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遇见德旺之红色之旅篇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9-05 22:44:45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路广照 点击: 评论:0

路广照

贵州有四大山脉,东部有梵净山(系武陵山脉主峰)、北部是大娄山,西部有乌蒙山,东南部为苗岭。地处铜仁境内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的梵净山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我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梵净山——梵天净土,一个佛教经典词语成为了梵净山的代名词,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间。壬寅盛夏,应省散文学会之邀,有幸参与梵净山麓西南部之江口县德旺土家族苗族乡采风活动,终得身入其境,如愿以偿。

——题记

红六军与红三军木根坡会合

依照活动安排,住宿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坝梅村的会师宾馆,旁边便是长征时期红六军团17师50团与红三军团木根坡会合纪念馆。

纪念馆牌楼

会师宾馆

纪念馆门

下车伊始,极想了解红军长征木根坡会师这段历史。便不顾一路劳顿、利用晚餐前的空档和第二天早晨早锻炼的时间,进入纪念馆瞻仰。

吹响木根坡号角

1934年7月,黔东革命根据地形成后,国民党调集14个团的兵力对红军进行全面围剿。此时,中共中央提出了战略向西转移的设想,组建红六军团作中央红军西征先遣队、相机建立苏区。并与红二军团取得联系。红六军团日夜兼程,于10月初进入贵州,在石阡遭遇国民党劲敌,部队被分切成三段,死伤人数过半,红六军团18师52团在困牛山全体跳崖壮烈牺牲。与此同时,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主力派出四支部队多路寻找接应。10月23日上午9时左右,50团团长郭鹏率部准备翻越木根坡去印江团龙,在半坡上听到红三军的问询号声,对上号令后,两军在山下坝溪河畔会合。后共同寻找红六军主力,次日两军主力在印江木黄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会师后,便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孕育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这支部队于1936年1月经过开阳、修文等地,开往黔(西)大(方)毕(节)地区,挥戈东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因此,木根坡的号声成为了红军得以会师、再生的关键,为之后的东进奠定基础。

在职期间,曾经参观过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鸡鸣三省会议及苟坝会议会址,也曾亲临习水土城青杠坡战役纪念碑前凭吊红军先烈,曾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开阳茶山关渡口等地缅怀先烈。唯独木根坡会师这一历史不曾有闻,本次采风活动总算补上了这一课。

少先队员的继承与缅怀

在木根坡会师纪念馆,看到了2021年六一儿童节一位叫严代财的小朋友向纪念馆红军烈士所送的锦旗,虽然其中字词、语句尚不完美和工整,但确确实实地表达了这位少先队员的心愿。

这是历史的传承、这是后辈的继承;国家和人民有希望,中华江山得以永保,真正地符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号召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江山后继有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金盏坪村与列宁头像

驱车来到了位于梵净山西南麓、德旺乡东北方向的金盏坪村。金盏坪村,原称老白岩,后明朝因曾作为全国黄金产量四分之一产地而改称金盏坪(现已停产闭坑)。这里,有该区域所独有产出的紫袍玉带石工艺观赏石,有巨大的银杏树,还有锦江源头由村而过。

金盏坪村景

锦江之水由梵净山山脚向西南涓涓潺潺顺山涧沟壑而下,经过1.1公里的流淌,流过金盏坪。村中的仿古式的拱桥、依河而建的民居,给人展现了一湾绿水清澈荡漾、两岸青山翠绿环抱的山村景象。

锦江之源

一家民宅大门前工整地用楷书繁体书写着一副婚联:

門前結彩玉笛琴弦迎淑女

戶內鳴樂金簫鼓瑟賀新郎

时代的进步,并不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应用,如今真正能书写对联的人少之又少,除非你是书法家或是有要好的书法朋友。能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得以欣赏这美丽工整的对联,那是一件稀罕少见的事了。

大人小孩们在小溪间潜水游泳嬉戏,河滩岸边有了些拾捡观赏石的人们,在低头寻觅、挑选。观赏石分为象形石、图纹石以及矿物石、动植物化石几种,在这样的山涧中极易捡拾到的便是前两种了。当然,若遇到像紫袍玉带石原坯之类的较小把玩件,自然是幸运的了。

紫袍玉带石工艺品

沿山涧裸露的大小碎石巨石远望可见,此处山石呈紫赭、绿茵相间之色,我想这定是这一带所具备的紫袍玉带石特有的山石征象了,不时地见到一些稍大之石均有手工钻机钻头取芯时留下的直径两厘米深不见底的钻孔洞眼,这是那些玩石淘宝人寻觅的痕迹,不足为怪矣!

