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在都匀绿茵湖邦水之间抚今追昔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4-01 02:02:3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罗祖文 点击: 评论:0

 文/罗祖文(布依族)

“故乡是你小的时候天天想离开,老的时候天天想回去的地方。”这话对于每个在外创业、长期务工的人们来说,一点也不假。说起家乡,谁都会有说不尽的话语,道不完的情谊,因为家乡永远是我们的根,家乡永远是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一角,不管远离多少年,增长多少岁,你离得越远,就想到越多。

2021年12月24日星期五,笔者与曾在原邦水栗木中学(现改成甘塘中学)教学语文的班主任唐菊昌老师以及相近同学、朋友到都匀市绿茵湖村泡木寨去看望年过花甲之年,在北京、上海、新疆等奔波创业、“向老师报告回家过年到家”的杨正荣同学,目睹邦水两岸翻天覆地的变化、变迁以及出现在眼前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通流等一系列发展喜人态势,有些动情,一种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回忆,扑面袭来,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故乡》,激起我想诉说自己在故乡的绿茵湖邦水之间,所有受到历史文化底蕴滋养成长的情杯和感悟。

铭记历史 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邦水是个大地名,大盆地,大寨子也比较多,从地形图看四面环山,它位于都匀西北方向,是通向惠水、贵定必经之道。位置不仅在军事上重要,而且在经济上也很重要。距都匀较近的一个大坝子,也是一个重要的产粮区,因为从绿荫桥到杨家冲,长约9公里,宽约4公里,基本上是自然灌溉,水早无忧。邦水场坝曾是都匀、贵定、麻江三县接壞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在沟通城乡贸易,活跃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常常想,“邦水”这个名字是不是因为山上生长的树木高入云天、枝繁叶茂,流淌汇集成一个“帮派”。为了破解这个幻想,我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和听老人们摆龙门阵,深入了解“邦水”的来历。在“济世安邦”里,“邦”释为“国家”,意思是拯救时世,安定国家。看来邦水那里的水,能造福人民,能养活一方。

据《都匀县志稿》记载:元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栗水(邦水),属管番民总管,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为邦水长官司。清以后废。唐代羁縻州中有邦州(今都匀邦水),距今已有1300余年。民国初年,都匀全境分设中区、南区、西区、北区、河内东区、河外东区等六个区,下辖24个保。其中北区辖文德、邦水、摆揽三保。“邦水”系布依语音译,意为水塘。现在的邦水河、邦水村取名于此。

传说,邦水与市区中心交界处的蟒山(亦称龙山),出了很厉害的恶龙,在神的帮助下,布依族人民战胜龙,斩龙后,剑化为剑江河,此后,为防龙再复活,剑江河岸建成塔,象征弦上之箭,以百子桥为弓,永镇蟒山。都匀县志载:剑斩龙脊,是为剑江。“蟒山似龙,邦水河似剑”流传至今。

解放初期,邦水称文明乡,后来先后改为栗木人民公社、甘塘镇。2014年5月13日,黔南州政府(黔南府函〔2014〕66号)批复同意:设置都匀市绿茵湖街道(辖区有原杨柳街镇的谷江、斗篷山2个村,原甘塘镇的绿茵湖、邦水、文明、胡广、林荫5个村和甘塘社区)。现在的邦水“盆内”主要有绿茵湖街道办事处、绿茵湖村、邦水村、甘塘社区,都匀市绿茵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有关企事业单位。

铭记历史,信念过硬,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对英雄最好的尊重。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才换来如今的繁华。在邦水剿匪斗争中,乡长、工作队、武工队、人民解放军英勇献身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们在复兴路上,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

从《都匀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和有关资料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1月24日都匀县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1月底县委派杨东瞻同志等七位同志去接管文明乡(即邦水),杨东瞻同志是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人、南下干部、任乡长,其余六人是解放前夕参加革命的知识青年,他们在南京二野军大和赣东北干校受过教育和训练,提高了觉悟,满怀革命豪情,随军到达都匀。另外还有四名是铁路工人,也被派往邦水协助征粮工作。杨东瞻同志任乡长,带领工作队入村后,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1950年元月21日早晨,杨东瞻乡长带领八名工作队员,到该乡九组瓮朗村(寨)召开保甲长会议(保长相当于乡(镇)长,甲长相当于大组长),布置征粮工作之后,于上午11点左右,走到匪徒伏击圈内,遭到匪首邦水胡家寨的罗洪元(又名罗军,当了匪首后又改成罗四维,国民党炮校副官,1950年元月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游击第二纵队司令,1950年5月1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都、贵、麻地区最大的匪首)、罗高元(罗洪元堂兄,又名罗亮之,当保长13年,当匪首后改为罗足彪,1950年5月1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谷江的潘治平(任过德化乡长、平塘县保警大队大队长,1950年元月5日任湘桂黔边区反共游击第一纵队司令)为首的五百多名匪徒的袭击。土匪叫杨乡长缴枪投降,杨乡长立即拔枪射击,土匪就用罪恶的子弹一齐射向杨乡长,杨乡长身中数弹后英勇牺牲(土匪还在杨的胸部砍击数刀,把尸体丢在瓮朗的黄家桥下),另外有五位同志在突围时牺牲,有两位同志被俘(这两位在当天夜里在半坡被匪徒碎尸杀害,丢在锅盖坡的山洞里)。八人牺牲后,为了维护邦水局面,1950年6月24日,都匀县委正式成立了赴文明乡的武工队,加强党的领导,开展工作,经历过将军坡、泡木寨的两次战斗,又于1950年10月9日至10月30日,历时20余天,由贵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潘焱指挥的参加部队有一三八团、一四0团、一五二团和军区警卫团,对土匪长期盘踞的巢穴大江、江洲、凯旋、瓮牛等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共歼灭土匪6254人,活捉湘桂黔边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罗军,湘桂黔边区反共集团军司令潘治平以及中队长以上匪首902人,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各种长短枪2164支,各种子弹30000余发,手榴弹8578枚,土炮23门,还有其他大批物质。直到同年11月初罗洪元、潘治平被押送到邦水、谷江等地,经过公审执行了枪决(罗高元逃往广西天鹅方向,直到1957年才投降自首)。合围结束,都匀县人民政府任命王可荣同志为文明乡乡长。为永远纪念杨东瞻等烈士,1951年12月7日文明乡广大人民群众召开追悼大会,悼念杨东瞻等烈士,并建立了烈士纪念碑(安葬在邦水场坝门口那里只有当时遇害的五位同志,因为姓李的铁路工人被家人运回另行安葬,两位被俘的同志被秘密碎尸,后来未找到尸体),将邦水生产大队命名为杨东瞻生产大队。

2011年,都匀市在广惠街道西园村(原小围寨街道凤凰村)凤凰坝都(匀)丹(寨)公路南侧新建都匀市烈士陵园。建设总规模7.22147公顷,总投资1600万元,于2014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新建后的烈士陵园大门高10.8米,宽21米,门楣正中刻着“都匀市烈士陵园”7个大字,大门两侧门柱书写有:“鉴一方史迹凤凰山上瞻先烈,留万世英名剑水河边启后昆”对联。主体建筑有:方形烈士墓。烈士纪念碑,高20.8米,主体由花岗石镶嵌而成,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铺设烈士陵园步梯149步,建设广场3900平方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建有仿古凉亭7个。将原东山散葬的123座烈士墓和9个乡镇、办事处45名零散烈士墓整合至新建的烈士陵园内。其中,杨东瞻烈士在都匀市烈士陵园左区7排7号。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历经磨难而不倒、千锤百炼更坚强?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是与其他政党有着根本区别的先进政党,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出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发现和修正自身不足,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党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号召力,是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我们党是真正能够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制定、实施和完善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历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这其中,作为有血性中国人,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们更应该铭记,即使我们记不住每个英雄的名字,记住这段历史就是对那些英雄最好的尊重!

铭记历史,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铭记历史,唤醒红色乡愁,以先辈先烈为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要拿出闯的勇气和创的智慧,突破层层障碍、解决种种困难,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份优异的答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答案,对于推动全党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强化历史自觉,以统一的思想、意志和行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山水独特 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山有山的风采,山有山的品格。

邦水的绿水青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

邦水,有一座名山叫金钟山,山不算高,但有形如雄伟的埃及金字塔,傲视四方。

金钟山曾是人们心中的祈祷,因为有了这座山,就避免了不少灾难。相传,崇祯十一年(1638年),人们为抵御外来侵略者,金钟山附近的人们在项上建立指挥部,用条石筑起城墙,上挂信号大钟一口。如发现有侵略者进邦水,鸣响金钟,提醒可视范围内的父老乡亲,按照远近,分别跑到距寨子附近“银洞坡”“老银上”“白岩洞”“水帘洞”等躲藏。传说“银洞坡”“老银上”曾是义军存放枪支、金银财宝的地方。

油菜花开季节的金钟山(摄影:罗祖文)

金钟山的前面,可明显看到一大坝子良田,一连串从田土突起不高的山峰,形成独特的风水宝地。人们在邦水这片热土上,能听到有“九庄十八寨”“九股井”“三十二台阶”“三堡搭二狮”“三步两拱桥”“两条倒水沟”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许多民间传说与故事,即:

