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黎平县肇兴镇:打造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17 17:54:5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杨明 姚进忠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旅游市场快速回暖,旅游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加快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黎平县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抓部署,强推进;抓整治,激活力;抓基础,优服务,着力打造以肇兴侗寨为轴心的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5月1日,在肇兴侗寨举行了中国最美一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启动仪式,吸引了来自广东等地游客前来参与,五一期间,肇兴景区接待游客2.3万余人,同比增长290%。

  抓部署强推进

  当地党委政府以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五大行动为指导,采取镇、村干部到寨动员的模式,派遣100余名镇、村干部深入52个自然寨开展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建设动员工作,调动各村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上来。

  实行每日一调度工作机制,实时掌握旅游环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镇党政班子化身游客,开展精品旅游环线“一日游”,在建设中提出问题、在“环游”中发现问题、在推动中解决问题,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加快环线建设。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新形式,大力宣传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内各村寨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为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宣传推介赋能。截至目前,该镇微信公众号已完成9个村寨推介,13种类型农特产品推介和8种美食推介。

  通过精品旅游环线“一日游”,发现旅游环线存在乱搭乱建、废弃棚架、“蓝皮瓦”和柴草乱堆等问题32个,已全部完成整治。

  抓整治激活力

  “打造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最难解决的就是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脏乱差’问题。”黎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肇兴镇党委书记康中菊深有感受。

  为解决这一难题,肇兴镇创新工作思路,形成支部联支委、支委联党员、党员联户“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动员群众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动员和组织村民拆除乱搭乱建和旧房遗留的残墙断壁,清理占道堆放的建筑材料、粪堆、土堆、柴堆及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清除通村公路、村内道路、村内水域的杂物垃圾。

  在各村全面开展乡村庭院美化行动,实施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围绕农户家庭卫生“六净”要求,组织发动群众每周开展庭院大扫除。动员群众将庭院绿化与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菜园等,种植果树、蔬菜、花卉等,着力打造乡村微果园、微菜园、微花园。及时开展“晒比评述”活动,通过晒成绩、找差距,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纪堂村火塘屋

  截至目前,在开展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整治专项行动,全镇拆除乱搭乱建及废弃棚架258处,清除存量垃圾180余吨,清理整顿乱堆乱放杂物1100余处,清理整治通讯线路282处,清除破损广告、野广告920余处,实施庭院美化1400余户。

  抓基础优服务

  旅游热检查了景区的客源承载力,肇兴镇围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五大行动,积极对接,整合县直相关部门项目资金,完善旅游环线基础设施,提升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客源承载力。

  对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建立问题台账,做好问题整改跟踪,确保基础设施完好。


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纪堂村火塘屋

  同时,新建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皮林综合服务区、登杠综合服务区、肇兴上寨枫香树综合服务区、肇兴侗寨日出综合服务区、纪堂综合服务区等5个综合服务区;改造肇兴侗寨景区停车场,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多部门联合,对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及肇兴侗寨景区内的餐馆、农家乐、客栈、民宿等经营场所,开展餐饮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检查,强化对餐饮住宿行业监管。目前,全镇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检查18次,排查问题132个,并全面整改。

  围绕景区接待服务礼仪、景区讲解技能、服务技能、导游、旅行社及星级酒店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文明素养、岗位服务标准及规范、服务礼仪、服务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旅游政策法规等方面,组织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整体服务水平。

  在和美城乡“四大行动”的有力助推下,肇兴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取得积极进展,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5个综合服务区已全部投入使用,肇兴一条集游览、度假、休闲、康养、体验等活动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示范路初具雏形,肇兴景区旅游线路的拉长,将拉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杨明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