这一带盛产紫袍玉带石,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产地,它是极为稀少的珍贵石料,独产于梵净山下江口县的德旺乡区域范围。它结构独特,硬度适中,质地兼有油脂感,具备独特光泽,非常适宜作雕刻工艺作品,尤其是它紫袍中怀抱玉带、玉身上点缀紫巾的相互层叠交覆的分层特性,偶有金黄色夹带其间,曾被誉为“古槎怪石,屈玉重金”。

当有人问起我这个作为地质队员并在实验室工作过的“专家”其中化学元素构成时,我便有所“无不知”、夸大其词地告诉他:大概是赭(紫)色是为含铁、绿色即为含铜罢了。实情不然,如此的误人子弟,自当羞涩不容。

休产期的银杏树

村中沟涧左旁有一巨大的银杏树,远远望去,树干挺直俊拔、枝干广袤覆地、叶子深翠茂密,郁郁葱葱;走近昂首相望,却见其间不存一粒银杏白果挂于其枝,大概此树正值休产期吧。文友问:为何此树不结果。我调侃答曰:公树也!哈哈,采风、旅途之余,做些许玩笑之娱,以逗趣为乐,亦不为过。

偏僻山村,山清水秀,来往游者虽不为多,虽不属人迹罕见之地,竟然突感所到之处无一星点垃圾付眼,真乃文明普及到位,实属可赞可点。

像形石《列宁头像》

列宁头像纪念章

采风间隙,与会长秦连渝老师及文友德冰、鸿敏等人下岸捡石、徒步闲聊,偶见山涧溪流之中有一巨石横亘其间,作半依岸坡半浸溪水状,其色与四外它石并无所别。然从某一角度细观其形貌,陡然发现,颇像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联盟共和国)的缔造者,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苏联共产党)的创建者、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同志的头像,立于梵净山山脚、锦江上游之金盏坪的溪水间。这位著名的伟人头像,是何时矗立于此,是何人搬移在此,不得而知。

平塘国家地质公园门票:藏字石

不禁使我想起,贵州省的平塘县西北掌布乡浪马河峡谷的贵州藏字石、“救星石”【中国共产党】的天然石痕字迹。是天作之巧,还是人为之作?我想列宁像和藏字石也不值得有哪位能工巧匠去模仿、去凿磨而故意为之吧?

作为首次发现人头像的我,因为发现而惊奇,更因为发现而引以自豪和炫耀,这将为金盏坪村新添一处红色教育展现以及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

金盏坪村的自然山水之旅,理应加之与红色经典之旅,这也为乡村振兴之红色文化元素添加了一抹共产主义的理想与真理的色彩感与神秘感。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是忠实的唯物主义者。我认为,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带有文字、影像、声音、形状等物质形态与思想领域上的制作过程与结果,是主观能动引领客观趋向而达到主观思维成为一种认同和认识的并在对客观存在通过策划、组织后的状态和表现。离开了这样的趋同感的想象和认识,这类文化就变为模糊了。这就是意识流决定意识形态的主客观的趋同与统一。文化不是形而上学,将文化与迷信混淆起来,便是对文化的一种扼杀和屠虐。

后记:三天的采风活动,遇见德旺,结识了江口县作协的老师、文友,领略了锦江之源的梵净山麓下德旺乡所属村寨的古往今来事,虽不属十分熟悉、透彻,访古探幽、红色之旅以及乡村振兴的大意梗概已经了然胸中。回望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有许多故事还要今人与后来者继续讲述、传颂。我们缅怀着、守望着,我们更加期待着……绚烂美好的愿景即将展现在未来历史的画卷中。

【作者简介】

路广照 号普彤居士 汉族 祖籍河北省南宫市 1961年11月生于古赵国都城邯郸 1981年初参加工作 退休于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1984年初涉文学,藏书近千册,习作诗词对联、散文演稿、汉俳短句、文评文论等体裁作品。2007年起始建个人新浪博客,贴文超四百篇。作品散见于省内外各报刊及微平台诸媒体。2021年4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与其父亲合著的50余万字首部文集《父子耕耘集》。

2018年加入贵州省散文学会并为该学会理事;2020年加入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并为该学会理事。

2016年4月获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第二届全国《书香人家》表彰;

2019年10月获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一届《贵阳市文明家庭》表彰。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