“九庄十八寨”指上刘家庄、下刘家庄、吴庄、杨家庄、马家庄、徐家庄、新庄、上学庄、下学庄,栗木寨、王陈寨、塘埂寨、罗伍寨、旧寨、把河寨、胡家寨、坪寨、朗里寨、毛栗寨、剪刀寨、水井寨、团寨、高寨、马场寨、泡木寨、小寨、洞口寨;“九股井”指栗木寨的大井(寨子中左之间)、掏米井(往老银上出寨子口处)、豪角井(寨子中间上方、新沟坎脚)、枫相井(往垄甲冲、新沟坎上)、杨柳井(往垄甲冲沟坎脚)、马桑井(垄仰寨脚)、高坎子脚井(寨子上方、大井右角)、里头院井(寨子中间、大井左侧)、牛路井(寨子中间、与豪角井相近);“三十二梯坎”指栗木寨高坎子(从下走到上数共有32石梯坎);“三堡搭二狮”指大堡、上小堡、下小堡、狮头、下狮;“三步两拱桥”指小堡寨脚的桥;“两条倒水沟”指狮头大井至刘家庄的水沟、银上井边至老场坝的水沟。

还有,不管你走到哪个寨,古稀之年老人都能说出一首描写村庄这样的句子(民谣):“金钟扑地不出头,美女梳妆下彩楼;蜘蛛牵丝拦路网,蜜蜂气死在路途;一根金线吊葫芦,天鹅抱蛋在沙洲。”即:“金钟朴地不出头”指金钟山比其它山低,所以它不出头,也暗喻当地人们可只当到七品官(明朝的县官一般是七品官,七品官按现在是县市长级);“美女梳妆下彩楼”指邦水场坝左面水井寨后面有一座山似狮子,狮子的头部对面可看到白岩,顶头松树好似美女头发打样,温柔步步往下走;“蜘蛛纤丝拦路网,蜜蜂气死在路途”指小寨脚小坡脑,一坝子田围着小坡脑逐级往下小堡门口;“一根金线吊葫芦,天鹅抱蛋在沙洲”指马场寨张家寨港,沙洲指水库庙脚小堡。

80岁以上寨邻老人说,这些民间传说与故事,他们能背得滚瓜烂熟,特别是反映本寨子的,都能倒背如流,因为小时候出门走到其它村寨,不认识你的亲戚会试问,如答不出来,说明你不是邦水人,那时候的村寨“顺口溜”相当于现在出入需要的居民身份证、核酸检测证明。

金钟山右边朗里寨往后面有一条喀斯特高山深切峡谷,是都匀通往贵阳的捷径,古驿道经石门坎峡谷口西转,杨家峡穿过,故称杨家冲。杨家冲瀑布对面有一方形深坑,是发洪水时瀑布的落水点,为万钧洪流冲击而成的大水滩,古时称铜鼓滩,今称四方滩(景区)。2002年,都匀市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水库(石门坎水库),水面抬升42米,淹没了古驿道。四方滩是螺丝壳风景区的一部分,属于都匀市斗篷山—剑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距市区13.8公里。景区由四方滩湖光山色、滚猪岩峡谷和杨家冲峡谷三个景区组成。峡谷落差高达480米,多级瀑布凌空倾泻,就像挂了一幅珍珠壁帘。周边悬崖奇峰、奇石形态万千,令人心醉神迷。野生鸳鸯相映成趣,栩栩如生。峡谷幽深寂静,森林茂盛,名贵植物遍布,山水风光原汁原味,空气清新宜人,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去那里的游客,依旧获得一种全新的享受。传说四方滩是神仙隐居的地方,走进那里,总有一个愿望,追寻神仙的足迹,步入美妙的仙界。波光粼粼,犹如碧玉翡翠。游鱼飞鸟,构成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飞流瀑布似银河倒泻,轰鸣不绝于耳,山水美景,清凉降温,堪称“邦水山水大观”之绝品,是摄影师们非常喜欢的采风地,是游人避暑度假的天堂,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打卡圣地。

金钟山左边林荫村道路两边是悬崖绝壁。沿着金钟山左边“阶梯”登上峰顶的山腰有一口井,流出来的水,洁净似冰,清凉如雪。据寨邻老人介绍,寨子上如有老人生病快去世的时刻,只要派人到山腰取回一滴水来喝,老人顿时清醒起来,这水真有点赋予神福。而今,寨子上的老人,看到金钟山,就自然而然会念道:“井水清清救活命,树木郁郁长旅途。”往两山中间前进经过的山冲,叫垄坝冲。垄坝冲两边上方的三豆岩、垄马山、糯米冲、白岩角等山间流淌下来的水,汇聚成多个水滩,其中,有一个水面约150平方米、深约1.6米的“鸡龙滩”,炎热季节,经过此滩赶场过路、上山腰柴割草、翻土种地等的男女老少,都想在那里洗澡。洗澡完后还想喝上“鸡龙滩”道路旁边约1.5米高、从石缝隙流淌出来一年四季永不枯涸凉爽的“一碗水”。人人都说喝上那里的一碗水,不管是往山上劳动,还是往山下回家,精力充沛,步伐轻盈。有诗写道:“鸡龙滩有传说,小瀑布景色美,大人小孩天堂,深浅不怕落河;经过长途跋涉,看你满头大汗,老人洗精气爽,小孩戏添欢乐;一碗水天然纯洁,千岩过滤人人喝,行万里路而无忧,缓解疲劳不用说!”传说,曾有人看到一条又长又大、长鸡冠子的“龙”,在那里翻腾洗澡,不时发出鸡叫声,“鸡龙滩”因此而得名。人们认为“龙”与“冲”密切联系,龙多滩多,龙多山多,龙多水多,龙多冲多。1964年,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栗木生产大队彻底搬迁山脚下、田坝中间有关坟墓,大搞农田改造和在山坡上开荒种地。1976年,垄坝冲前面的栗木寨村民,为储蓄水浇灌农田,在鸡龙滩下方筑起大坝(三八水库),从峡谷里夺路而出到鸡龙滩的泉水,又流进坝子里。现在,水坝下面的小水沟,常看到小鱼儿在游荡。正如:“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冬季草木枯黄的老虎头(摄影:罗祖文)

金钟山顶上看到前方的右面,有一座山像老虎,又像狮子,其“嘴巴”处岩石缝隙长年流水,村民们自发修建大井。“狮头寨”“水井寨”也因此而得名。那里树木参天,怪石林立,易守难攻。老虎头南面是将军坡,坡陡难攀,茅草丛生,两高地遥遥相对,互相策应。惠水、贵定的大道就是从这两个高地之间的夹谷中通过。战争年代,控制了这两个高地,等于控制邦水场坝、绿荫河西岸所有村寨和蟒山垭口。

金钟山右边可看到的螺丝壳风景区是都匀市水源林源保护区、主要毛尖茶产地。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这里有一座城池,为罗氏部落据点,部落首领罗大将军占据此地为王,并划定此山四角为界,山民称为“罗四角”,后来逐渐演变为谐音“螺丝壳”,也因山形酷似巨大的螺丝而得名。螺丝壳位于都匀市区西部约20公里,东西长10公里,南北长6公里,总面积6.75万亩,界跨绿茵湖街道、毛尖镇摆忙、凌云、小围寨团山。区内有大小溪流31条,汇集于邦水河、隔妹河、菜园河,最后流人马尾河。螺丝壳出现壮美的云海奇观,最高峰海拔1738米,为都匀市的第二高峰(第一高峰斗篷山景区主峰海拔1961米)、斗篷山的姊妹山。螺丝壳大丫口隘是掌握都匀西大门之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历来为兵家屯兵之所,如今尚有古代残垣遗迹。古城形成的时间已无可考,有人说是都匀早期部落遗址。邦水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绿地建设等6个方面、25项指标达到标准,2019年12月25日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都匀市唯一获得者)。

文化瑰宝 汲取民族复兴智慧

邦水处在都匀市绿茵湖街道,友好好客,风景秀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布依族的聚集地,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它承载着祖祖辈辈的希望和梦想,也创新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渊源来看,既有古代文化足迹,又有当代的不息命脉,并显示出其鲜明的文化个性,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民群众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根据《都匀市民族志》记载:布依族文学的表达方式多为口头文学,当代也有少数文学爱好者,从事书面文学创作,发表一些诗歌、散文等作品。口头文学按体裁分为散文体的故事传说、诗歌体的各类歌谣和谚语。故事传说有神话传说、风物故事、爱情故事、幽默故事和机智人物故事等。

历史名人眼中的邦水,在他们的笔下,所描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别有一番韵味,算得上神奇秀丽,让人神往。据说,从三都水族自治县起,往西进入绿茵湖、邦水、杨家冲、平沟走贵定县昌明后直奔贵阳的一条古驿道,文人墨客往来频繁,留下了许多诗作。我因读书、毕业、工作、生活,辗转于邦水,听说这条古驿道上有不少民间流传着许多的文化,有的赞颂人文景观,有的赞美山水风光,有的借景抒情。如:邦水场坝(集市贸易)旁边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起名湾河桥,多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弯河水浪滔滔,横锁弯河得此桥;不单行人来往便,牛郎织女一齐劳。”又如:邦水场坝面则的螺丝壳,秀耸群山之上,一眼看到江洲、邦水,那里山间连绵起伏,天气瞬息万多变,有时晴空万里,一望无云,有时云雾弥漫,十步开外不见物。如女子之玉簪,因此古人称之为笄山,与莫友芝齐名寿代西南大儒、清代诗人郑珍曾为之感叹写道:“郭西水北多可盘,有弟不从江洲还;纵子能来苦风雨,开窗日日愁笄山。”

