实,实事做好,勇于担当,干净利落,噹的一声落到实处。贵州诗人小语以古人之言解读乌当,即“日正当空”。

 

3

老朽愚笨,电视台采访时,我是这样说的:这儿的山水在城里,城在山水中,温泉也热情。乌当之乌,在天是金乌,即太阳,对应月是玉兔。乌当之当,在地是人的担当。乌当之名再对应布衣族语“美好家园”,则是宜居、宜业、宜游之地。这儿有红的历史,绿的生态,更有汉族、布衣族、苗族等33个民族的活力。这是一方康养胜境,温泉洗心,空气洗肺,活力健身,三者大健康人性。

 

4

乌当之美,美得含蓄,人于山重水复中,可以“我捐日出予尔美容,你捧月升助吾安神”。乌当人,信是人言,言而有信人上人,明乃日月,月也照明山外山。乌当的乡村振兴,树绿泼天,民俗风情也飞溅好意;花红遍地,蜂采甜蜜神思泉涌给人妙用。这儿,天有难遮之眼,地无可欺之心。这儿党政无私,身正不偏不倚;民心有脚,勇为有始有终。

 

5

乌当是贵阳市的山水林泉城区,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6度,每逢民族节日三月三,六月六,有诗友说,真的怀疑历代先贤也会来此梦游。这儿是喀斯特神秘温泉区,地心也怕世态太冷,泉水也温馨一方百姓。这儿区、镇、乡村负责人,都齐心协力在此为时代塑碑,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贵州学者李裴先生如是说。他还说,明代先贤预言的贵州,600年后的今天到贵阳市的乌当区走走,方知最困难的人是保住最后胜利的人。大时代正是诗家幸事,以大历史观观照今天这段历史,这儿的山水是写作大纲,人文胜景更是提取真诚人性,创作创新,永不言弃,众乐乐群,超越自我而获民生民意的力量。

是的,名家们到乌当采风创作,这儿正是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层区,华夏民族温柔墩厚诗教的感悟地。

 

6

在下乡到村、组采风的路上,解说员小王解说贵州的“老、少、边、穷”,我整理并加上自己的感悟: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多;边,处于内陆省边缘;穷,贵州的天眼里天外无穷。贵州有三言两语:三言即“三无”,天无三日晴,云雨在空中是一座天然水库;地无三尺平,是知人生脚下有坎坷;人无三分银,是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两语:夜郎自大,是探寻人之肩上有一横责任担当,故大。黔驴技穷,黔本无驴,当今是黔虎出山。

采风乌当,诗人作家们都已感知:山是贵州的特产,山山出人杰。水在贵州多瀑布,柔情也顶天立地。贵州人,人人为从,顺从天意;人人推举人为众,众亲搭力于山重水复中奔往民生的柳暗花明。

 

7

这次采风,兵分两路。A路往“生态之乡、康养之乡、活力之乡、幸福之乡”新堡布衣族乡,文艺家们采写“王岗疱汤第一村”,参观蜡染……香纸沟等名胜。全国特色民族文化村寨王岗,拥有“高原农民画乡”的渡寨,保存着中华“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原始作坊和传统工艺纸浆雕塑馆等。B路到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民族文化底蕴厚重,特色小镇独具韵味的偏坡布衣族乡,诗人作家们领悟“醉韵——醉美偏坡”,“古原生态之乡、布衣文化走廊”。该乡自然景观极其丰富,历史遗存比比皆是,处处呈现出一幅幅“房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的乡村美景。

 

8

乌当,作为黔中城市群的节点城市,区位优势良好。乌当经开区等开放平台持续做强,开放平台强大。乌当百年依旧的屯堡明朝遗风,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过乌当的红色传承,古今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互交融,历史文化悠久,资源禀赋富集,山水林田错落有致,喀斯特地貌与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

这次釆风活动,省内外名家在乌当创作一系列诗歌、纪实文学作品及书画、摄影作品,全面展现美丽乌当“以景美城、以文润心、以汤为韵、以绿托底、以史厚文”的康养文化理念与传承,全方位展示乌当的旖旎风光、人文底蕴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展示。

9

人在人间,在利益的便道与德行之天道之间。在这之间,一方水土养活的人,其学识、格局、眼界、胸怀,于顺变之变与乘势时机的天玄、地载、人为,一如“妈妈的乳房是儿女的粮仓”。乌当的地方官们悟知人进入民中,人民一词把“公仆”二字喊出来,为民作主,民风春风得意,山青水秀也知“真经一句话,废言万卷书”。一座城区,懂山水林田是亲戚,苦是汗水的悄悄话,稻香爱听。悟知民生民意是江山社稷的“香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于一城一乡的“美好”,这其中的逻辑,也包涵了自己的故乡和城乡里的中国。

通过这次采风创作,作家诗人们创作的作品,也像这方山水人文接到了动员令,从自身做起,懂了金乌是上苍的,担当在人世。明白“乌当”之名,便明白了文字立意的诗文,也应是时代“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的家园”。

2021、12、23

微信图片_20220106143643.jpg

作者简介

李发模,生于1949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诗人协会名誉主席,一级作家,著名诗人。已出版诗集、散文集等共60余部作品。长诗《呼声》获中国首届诗歌奖,被前苏联作家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里程碑”,是当前中国最有诗人气质和诗歌才情的作家之一。 

 责编:杨婷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