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贵州黔西南:“旅游+”推动全境全季旅游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9-09 21:50:01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袁生 点击: 评论:0

马岭河大峡谷

“从成都和朋友自驾游到兴义,之前在小红书刷到马岭河峡谷的视频,一直想来看看,所以这次自驾游的第一站就是马岭河峡谷,走完全程确实非常累,但是这一路走来,满眼都是绿树、翠竹,还有大大小小的瀑布,确实就像行走在画中一样,值得来。”成都游客彭雨说,接下来还会去万峰林,体验一下田园风情的民宿。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然风光神奇秀美,汇聚了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峡谷、地缝、天坑、高山草原等丰富的山地资源,为发展山地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多彩的民族文化也为黔西南增添了独特魅力。

今年1月至6月份,国内游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黔西南州以省内游客为主,占比76.88%,省外游客占比23.12%,省外游客占比较2022年同期有所上涨。

省外客源中,以广东、浙江和重庆等省州(市)游客居多,其中广东游客占受访游客的2.67%,重庆客源占比2.27%,浙江客源占比2.06%。

“看不够,游不够,玩得酣畅淋漓,这里太美了!”从广东中山市专赴黔西南旅游的陈意轩一家从贵州醇景区出发,准备自驾前往万峰林景区游玩。

作为康养胜地、地处北纬25°的黔西南鸟语花香,气候宜人,以独特的山地美景迅速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门打卡地”。

黔西南州围绕招商引资、市场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旅游营销、文化保护建设、智慧旅游打造等方面苦练内功、系统谋划,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

中低纬度、中低海拔、高原山地……在黔西南,随处可见森林河谷、峡谷溶洞、激流飞瀑、地热温泉、喀斯特峰林峰丛天坑等自然地貌,以及秀美田园、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观……

“带游客游览一次马岭河峡谷大约要2.5小时,暑假期间游客较多,有时候早上8点多刚开园就有游客前往。我每天要在马岭河峡谷穿梭2至3次,有时候一天会行走37000多步,少的时候也接近20000步。”马岭河峡谷景区讲解员余建担任景区解说员五年了,先后在万峰林景区、万峰湖景区和马岭河峡谷景区从事解说工作,黔西南是旅游圣地,能够借助黔西南的旅游资源,在家乡谋得一份工作是一种幸福。

八音坐唱

立足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黔西南州坚持用山地旅游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挥“旅游+”产业的优势潜力,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文化、民宿等业态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山地旅游产品。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成立公司市场化运作《八音坐唱》《阿妹戚托》等文化品牌,向市场推出多种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推出食用菌、薏仁米、普安红、万峰绿等本土优势旅游商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近年来,以市场化投资为主,加快推进新景区建设和老景区升级,万峰林乡愁集市、普安县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义龙云屯生态体育公园等一批景点正形成吸引游客的热点;纳具康养小镇、贵地湾康养小镇等一批项目深入推进;万峰林、贵州醇景区、放马坪景区、二十四道拐、贞丰双乳峰等一批传统旅游景区不断提质。

余建介绍,每天听到游客最多的反馈就是来黔西南旅游,是一种慢节奏的享受,不用赶行程,不用当“特种兵”,处处都可以很慢,静静享受旅行,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气息。在马岭河峡谷,一年四季能看到峡谷不同景观,同时也可以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万峰林更多是坐车观光游览,节奏会慢下来,身心能够得到放松;万峰湖主要是野钓,是一种“修行”,磨炼自己的耐性。

“当讲解员这五年来,黔西南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快,游客越来越多,我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我作为讲解员,工资也在逐步提升,我们讲解的内容也从一开始介绍景区,到现在要覆盖游客在黔西南的吃住行游购娱,能让游客在黔西南有更丰富的体验。”余建说。

春游尽享花开,夏游尽享清凉,秋游尽享气爽,冬游尽享温暖。据介绍,接下来,黔西南州将以“旅游+”,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打造全境全季旅游,让康养文旅产业持续擦亮“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把黔西南打造成“贵州休闲度假康养首选地”“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康养产品供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后花园”“国际旅游康养目的地”,不断开创黔西南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袁生|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