流传有反映对自由婚姻追求、对爱情忠贞不二、对封建婚姻制度、对恶势力抗争愤慨等多方面的爱情故事。名篇有:《天池仙女》《隔妹河》《螺蛳姑娘》《蚂蚁蚊》。如《天池仙女》大意:都匀螺丝壳上天池常有三位仙女洗澡,一天,迷了路、寻笑声而去的后生叫达若,突然到天池,两个大仙女见状吓得赶紧飞走了,只剩下一个来不及上岸的小仙女,达若便拿起仙女衣服求爱,仙女应允后,产生了爱情,有了孩子名叫巴望。有一天,仙女因思念天宫父母飞走,达若带着孩子巴望在那里坚守等待。谁知,小仙女去是向父母禀报自由爱情事由,遭到呵斥,被关进天牢。后来,小仙女寻找机会与家人在天池团聚,父母知道,燃起天火,烧了九天九夜,天池被烧干,达若一家葬于火海,变成昂着头、怒视着太阳的三座山峰。又如《隔妹河》大意:隔妹河发源于螺丝壳山麓,经团山、三道河、川田汇入马尾河。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布依族青年,他们各居河的对岸,当时河床没有现在宽,仅是一条小溪,还有一座隐在绿树、竹林丛中的小桥。但河东小伙子家境贫寒,河西姑娘家却很富足,姑娘家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但他俩依然爱得很深,姑娘的父亲被激怒了,将姑娘关押起来,并买通巫师做法。随后下起七七四十九天暴雨,小桥被洪水冲走,涓涓溪流变成汹涌澎湃的激流。从此,这对情人被无情的洪水隔断。每年的六月初六这天,他们来到两岸的崖顶,彼此垂泪眺望,唱起那凄婉而动听的歌,倾诉他俩之间的忠贞爱情。至今两岸崖顶上还有他们曾坐过的平板石,以后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为隔妹河。

人生四大喜事,古人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喜事以及民族文化,下面逐一道来。

流传有反映布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俗。同宗不婚,亲戚中不同辈也不能开亲,重视贞节,最忌失贞。强调“门当户对”,留心“属相”“八字”。传统婚姻礼仪程序有提亲、订亲、接亲等。

提亲:男方请媒人提亲之前,要先了解女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推算双方的生辰八字是相生还是相克,称为“合八字”。此外,挑媳妇要看人品、性格、手艺等,女方则要求南方机智、灵活、忠诚、孝顺、会耕田做工。然后请媒人带礼品前往女方家提亲,如女家同意即收下礼品,约定时间让双方家长见面商定订亲时间。位于谷江、邦水两地交叉处的“白岩头”是谈情说爱、朋友聚会的最佳场所。逢年过节、赶集和集体聚会,各村寨未婚男女青年以三、五人自由组合的方式,到那里谈天说笑、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就找第三者“媒人”或由自己的姐、嫂出面,约双方到那里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爱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盟誓终身。这说明会唱歌,能把心爱的人听醉,会唱歌能遇上有情人,有情人能终成眷属。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爱情也一样,相似者更容易相爱。

订亲:先讨“八字”,男方将生辰八字书写一纸于右侧请媒人送往女家,称“请庚”,女方则请族邻长者将女方生辰八字书于左侧交予媒人带回,谓“开庚”。然后通知媒人告知女方家。女方若同意,男方家就请两个福寿双全的长辈去“报日子”,女方家也请两位长辈作陪,席间,报日子的老人会说:“某月某日是好日子,我们来领姑娘去吃一顿饭。”报日子一般提前三个月,目的让女方家作好准备。此后由男方选择吉日,通知女方做好准备。那一天,男方家请人抬着用大红纸封口的一大坛酒、若干块红糖、一盘用红纸包装的爆竹、一只大公鸡,另外还要送彩礼钱若干上女家“讨花”,女家也准备同等价值的礼物交与男家带回。订亲后双方即以新戚相认,互改称谓,称“定亲饭”或“松口饭”。两家商量订亲和过礼事宜彩礼的数额,讲究“六”或“双”数(“六”即禄的谐音,“双”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

接亲:又称吃大酒。通过提亲、订亲后,方可进行结婚仪式。接亲前一天,女方家清早就将姑娘的嫁妆整齐地摆堂屋两边供亲友观看。新郎不迎亲。男方家请押礼先生(通常由男媒人充当,负责携带彩礼转交给女方家。也代表男家父母背鸡笼,到了女家,把母鸡装近笼里,用采生蛋,表示背子孙回家。有的地方背猪箩,放入沉甸甸的石头以逗趣)、家境富裕、父母双全的童男(“拉丫哥”,负责背鸾书)童女(“拉丫娘”负责陪伴新娘)各两人伴亲,陪送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壮小伙子七八个(负责抬嫁妆)。男方家带去糖、酒、粑粑、一方肉等礼品和“鸾书”一封,并用红纸叠成类式信封样式。来到女方家,女方族中四位寨老即与迎亲长者中的四位明礼人同桌坐于堂屋中,验点各类礼品、礼钱封。席间,女方妇女按辈分大小依次向来宾敬酒,并说:“酒杯不干净用纸来抹咧!”客人会意,先双手接过酒杯一口饮下,随即将预先准备好的红封钱放在盘中。而后姑娘叔伯敬第二轮,姑娘瓣嫂子敬第三轮……。布依族称喝这种酒为“抹杯酒”。席上气氛和谐,谈笑风生。这天,女方家开正席,来客多系女方的亲戚,聚居在堂屋对歌,有“讨花歌”“送花歌”“酒歌”“古歌”等。女子出阁前,须换盛装。新娘出门要择时,进男方家不符时辰要在门外等。进家后,由参亲婆接过伞,引新娘向神龛行三鞠躬。独自进新房入座,进食后,青年男女入陪(新郎忌入),通宵对歌。接亲的童男童女当晚要留宿新娘家,以便第二天同新娘、寨上陪送的姑娘、新娘的兄弟、嫂子、姐和妹步行去男方家。

流传有深刻地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极具特色的入殓设灵、祭奠(家祭、客祭)、出殡、安葬、立碑等丧葬文化。布依族土葬并非单单的葬礼习俗,里面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目前,随着农村推进殡葬改革朝着“集中治丧、遗体火化、生态安葬”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转变,上述传统风俗和习俗也会一样在发生转变。

流传有五言七言、句数不限、用汉语呤唱的苦歌、劳动歌、情歌、酒歌、礼俗歌及新歌谣等。

苦歌:多为叙述生活中的悲惨遭遇,控诉剥削制度的罪行,一般节奏缓慢,情调凄婉。有讲起从前我苦多、想做哪样都无益等。如《讲起从前我苦多》:“讲起从前我苦多,我跟财主干长活。白天埋头做活路,夜晚睡在马槽脚。……”

劳动歌:内容为赞美劳动,传授或总结生产知识经验。如《开天劈地劳动大》:“吃穿住用哪里来,其中道理不难猜。千般财富人创造,无入安想老天开。……。爸爸地里种棉花,妈妈夜里纺棉纱,姐姐织布兰靛染,剪裁缝给弟妹穿。”

情哥:多在“浪梢”时青年男女唱,可根据时间、地点、人物随时间编词,内容丰富。其中情哥有成亲不用媒、月亮出来照大街、十二月连妹歌、哪个想妹象小郎、分离歌、逗趣歌等。这类情歌有的长百余行。如是对唱,两边有词相“盘”,可连续下去,直至通宵。如独唱《成亲不用媒》:“天上无雨细细飞,青石磨刀不用推;青石磨刀没有水,我俩成亲不用媒;哥在高坡妹在冲,想要相逢路不远;哥变岩鹰妹变鹞,绕山绕水来相逢。”如对唱《逗趣歌》:“(男)踏哥胸膛哥不慌,哥变草籽粘衣裳;等到妹你来抬水,抓抓粘到妹衣裳。(女)哥变草籽妹有方,妹我嫁个割草郎;上山一刀割了你,拿你烧灰撒长江。”新歌谣题材多取自当代的现实生活。有《新式婚姻歌》《读书歌》等。如《新式婚姻歌》:“正月里来正月正,国家宣传新婚姻,青年婚姻自作主,常挂心头记得清,三月初三是清明,婚姻法规条条清,夫妻互助又互爱,共建祖国新农村。”

酒歌:根据歌唱环境、歌唱对象均不同的酒歌。有斟酒歌、谢酒歌、问酒歌、劝酒歌。如《斟酒歌》:“吃酒吃到第五杯,酒到胸前没用推;酒到胸前客接去,宽杯大量饮双杯;六杯酒来是三双,接朋交友在席上;客你喝去这杯酒,记客名益万年长。”“举起杯来好朋友,喝干这杯白米酒,别客气呀别拘束,干杯情谊多交流。”

礼俗歌:布依族在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礼仪,讲究礼节,热情好客,贵宾到来,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酒歌派出来歌唱环境、歌唱对象不同的礼俗歌有求亲歌、定亲歌、接亲歌、送亲歌、敬客歌、敬老人歌、要筷子歌、要荷包歌、讨花歌、栽花歌、财礼歌、赠礼对歌、客人来要请坐歌、贺喜歌、哭嫁歌、问姓歌、起房歌、碗歌、物歌以及谚语等。

反映布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勤劳俭朴的高尚品德和美好的心灵、句数不等、内容诙谐的礼俗歌。如《哭嫁歌》:“茶子花开难登头,女儿离家难开口,养女不得奉父母,好似浮萍草一蔸。辛辛苦苦盘女大,女儿起身父难留,女儿出嫁别父母,怎不叫儿泪双流。”如《财礼歌》:“好天媒人来到城,我要讲送媒人听,喊要本来不合理,从前古老古代兴,家家都有嫁出外,也有户户讨进门,人无财礼身不贵,鸟无翅膀也难飞。”如《碗歌》:“银匠铁匠不会打,木匠石匠打不成,客去云城要模子,拿去火中敬火神。烧了九天零九夜,九天九夜才烧成。” 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唱出来。

反映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谚语。如:井水挑不干,气力用不完;人要学,麻要剥;马到岩前收蹄晚,干柴见不得火;船到江心补漏迟;闹人的药莫吃,犯法的事莫做;错路转得,错话转不得;话多人不信,水多干了田;马说猪黑,自己不晓得;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打架不记仇;家中打得黄豆鸟,外头失落老母鸡;雷公不打吃饭人;儿大分家,树大分丫;早望太阳落,晚望锄头脱;万年的母猪总要挨一刀等。

艺术有音乐、体育、舞蹈等。邦水民族文化悠久,可誉为“能歌善舞”的好地方。音乐按曲调分为山歌、浪梢歌、酒歌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山歌。乐器有铜鼓、铜锣、唢呐、木叶等。其中唢呐婚丧嫁娶及节日、营建均离不开。它由竹根、铜哨、吹哨叭组成,开音孔有六个、八个。分小号、中号。吹奏时一般两人以上,多时十几人。可为歌伴,调门极高,有“过街调”“大开门”等调。木叶歌为自然生长树木叶,男女“浪哨”时,除唱歌外,亦用此吹情调,声音圆润悦耳。一般须无师自通,掌握技巧即可。体育项目有赛马、斗牛、游泳、打猎、踢毽子、扭遍担、板手劲、打格螺、放叫鸡、抵杠子、逐攀棋等。而今,不少没有开展,被广场舞所代替了。

工艺美术有蜡染、刺绣、雕刻、剪纸、编织等。蜡染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术。《贵州图经新志》记载:“用蜡绘于布面染之,即去蜡,则花纹如种绘。”很多布依族妇女,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学习蜡染,这种工艺即用钢片做成的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绘图案后,用自种的兰靛印染而成。蜡染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如描摹蕨菜(又名龙爪菜)、茨藜花、水波纹等,布依人特别喜欢连锁式图案和均整对称的线条图案以及喜鹊嬉戏或等花鸟图案。现交通沿线已不时兴。刺绣分为“贵碉”,花样有“贵高作”“贵银构”“万字海”“贵鬼瓜”,“银沟闹老”等十多种,纹样有人物、鸟兽、花卉及其它图案。明代有记载,《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布依族妇女“腰下系五挑绣方幅,如缓,……”现个别地方仍普遍流行,但多只限于背带、枕套、鞋垫等物品的刺绣。雕刻分为石刻与木刻,石刻有浮雕、凹雕,文字有阴刻,阳刻。图案多为龙风、花鸟、虫鱼和人物等,主要用作门楼、墓碑的装饰。木刻形式、图案都与石雕相似。剪纸主要为背带、枕套和鞋垫的刺绣花样,编织主要为日常用品的各种筐、箩竹编。但讲究竹青蔑细,工艺精致。布依族背带的款式和工艺繁多,布胚是以棉麻布打底,用米汤粘合上红、蓝、黑等布料后,分形状搭配颜色,再将刺绣剪纸图案(花、鸟、鱼、蝴蝶、狮子、鱼房、葡萄)贴在相应的胚布单元上刺绣,最后组合成完整的背带心,用金线压边以后加上背带绳等实用配件便可完成一床完整作品。布依族的背带通常都是母亲为自己孩子准备的,家里老人如果也没有准备背带的,通常都会到集市上购买。卖背带的人会不停的解释背带上的含义,还会劝说买者:“买个背带背,娃娃快长快大,背上子孙背带,家族千秋万代。”句句击中来买背带的老人。

邦水流传有四月八、六月六、祭祖节、七月半、过腊八等的布依族传统节日。“四月八”亦称“牛王节”,为祈佑丰敢的节日,节日之后即“开秧门”,但在传说中已演变为请财神的节日。据说,此日财神一一“门上老爷”来到人间,因此发财的机会只有一次,民间有“一年能有几个四月八”的俗语。“六月六”布依语称“若温若”,为祭祀性节日,内容是祈佑丰收,也是布依族传说中歌节。白天场坝徐赶场交易外,常举行赛马、跳芦笙舞等活动,有时举办兰球赛等。青年男女大多利用此机会相约晚上对歌。晚上上了年纪的在家招待客人,青年男女到歌场赛歌“浪梢”(布依语,“浪”即“坐”,“梢”即情人”),意思是通过对歌结识情人。“七月半”亦称“中元节”,时间也是七月十三,为祭祀性节日,从七月初九起开始供饭,素祭,到十三改为荤祭。据传,布依族先民居住的地方,因发生了水灾,被迫大迁徒,约定到新家园的第一天便祭奠租先,都匀布依族是七月初九开始迁居,十三找到新的家园,故是日祭祀这天几乎家家放田水提鱼,吃鱼。有的地区地区,称七月半为祭祖节活动有祭祖,招魂魄、打香瓜仗、施舍野鬼。“过腊八”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祭典灶神的节日。此日要将家中的蜘蛛网灰尘刷尽,并吃上一餐团圆饭。

此外,布依族与其它民族共过的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据说,原建在“金钟山”脚下有似一个比较宽敞的四合院“罗氏祠堂”(包括凯口、林荫、邦水一带罗氏家族),是栗木寨、胡家寨、平寨、朗里寨等大户人家请风水先生择地修建,供百姓烧香祭祖,出入平安,五谷丰登。该祠堂房屋高,空间大,外面广,正门的柱头的垫脚石,有老虎形,有锣鼓形。有了这个大祠堂,每年三月三、六月六、重阳、端午、春节都有人到那里,香火鼎盛,香客逐渐增多。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其中,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农村地区启动,栗木生产大队建立公共食堂,就把“罗氏祠堂”清空,改成“栗木生产大队食堂”,倡导“放开肚皮吃饭,才能鼓足干劲生产”“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一日三餐、集体劳动,统一做活、统一吃饭的大食堂。食堂总会计由曾读过都匀一中、受过速师培训、任过泡木寨小学校长、螺丝壳战备公路修建总会计的罗龙奇老人去担任。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又把“栗木生产大队食堂”改成“栗木生产大队小学校”。这样,金钟山“罗氏祠堂”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不幸丢失了。祠堂的毁灭不仅是邦水村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都匀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祠堂,在很大程度上能团结人们不忘先祖初心,牢记复兴使命,记住乡愁,携手奋进,共推乡村振兴,共创美好生活,一直引起在外工作的宗亲关注。在进入21世纪初,有一位出生于邦水村朗里寨、师范毕业、“下海”到海南、广州等创业的罗树豪老人曾去实地考察地貌,认为动员集资修复祠堂,发挥祠堂特有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是保护古人留给我们珍贵的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反映罗氏家族以孝德治家、教化育人的良好家风,是增进人们对家乡当地文化习俗的热爱,对于推动都匀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禁忌习俗 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布依族有不同行为与风俗的禁忌习俗。

这个从古到今不成文的禁忌习俗,有时候甚至超过了法律的权威,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多了解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也是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要禁忌习俗分为农事、节日、婚丧、日常生活、送礼、旅游、颜色、数量等禁忌。

农事禁忌:撤秧时节忌放风笨,伯秧子长白苗枯死;立秋前用茅草打结插于田地中,可免庄稼受秋风;秋收季节,忌坐门砍,以免阻碍纸马驮谷进屋;开春第一次春雷,吃“挡雷粑”,可免雷击。

节日禁忌:正月初一忌扫地(认为会把钱财扫走)、吹火、挑水、向外泼水,妇女忌动针线,忌上街买东西,有新丧者,初一要闭门不出,并且年内忌拜年串亲。初一至初三忌动土;正月十五前不许在房屋周围显眼处晒衣,认为晒衣会招大风;忌向别人借东西,亦忌借东西给别人;忌妇女到别人家(男人到别家串门需要双数,即两个人或四个人等同去);正月忌用桐油点神灯(家神上点的灯),神台上不许放桐油物品,不宜见到鹊鸟打架,男子忌剃头等。

婚丧禁忌:订婚和结婚之日忌打雷;迎亲路上忌遇抬死人;忌踩同日出嫁的新娘足印(第一个走吉利,后者不能重蹈);新娘第一次进夫家,公婆须回避,待新娘入新房落座后再相见,否则,谓“碰热脸”,日后家庭不和睦;妇女坐月,忌男人进产房;忌孕妇进屋(把婴儿奶水带走);忌孕妇接亲送亲;忌孕妇出殡;做生意忌孕妇撑称;生育时忌男子进入产房;未满月产妇不准从堂屋神龛前走过,不能在老一辈人面前走,不能打骂孩子;忌产妇从自家门前走过和串门;外来夫妇不准在娘家或亲友家同房,姑娘女婿来家亦如此;外面来的妇女、自己的出嫁女及非婚生子,不准在娘家屋内分娩;男女之间不许私通;同姓和同族不能通婚;结婚忌生肖相克,如:“狗克鸡兔”,鸡狗、兔狗相配不得到老;婚嫁礼品忌单数;一年内如果没有“立春”这个节气,称为“隔年春”,此年忌结婚;新婚之夜,不准说不吉利话;结婚拜堂时,忌孕妇在堂。安埋死者,忌铜铁入坟,有“理铁子孙绝,埋铜子孙穷”之说;在外死者,忌抬尸进家,所谓“死者入门,日后绝人”;死在家的,出殡时,不准棺木碰着大门枋及门襤;未出嫁的姑娘死了,不能从正门出殡,不立供位。不许抬冷尸进寨;五十岁以上的人,忌探望同龄病人或死者(怕同归于尽)。

日常禁忌:男人挑担忌女人跨越;女子晒裤子忌男人从下边穿过;牲畜下崽,用木棒捆上一束芭茅插在门外示意,忌外人进屋;公公不能进入媳妇卧房,不能与儿媳妇同坐一根凳子。哥哥不进入弟弟房;青年人不许在老人面前翘脚;红事忌穿白衣、包白帕;新婚媳妇忌在公公和伯伯面前洗脚;儿媳不能住楼上;儿媳不与公公同桌吃饭;已婚妇女忌蹲灶上;妇女不能参加祭祀山神;开财门或驱鬼后,大门上挂筛子,三天内忌妇人入门;忌在家里煮蛇肉吃;小孩忌吃鸡爪、鸡胃,以免写字手发抖、脑子愚笨;出门做生意,出门前忌打破碗和眼皮跳,出门后忌见妇女梳头,忌遇妇女挑空桶,认为这些都是失利的先兆,若遇挑柴人或听见喜鹊叫,则认为是吉利的兆头;在路上或山上对歌时,遇到长辈要回避;与人交往要注意遵守“男不摸头,女不摸腰”的习惯;主张尊老爱幼,路遇老人(不分性别)主动让路行礼,落座请老人坐上席;不能触摸村寨山神树;不能踩踏火塘边三脚架;做客不能触摸神龛和供桌;家庭置床不能顺梁铺床(床不能与房桁平行,偶尔有客人来临时铺床例外);不能让小孩穿别人旧衣服(会传播细菌,病毒,皮肤病);不能在家唱情歌,不能在长辈面前唱情歌;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不能将饭桌正对房脊桁条(即中梁)。

送礼禁忌:礼向往来,这是一种基本的礼仪。当去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去吃酒席的时候,往往都会带一些礼物过去的,正所谓“礼轻人意重”。但不送谐音礼,不发短信提醒(因为发了短信,就是给对方留下了证据)。记得“十五个东西不送”,即:①“钟”,谐音“终”,“送钟”就宛如“送终”。“寿不送钟”意思是在给别人送生日礼物的时候,不能送时钟、手表类;②“鱼缸”,鱼缸里装水、鱼,而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水为财,至于鱼嘛,那更是传统的吉祥物,所以,送鱼缸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财运给送出去了;③“钱包”,钱包与鱼缸的含义差不多,都象征着财运,钱包的含义更加明显。值得一提的是,钱包在古时候所对应的是荷包,因为古代还没有专门的钱包,而对于荷包来说,就更不能乱送了,因为除了“财”的含义之外,荷包还是爱情的象征哩;④“枕头”,老话说得好——高枕无忧。枕头象征着无忧无虑、平安吉祥,总之,就是“好运”的含义,谁愿意把自己的好运拱手相让呢;⑤“鞋子”,鞋的谐音“邪”,送鞋就是“送邪”,显然,也是非常不吉利的;⑥“梨”,音同“离”,离别之“离”,分离之“离”,当然,也是离婚之“离”,甚至,还是离世之“离”。“礼不送梨(李)”送礼的时候不能送梨子或者李子,尤其是去看望病人的时候。在农村里还有“南怕柿子,女怕梨子,母猪最怕西瓜皮”的俗语,意思是说男人要少吃柿子,而女人则要少吃梨子,尤其是女人生病期间,更是不能吃梨子的。因为梨子性寒,吃多了对并且康复不利;⑦“伞”,谐音“散”,散场之“散”,散伙之“散”,送伞,则意味着让人家散伙。“喜不送伞”意思是在别人结婚的时候,不能把伞当做礼物;⑧“扇子”,扇子因为只用于夏天,一到秋凉天即被抛之不用,有绝情之意,俗称“送扇无相见”,所以不受欢迎;⑨“刀、剑等利器”,刀剑等利器,容易伤人,且俗话有“一刀两断”之说,用于送人恐有割断关系双方的不好联想,所以一般不作为礼品送人。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可送给练武之人,投其所好;⑩“帽子”,俗话中有“愁帽子”之说,老人去世孝子要头戴孝帽,所以忌讳将帽子送给别人。特别是不能送绿色帽子给男人,戴绿帽子指的是妻子不贞,送人绿帽子是对人最大的侮辱;⑪“菊花”,菊花常用于纪念逝者,不可以作为礼物送出;⑫“镜子”,谐音“禁子”,且镜子易破易碎,所以也属于属送礼的忌讳之物;⑬“蜡烛”,蜡烛是祭奠逝者用的,所以不知道的人把蜡烛当成礼物来送人,这是十分不吉利的;⑭“人型的东西”不能送例如娃娃、布偶、人偶、动漫手办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是“小人”,送小人就会使那人招致小人,而且这些东西如果在家中存放久了也容易召来邪灵,会给家中带来不安;⑮“来历不明的石头古董”,年代久远的石头或者古董是阴气最重的物件,因此容易招致邪灵附着在上面。虽然这些东西通常都价值不菲,但是来历不明的东西最好不要佩戴或者送人,这样会找来很多的不吉利。

旅游禁忌:去布依族村寨,要先了解清楚所到之处的地方习俗,不要触及到他们的一些忌讳,不然你真的有可能进得去出不来哦!一是注意言行。布依族寨寨立山神、建土地庙、寨内还有诸多的神树、神石、神仙洞等,每逢佳节,或遇疾病、受灾,都要敬神、驱鬼,对鬼神的崇拜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在布依族村寨里,你不能对他们信奉的神灵不敬,不然,后果很严重啊!二是注意不要随便进主人家的房屋。不要问寻贵君为什么?男人不许进坐月子房子(进了坐月房就不会长胡须),忌孕妇进屋(把妈妈的奶水带走,以后就不够孩子吃了)。如果主人家开财门或驱鬼后,大门上挂筛子,三天内忌妇人入门,不然会不吉利。所以人们到布依村寨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进入主人家的大门,最好询问清楚了再入内;三是注意风土人情。布依族重礼好客,平时都是粗茶淡饭,省吃俭用,生活很朴实,但只要家里来客人,他们就会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出来热情款待,而且喜饮酒、喜唱歌,因此产生了劝酒歌、定亲歌、送亲歌、接亲歌、起房歌、老人歌等酒歌,迎接宾客时唱“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还有的青年男女互生好感时,对唱山歌。

数量禁忌:布依族送礼讲究双数,石阶和楼梯建设讲究单数(如五、七、九级等)。但在送礼中避开两个数字,即“4”因为听起来就像是“死”,历来为人们所忌讳,“13”也成为了人们不喜欢的数字。

颜色禁忌:在喜事中多用红色,把白色、黑色用在丧事中。礼物的色彩的选择上最好避开白色、黑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禁忌己日渐淡漠。

人间真情 承载着一份份乡愁

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人间真情就在你的身边。人间真情无处不在,人间真情承载更多乡愁。

让邦水河文化之水源远流长(摄影:罗祖文)

走进邦水河旅游,品味山水风韵,尽享春日美景,真有一山啼鸣,千山呼应的感觉。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乡才缘依环绕。邦水河与谷濛河、文德河、木表河、柳党河、高基河、桐舟河、尧林河、海腰河等汇成“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次看到河水,我不断想起一路成长的兄弟姊妹们、同学们,更忘记不了“指引和呵护”的前辈和老师们。我的父亲生长栗木寨,母亲生长把河寨,因上下寨经常来往,前世有缘,父母婚姻也因这条河,从相知相识,到步入婚姻的殿堂。

小学阶段,不知多少次,父亲带我和他一起上山要柴、要草、要猪菜或上山为生产队烧炭,或是上山用弹弓打麻雀,每次看到有路跨的地方,或路边石头松动,便停下来带我一起彻底维修好才走,说叫“修功德”。那时年幼,只知道是怕后面走来的人不注意“搭倒”。按父亲说,要懂得种善因,才会结善果,要多做善事,才会积攒足够多的福气,来保护自己一生平安。“不知多少人流血牺牲,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漂泊的船儿始终惦记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离家多远时时惦记家。”“人要能适应自然才被选择存留下来,人要勤奋才会有厚报。”我跟父亲每次到河边,在丢“飘石”、摸螃蟹、捕鱼,撕开网取鱼,回来用针线补鱼网、用鸡蛋清给鱼网上光、煮鱼、煮螃蟹等的过程中,父亲给我讲过的这些话,至今还在我耳畔回荡,使我明白了《警世通言》里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开篇四句话:“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有能力后不能狐假虎威,要牢记“四慎”:慎独、慎言、慎初、慎终。

七十年代,还记得父亲到旧寨接舅公、到唐头寨接三爹来家玩,买狗来杀煮吃招待;到旧寨,看到罗原荣表舅身体有病,缺烧火用柴,拉柴送走;到姑父姑妈家看到人多床少,三下五除二,帮助打床;到都匀卖菜、卖玉米回家的路上,看到家族中在绿茵湖读五七高中的侄儿,拿出1元钱,暗地祝愿他好好学习等等,不少新鲜事,让我懂得互帮互助,不管自己走多远,离开多久,生在何方,异国他乡,都走不出父老乡亲的祝福,都忘不了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

“献出一片爱心,共享梦幼实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我们来到世人,吮吸着家乡水土的乳汁,沐浴着家乡山河的风光,从乳气未干到琅浪书声,从走出校门到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无处不在凝聚着父老兄弟的一片深情。”每次当我接到家乡父老乡亲1997年6月修建塘埂寨至栗木寨的水泥路面、2014年6月修建栗木寨停车场的《倡仪书》,自己竭尽所能,奉献爱心!

栗木寨志愿者参加全市“三下乡”义务写对联(摄影:罗祖文)

邦水,不仅出了许多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而且很多村民也多擅长毛笔字,都能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有外出读书的人比较多,早年考上中专、大学的子弟亦很不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多样,文化气息浓厚。被人们誉为“文化之乡”“书画之乡”。原“文明乡”也因此而取名。主要源于传统,成于社会风气和学校教育。有的读高中、幼师、大学回家乡创办幼儿园,以教育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营造特色园所文化,形成特色办园模式,满足当地群众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迫切需求。有的琴棋书画,爱好广泛,口碑好,各种应酬影响一代青年人,成为人们敬佩的乡贤。有的是中国青少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有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书法家协会特邀会员、有的是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有的是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有的是黔南州书法家协会会员、有的是都匀市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有的是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有的作品在第五届峨眉杯群众书法大赛中入选并参展、有的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大赛获三等奖、有的作品获黔南州教育系统书画大赛三等奖、有的书法作品被“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收藏、有的作品入编贵州省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画卷---书法篆刻卷》一书、有的作品(魏碑对联)曾代表黔南州参加黔南州江苏连云港两地书法联展等。

自己在教师岗位和机关党委部门工作中,曾获得全国、全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先进工作者、贵州省教育工会工作论文优秀奖、黔南州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都匀好新闻奖、都匀市禁毒先进个人等。撰写《开辟教育均衡的思路——贵州省都匀市实施“区域捆绑”和“学区共享”战略纪实》、《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贵州都匀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发表中国民族教育;《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发表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剑江河纪行》《父亲影响我一生》发表贵州省散文微刊;《在都匀绿茵湖邦水之间抚今追昔》《都匀马蹄岩到拉雅洞》发表贵州散文专刊;《墨冲溶洞群》《墨冲角角鱼》发表贵州旅游文史系列丛书高原桥城都匀卷;《邦水河岸抚今昔》《秀美金钟山》《独奇秀峰》《秀峰响水洞的水》发表山水桥城魅力都匀文化丛书山之灵、水之灵。《都匀市“12345”工作思路确保精神文明创建显成效》《都匀市:突出“三大网络”建设 提升文明城市创建》《都匀市“细、联、督”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都匀市坪阳村激发内生动力 培育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都匀市沙寨村:发挥文化底蕴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等多篇文章被贵州文明网、多彩贵州网、今日头条、黔南宣传等媒体采用。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怀着梦想,与正在贵定师范学习堂兄弟罗祖奇在寒假春节到来之际,购买大些红纸和墨汁,晚上在家写,白天出门到乡镇赶集市给群众写,受到应邀参加都匀市“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志愿服务为群众写,送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家学习写对联、走出服务写对联,也是我人生难忘的一次文化旅游。

村民提供珍藏拆除木房前贴春联图片(摄影:罗祖文)

邦水,过年非常热闹,非常有氛围,充满着乡村的浪漫风情,处处洋溢着年的“气息”,但春节前要做好迎新年准备:一是购买墨汁、红纸,写春联、贴福字、贴窗花,刹猪、打糍粑(也称年糕),平常忌讳血光的人家此时却把红红的猪血看作吉祥和喜气。其中,贴对联有讲究,有的人家不贴,有的人家贴。贴太早叫慌忙星早落,贴太晚叫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当家里面有一些喜事的时候,当过年的时候,大家就会贴对联。当人家里有人去世,很多地方就不会贴对联,是对逝者的尊重。有的寨3年不贴对联,有的寨第一年不贴对联,有的第二年贴绿色对联,第三年贴红色对联。所以,看见农村不同颜色的对联,就可以知道主人家人去世多少时间了。二是除夕(大年三十,阴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这天要准备八九天的饲料,下午到寨上的土庙供祭,当场宰刹公鸡,焚香燃烛,叩首作揖。晚饭前举行家祭,将供品摆好。祭毕,全家围座吃“年夜饭”(团圆饭)。入夜有守岁,长辈分发“压岁钱”给晚辈,“开茶门”烟花爆竹满天红。从除夕夜子时至“开茶门”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关门闭户,禁止打开任何一扇通到门外的门。神龛上插放一对烛三支香,神龛下面插放一支香;堂屋大桌上规范放置三个碗,无筷;大门外插放一对烛一支香;灶台上插放一对烛一支香三个碗,无筷;在家门口摆上长鞭炮,最后一响朝大门;守岁时,煮起茶水等待“开茶门”,倒茶时先倒堂屋的开大门,再倒其它的;整个程序先烧香后点烛,烧香完后,就收碗;接近12点或次日零时放鞭炮(能掐会算的自己推算时辰,不会掐时又懒得翻看历书的就随大流),鞭炮响完后,主人随同鞭炮线路往大门进,一边走一边念“某年大吉大利,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之句,有的还在大门角下立放一根柴,过大门时把它倒进家,意思是财神到家了!鞭炮声结束,“开茶门”也随之自然结束,家人自由开门出入。初一鸡叫头遍各家青年妇女和小孩,到井泉处挑“聪明水”,谁先挑到水,谁家最聪明能干。非常有意思的是正月十五要过一次“大年”。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邦水,切切实实承载着我童年的喜怒哀乐、万千情绪,就像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正如:“柔情似水的眼眸,明媚如花的笑容;随风飞舞的发丝,风情万种的霓裳;随波逐流的心房,几近冰封的温存。”

家乡巨变 让人们追寻记忆中的乡愁

在邦水这片热土,家乡发生了让人想象不到的巨大变化,自己是见证者。我们不能忘却老一辈曾走过的那些艰苦岁月!

我出生于60年代,小时候就看到了国家计划经济,市场上的一切都被提前分配好,实行粮票、布票、盐票、糖票、油票、酒票和肉票等购买制度,供销社、粮店、电影院和食品站的那些场景,却留在了我内心深处,挥之不去。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各票证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岁月,印证了一种积极奋进劳苦的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在“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大家在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日子,我看到集体抬粪到田间、到山破上、种稻谷、种包谷以及收割等集休劳功“抢公分”,晚上集中开会、分粮食守到深更半夜。有的下乡知识青年“撑称”登记工分,晚上表演文艺节目。也看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集体生产生活方式场面,如:有的寨老晚上到水碓房(也叫水碾房,通过齿轮带动另一根竖立的转轴连接楼面的磨,使之转动把谷子磨成谷壳和糙米)、油榨房(用于榨取油料的乡间手工作坊)共同“守夜”;有的到仓库交公粮、筛米、排队“等半天”;谁家人得重病仅靠马车或人力车护送,人们缺衣少食,穿着补丁衣裤,面黄肌瘦;每家一年只许烤一锅酒,喂猪的拿到食品站交;小学生会用小板凳站蒸包谷饭、红薯饭和煮酸汤菜,中学生下午放学回家做好饭菜,还去半路接劳动回家挑柴的父母。

还看到:家家有磨刀石(用于磨镰刀、磨柴刀)、犁(用牛力牵引翻土用)、耙(用牛力牵引碎土、平地)、耙钩子(一端有齿,用来平整土地或松土)、风簸(也叫风谷车,用来去除农作物中瘪粒、空壳)、簸箕(用来扬米去糠,晾晒东西)、粪箕(也叫粪箩,用一根扁担挑在肩上)、福桶(也叫打谷桶、福斗,用来脱料)、石磨(用人力推动把粮食研磨成粉末或浆)、连枷(也叫梁该,用来敲打收割晾晒后农作物)、粑粑槽(打糍粑专用,有石制木制)、擂钵(用来捣碎辣椒、花椒等,有木制铁制石制)、织布机(用织衣服、床单被套等粗布)、谷箩(用竹子或柳条编成,用来盛粮食、蔬菜)、谷斗(用来装盛粮食,也用来量粮食)、谷仓(储藏粮食用的仓库)、蓑衣(用棕毛缝制,披在身上的防雨)、斗笠(用竹篾编成,用以遮阳挡雨)、鱼篓(也称鱼笼,装鱼器具,系在腰间)、蟹篓(开口大颈部细小,螃蟹一旦爬进去就出不来)、棒槌(叫擂皂棍,用来洗衣服敲打,脏分子就到了水里)、篦子(齿比普通梳子密,用来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草鞋(用草编织成鞋子)等无处不见。我13岁起,就学会下田梨牛打耙,还穿着草鞋跟70岁的王国英奶奶到山豆岩、对门坡、白岩脚、野猪窝等上山打山货,去毛尖镇坪阳村小河(寨)走舅公舅奶等亲戚。见过或者使用过的六七十年代的人,会有很深的情感,会勾起满满的回忆。

七十年代,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我还看到:家乡当时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三转一响”相当于现在的房子、车子和票子,作为人们结婚的彩礼,一般家庭能够拥有它,就算得上“小康家庭”。电视机尚未普及,有时大人、小孩常常聚在相对富足的人家里围在一起“蹭”电视。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的是木瓦结构,有的是砖木结构,有的是青瓦泥墙结构,还有的是毛草房,讲究人家在春节用报子来糊墙壁。生产队里的文化室成为青年人结婚典礼的场所。篮球场除人们踢键子、篮球运动,还有放电影。富裕人家有马车、有人力车,大人、小孩看到车子过路,感到稀奇。家家喂牛难吃上一顿牛肉,家家养猪难吃上一顿猪肉,天天上山砍柴也不够烧,开山辟石烧石灰用于稻田改良土壤,增加农业有机肥和防治水稻病虫害,粮食也不够吃。有的山上挖蕨菜根回来做蕨菜粑当饭吃,有的上山挖鱼腥草(折耳根)第二天五点钟左右点着葵花杆火把照明,行走在坑洼不平、弯弯曲曲乡间小路,拿到城里去卖等等。

进入21世纪,原战斗村(改革后划为邦水村)把河寨掀起种养殖业高潮,稻田养鱼、大棚蔬菜等工程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引起了全省关注。记得2001年2月6日正值大年十四,自己回老家,走路经过把河寨脚,被抽水机轰鸣和人群的喧闹吸引,便前去访问。原来是村民正在抽水捞鱼,准备(正月)十五出售。原战斗村莫启荣村长介绍,全村“加法减法一起做”经济发展规划,村民相信科学犹如看病挂“专家号”似听“专家”的,紧靠一条大河(邦水河)、寨后绿树成荫自然条件,饲养鸡、鱼、鸭、鹅、狗、黑山羊和种野菜等项目的积极性高。大家知道稻花鱼以稻田中的杂草、害虫等为食,不仅减少了病虫害,而且鱼产生的排泄物又能够成为水稻的肥料,稻花鱼就是传统的稻田养鱼,稻花鱼的价格比市场饲料鱼贵,完全可以发家致富,稻田鱼类本身有养殖稻花鱼的传统,可不单单是三农的愿望,也不是叫你顿顿吃鱼,而是众多专家的愿望,不断扩大致富门路,让自己家庭经济收益翻倍,过上好日子。每年各家各户适时扩建鱼塘,做好人冬蓄鱼苗,每逢中国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每户出售鱼获利2000元左右,其中出售角角鱼占70%,鲤鱼占20%;草鱼和其它占10%。如今原战斗村稻田养鱼示范点已成为过去,但是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它能让你吃得过,吃得香,极品美味,是你忘不了的一种“情怀”。

“栗木寨停车场”建设截图(来源:贵州文明网)

原邦水社区栗木寨两个村民组130余户各类车辆不断增加,特别是寨子上人家遇上红白喜,无法停放,寨里老人们建议修建停车,第十二组原组长罗龙本、第十三组原组长罗维海放在眼里、记在心上,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和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商量,将此项工作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项头等大事来抓,一边安排人跑部门解决用地,另一边做好筹措资金,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共发动99户人家共集资39600元,投工投劳1200个,回填高2米11200方。市交通建设营运有限责任公司、绿茵湖邦水社区、江西宜春通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以及外出工作和私人车主参与到捐赠活动,解决了在施工建设中所需水泥、砂石,配置了停车场照明灯以及广大群众文娱活动所需乒乓球桌、篮球架。停车场面积占地1771平方米,可容纳近50余辆。栗木寨是一个大寨,因寨背后有众多的栗木树,山脚下井水长年不枯,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而得名。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停车场建设,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有效缓解村民随意停车和停车难问题,改变之前乱停乱放的状况,给村容村貌带来明显改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2012年11月8日召开十八大以来对乡村建设的构想,留得住乡愁的探索实践离不开乡村文明建设。物竟天择 天道酬勤。2014年6月29日竣工典礼仪式上,群众在寨门口建起功德碑,鸣炮声长达半个小时。贵州文明网、贵州手机报、都匀新闻网、都匀市精神文明信息以《都匀市“栗木寨停车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题给予宣传报道。

邦水“母亲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既爱又恨。爱的是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默默付出。恨的是她在每年夏季,下大雨,涨大水,切断了人们的出行之路。如:栗木寨与隔河相望的洞口田(寨),有一条人们来回唯一的连心路,经过的河叫“牛过河”。大集体年代,每天10点过钟前,寨子轮流守牛人家赶着各户牛马从河中经过到对面山上去吃草。每逢水涨季节,年轻人想到对方去拾柴割草,便脱了衣裤高举着过河去。要是遇上再大雨涨大洪水,对门两边的人只能在河的两边眼巴巴地瞅着河水叹气。有的为了到割草饲养牛,便绕到最下方很远的刘家桥和最上方胡家桥。每次回家,寨邻老人总谈起那个艰难而质朴的年代,让大家总觉得像是“天方夜谭”那样不可思义。

改革开放来,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公路实现“组组通”,你可以看到村子由小瓦房、毛草房变成了砖瓦房,宽敞明亮,甚至别墅! 泥泞、狭窄不堪的小路变成了柏油路。桥由一座桥增加到多座,由一孔变成多孔。现在的邦水河上游四方滩筑起大坝,把水引入沟渠之后,再加上新建众多小桥,人们不管天干下雨,不管是任何时候,都能随时随地,如愿以偿到达对面想到的地方。当你到邦水河去游玩,无意中走进村庄,最惹眼的当属那停放在各家门前的摩托车、面包车,甚至小轿车、出租车了。

2016年,穿过团寨、罗伍寨、胡家寨、平寨,横空出现在邦水河的一座钢架桥,贵广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黔桂铁路穿境而过。厦蓉高速公路都匀西匝道口设在绿茵湖街道境内,交通便利,标志着邦水进入“高铁旅游”时代,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获取资源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和宽广,交通路网的建设更加注重,给邦水河两岸增加了一道亮丽的彩虹,能体会到乡村独有的恬静与安详,更能体会到乡村那份浓浓的乡愁记忆。如今,人们还可以自由地选择影院,在舒适的座椅上,伴着奶茶与爆米花,欣赏一部部彩色,3D电影。有一首山歌唱道:“铁路修到栗木寨,青山挂起银飘带;红太阳光辉万照,山花朵朵向阳开;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领路人,走进我们新时代。”让您不由得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是共产党给了一个温暖的家!是共产党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文明创建 营造更加宜居美丽的村庄生活环境

绿茵湖街道各级文明类别创建在村镇(办)经济社会发展中,尤其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截止目前,绿茵湖街道辖区共有国家森林乡村1个(邦水村),全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1个(邦水村)、全省“村规民约”示范村1个(文明村)、全州文明村2个(胡广村、文明村)、全市文明村4个(谷江村,绿茵湖村,林荫村,斗篷山村);全州文明单位3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绿茵湖办事处,甘塘社区)、全市文明单位4个(绿茵湖产业园区管理委,绿茵湖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市公安局绿茵湖派出所,绿茵湖办事处谷江片区社区服务中心);全省文明家庭1个(绿茵湖村八组陈凤银家庭)、全州文明家庭1个(斗篷山村一组刘福刚家庭)、全市文明家庭8个(绿茵湖村一组韦启兴家庭,邦水村莫宝家庭,甘塘社区田孟林家庭,甘塘社区罗显银家庭,文明村九组周占婷家庭,文明村三组张泽荣家庭,林荫村二组罗兴龙家庭,斗篷山村一组罗福刚家庭);全州文明校园2所(甘塘中学,邦水中心完全小学)、全市文明校园5所(瓮朗慈心小学,胡广小学,谷丰小学,黄河完小,谷江完小)。

绿茵湖街道胡广村清塘布依村寨特色文化。(摄影:罗祖文)

绿茵湖街道胡广村2019年获全州文明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和实践,完善了村民公约,按照绿茵湖办事处提出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比村庄(社区)环境卫生、比农户(居民)环境卫生、村(社区)两委带头干、党员群众示范干、普通群众参与干“一约二比三干”环境整治措施,促进村级各项工作开展,有效推进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增强群众保护环境的自主意识,围绕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尊老爱幼、公益事业、自强不息等方面工作,举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争先、我幸福”评选表彰活动,让这些有形的价值观、鲜活的正能量走进人们心中,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的良好文明村风。2019年7月17日第四组罗全儒当选组长后,带领60多名致富带头人、村民赴贵定县云雾镇燕子岩村参观学习,集大家智慧,动员村民投入村环境整治、种茶制茶、发展经济,集资修建“带头人工作室”情况,村寨建立“家家户户轮流打扫卫生”制度,村道洁净如新,古朴的房屋柴草堆放整齐。清塘(寨)“布依村寨门”“石碑”在金灿灿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祥和,留住乡韵乡愁,让群众心有所寄。

邦之文明,源自一城;国之文明,源自众家。爱,在人间,爱就在你的身边,邦水的身边好人数不胜数,做着“平凡”事的人很多。

如:绿茵湖村十二组村民罗道军2018年6月在都匀市鸿达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同年9月24日,来自珠江之滨广州市的邹先生一行4人乘坐罗道军驾驶的出租车赶都匀高铁东站,不知自己钱包遗落。事后,罗道军发现后排座位有钱包,马上返回到车站,一边四处寻找,一边找到高铁值班负责人,通过广播,播报失物招领信息第4遍后,失主才发现自己丢了钱包,并前来认领。9月25日,邹先生专门通过电话,将这句话捎到了中共都匀市委,说出:“都匀人真好!”罗道军同志的文明行动,拾金不昧受赞扬,传统美德暖人心,营造向上向善、友善公益的良好社会风尚,体现了绿茵湖村及出租汽车行业公民道德建设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向外界展示了全市干群的良好风貌形象和城市的良好品牌形象。

都匀市两山情出租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文荣科(摄影:冉国光)

文明创建是一篇大文章,现在的农村更需要技术和人才支撑。近年来,绿茵湖街道办事处以及绿茵湖村、邦水村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才、离退休老干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以各种形式投身到文明创建工作最前沿,开展各级文明类别创建,为城市增光添彩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绿茵湖村第一组文荣科、第十一组屠光文等6名退役军人,退役后不改军人本色,在当地政府关怀下,以解决退役军人就业,让退役军人有更多的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将奉献、担当的军队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热心服务家乡,通过创业带动村民增收,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2016年5月19日注册了“两山情出租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文荣科),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抗击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广大退役军人以及出租车人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释放强大的正能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再立新功。目前有130多名出租车司机扮靓城乡流动风景线,有的为中考、高考学子提供免费接送服务,有的免费接送医务人员和特殊人群,有的拾金不昧,有的捐资捐款,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发展环境 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玫瑰,总会开放。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处处都有乡村振兴成功气力的源泉。

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要让乡愁点亮更多人的回乡路、创业路,让更多的人关心故乡,不忘根本,感恩先人,化乡愁为动力,反哺故乡,推动乡村振兴,无愧子孙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做有责任担当的人。

留住看得见摸得着的乡韵乡愁,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才能发展。乡愁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情感代码。城镇化所产生的“乡愁”来源于对淳朴乡村秩序和村社邻里关系的一种精神缅怀。思乡之情,自古有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李白这方面的诗词文学作品无计其数。2013年《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发出的号召:“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大型纪片《记住乡愁》第一季开播,唤起海内外华人的乡愁情怀,望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的乡愁,已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乐园,村民幸福生活的家园。

邦水,拥有如诗如画的流金洒银的山水。国有企业的参与,解决了一些当地人们想做而没有能力做成的事情,破解了当地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示范项目建设融资难等瓶颈问题,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辖区的都匀市绿茵湖产业园区依托绿茵湖、邦水河、四方滩、螺蛳壳等自然景观,逐步完善配套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区域招商引资工作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稳步推进。如:黔桂铁路都匀货场、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绿卡能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新山地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都匀东方机床有限公司、都匀绿茵湖云湖广场、都匀首座摩天轮游乐园、都匀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都匀市第三幼儿园等迁至邦水(绿茵湖产业园区)及投入建设使用,环境优美,实现了园区吃住游玩等教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交通便利,环境很好,更加让村寨男女青年就地打工,挣钱的渠道多,种地不需交税还有补贴能拿,乡村公交与产业、旅游、物流融合发展,也连通着乡村振兴和产业致富路,生活更加越来富裕。

绿茵湖村第九组(蟒堆、泡木寨)、第十组(庙角寨)处在发展中邦水的“心脏”位置,周边崇山峻岭,四面交通发达,门前有曲水环抱的河流,称是“聚财风水居”。村民出门第一眼可看见都匀客运西站、贵州都匀西部铝材城、黔南国际商贸城、都匀香阳温泉度假酒店、黔匀和农产品物流园等。

据出生于蟒堆寨、在都匀市第九小学工作的段重俊老师介绍,蟒堆、泡木寨、庙角寨不少村民瞄准乡村旅游,转变观念,立足乡村特色,发展苗木生产,绿化苗木以及花卉苗木走向市场,远销省内外。有的办起生态休闲农庄,吸引大量人气,带动村民就业致富,推动周边村庄不断发展。有的利用退耕还茶种植毛尖茶,通过“以茶会友”的方式,传播邦水茶道、茶文化,让家乡的都匀毛尖茶叶更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随着都匀市加快发展的格局以及绿茵湖产业园区的转型提质、特色乡镇和美丽村寨建设的推进,邦水的环境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游玩越来越多。有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当中,打造真正记得住的美丽乡愁。

如: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村民罗祖本、罗祖怀堂兄弟二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2018年,各自利用自己创业有限资金,舍得花钱购买水泥、石头、砂子、沙子、红砖等修建小屋、鱼塘,购买水管,引用高山泉水养殖冷水鱼,养殖生态环保鱼,示范带动乡亲们走出一条生态致富路,在当地家喻户晓。

邦水村“深山老林黑山羊养殖场”总负责人罗祖宁 (摄影:罗祖刚)

邦水村第十二组(栗木寨)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罗祖宁退休老师,不忘初心,不怕吃苦,发挥余热,感恩社会,充实自己,升华自己,依然保持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凭着自己掌握的各类培育技术和病疫防护技术,2019年3月,选择离村庄有一定距离的栗木寨侧面垄坝冲搭建小屋,创办“邦水村深山老林黑山羊养殖场”,一方面守护山门,保护森林,积极打造以休闲养生为目的的森林生态园建设,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二方面利山深山老林、山脚下闲置土地以及租用山脚下田地,种植粮食作物,喂羊、喂猪、喂狗、喂鸡、喂鸭等,定期拿到市场销售或直接供应批发商,让大家能吃上“野货”“原生态”的美味。目前,该养殖场结合“羊的生长周期长”特点,采用“放养+圈养”形式,着重以放养为主进行管护,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牧草丰厚,选用的黑山羊种类适应当地环境气候,每天产生的羊粪又拿来种玉米、瓜菜,构成农牧良性循环发展态势。2022年1月,出售60余只,每斤毛重价格30元,经济效益明显。不管三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他的身影出现在村寨,倍受信任和爱戴,人们夸赞“宁哥”是最成功的种植养殖能手、最美乡贤模范、最美乡风文明户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人民教师的好榜样!

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摄影:罗祖文)

交通物流设施条件的改善,培育了农村物流经营主体,培养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农民。邦水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把自已当成新时代的理论开拓者和实践探险者,走出封闭,与文明交融。

邦水的发展,已触动那些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们,为之去奔走,去泼墨。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邦水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让乡村更像乡村,保持乡村风貌和乡村味道,让外出游子和前来参观的游客能够感受到原本乡村文化中泥土的芬芳。

都匀市绿茵湖产业园区,在当今的全球大趋势下,由单轴蔓延向多轴化拓展、由单核心辐射向多组团建设的转变。整合资源、人才战略、持续发展,已成为一张张名片,亦雅亦俗、亦静亦动不同景观资源和人文特色,符合人们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追求,让邦水发展更是颇为迅速,一栋栋小洋楼,一辆辆小汽车在农村也是随处可见,乡村道路变成通往四面八方的绿茵湖大道、毛尖大道、西山大道。移民安置点、娱乐广场、旅游景点、热闹街市、标准化厂房、生产基地等展现眼前,倘若你停下脚步去悠闲,你定会体味甚深,会充满幻觉。

原绿茵湖邦水中心完小钟永平校长曾创作一首七言律诗《摩天轮上看家乡——山歌颂唱邦水变化》,其内容:走上台来先介绍,我的家乡是邦水,产业园区在发展,绿茵大道通四方;说说以前的邦水,交通不便出行难,村容村貌不整洁,条条道路尘飞扬;现在邦水变了样,条条道路都宽敞,四通八达真快捷,路灯排排在站岗;现在邦水变了样,山青水绿胜苏杭,花红草绿无限美,村容村貌亮堂堂;现在邦水变了样,园区到处是工厂,打工不用出远门,挣钱就在村边上;现在邦水变了样,建成物流集散场,铁路公路齐开通,运送商品达三江;现在邦水变了样,大中小学新崭崭,社区处处是商铺,公园酒店也入场;现在家乡大变样,我们少年更阳光,周末结伴去游玩,出门就到游乐场;摩天轮上看家乡,四面林立新楼房,家乡发展变城镇,幸福生活暖洋洋;现在家乡大变样,家家都在奔小康,新城新事新生活,不忘恩情感谢党!

“邦水村2017年12月21日被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以来,建强村级干部队伍,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高起点、高质量推进文明村创建,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农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文明,享受文明。2021年,我们邦水村种茶面积达628亩,现在,我们已经完成茶场的杂草清理,完成开沟、施肥以及冬季管护工作,近期不拘一格举办茶叶种植加工技术人才专题培训,培养一批种茶和加工茶能手,为进一步扩大茶场种植面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而不懈努力!”面对媒体,邦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树圭接受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说出的一段话。

抚今追昔,留住乡愁,展望未来,乡村振兴。邦水,北上贵阳,南下两广,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光在流逝,历史在发展。进入新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手机上越来越庞杂的APP、微信上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微博上越来越长的关注名单,大家被裹挟在信息化浪潮中,我情不自禁地忆起记录正在蓬勃发展的家乡。

作者旅游邦水生活照 (摄影:柳顺芬)

【作者简介】 罗祖文,又名彭应文,男,布依族,贵州都匀人,198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大学专科学历,原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预备役中尉军衔)、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

编审:刘禹涵

责编:李茹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