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山水育人文:梵净山的文化底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10-20 16:55:03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赖 全 点击: 评论:0

1.jpg

 

作者:赖全铜仁学院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名山大川是最容易凝聚当地人文灵韵的所在,也最容易成为本地人文精神的符号象征,孕育出独特的人文品格。人文底蕴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由长居该地域的人所塑造。但是,居住于该地域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其思想观念、文化心态中蕴藏着当地的山水元素,有时又会把思想观念、文化心态寄托在山水之间,以便心有所寄、魂有所归。所以说,山水育人文。

        从人文底蕴而言,梵净山被赞誉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在贵州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贵州人文精神重要的藏纳之所、蕴化之处。历代以来,贵州士人与文人围绕梵净山撰就了许多经典名篇,如徐阇《梵净山记》和田慎修《七律·登梵净山顶岭韵四首》。从这些传世篇章中处处可见黔人文采飞扬的才情和神采飞扬的豪情。山与人契于一处,人与山融为一体。梵净山孕育的这种文化伟力,平时如涓涓细流,润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待到发展关键期、转型紧要处,便喷涌而出,势如腾龙。

        黔地名岳,贵州岱宗,梵净山在凝聚乡土文化共识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乡土有名山,与有荣焉!这种朴素的情感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从梵净山的灵韵中体味黔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学习,更是文化的熏陶,易使人在心中生发出“高山仰止,虽不能至,我心向往之”的激情。

        文化自信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优秀的文化成果作为支撑,需要先进的文化理念折服人心。梵净山似一盆文化沃土,能收纳文化种子,汇集黔中优秀的文化元素,更能育发文化鲜蕊,培养新的文化奇葩。梵净山的底蕴越深厚,黔中人民获得滋养便越丰厚。梵净山里有树顶的光、崖边的风、溪中的石、阶上的路,处处闪现着文化灵魂。梵净山的光驱散心中的阴,梵净山的风吹走心中的尘,梵净山的水冲去心中的垢,使一颗颗心永葆纯净,不背阴、不蒙尘、不留诟。在被名山滋养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悄然而成,乡土自豪感油然而生。

        梵净山不仅仅是一个保存着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也不仅仅只是一个能吸引游客的景区。梵净山还是一座灵韵悠远的名山,也是一座在文化上不断沉淀的名山。唯有精心铺设一条“梵净山润黔人之心,黔人养梵净山之灵”的文化建构之路,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梵净山的文化反哺作用。梵净山自是一座山,它的美需要人去看,它的好需要人去寻,它的清音需要人去倾听,它的故事需要人去讲述。

         名山有故事,名山也会继续发生一些故事。梵净山的生命在于它带着最深沉的爱在凝望着黔中大地,眺望着世间红尘,而人们也各自在一个人生站位上以特殊的角度回望着它。把这人与山对视的故事用笔写下来,用笔画出来,借着岁月的风刀刻进梵净山悬崖的岩层中。而梵净山中大树的年轮就是一张张唱片,把诗与歌灌进年轮唱片里,也就把梵净山的灵韵装进了岁月磁盘里。一阵风吹过,那空谷鸣音就是年轮唱片在播着梵净山的灵韵之歌。

         一项优秀的文化成果可以使一座名山增色。不妨为梵净山而歌,为梵净山而舞,为梵净山写诗。学术专著《梵净山佛教地理研究》、纪录片《梵净山》、电视剧《决战梵净山》以及歌曲《我在梵净山下等你》《我的家乡梵净山》等已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展现梵净山的风光和意蕴,就是好作品。精心打磨能反映梵净山文化精神,能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成果,对于展示梵净山灵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文化培山韵是一项细致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心急不得,要靠时间的淬炼。可以慢,不能断,绵绵不绝韵味长。

         时下已经是互联网时代,梵净山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原则,理清“文化成果由谁创作,文化成果给谁创作”的问题,为人民群众不断发现梵净山的生态美、意蕴美做好铺路、搭梯的服务工作。人在山中山增韵,山在心中人得魂。离开了人,山也能千古屹立,只是要失了一缕魂韵。离开了山,人也能繁衍生息,只是心中便要失去一份山情。不妨激发广大网友的参与热情,为千千万万个人与山合一创造条件,使千千万万种隽永的心境变成山境,变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给登山的人看,让望山的人想。

         梵净山汇聚天地灵秀而成美景,汇聚鬼斧神工而成亭台,汇聚生花妙笔而成诗苑。美景天成,但是景的意蕴需要亭台楼阁耀明,需要书画诗文彰明。亭台人造,是为梵净山的景而造,是为藏纳梵净山的书画诗文而造。诗画心作,所有的书画诗文,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文化作品,都应该是体味梵净山景致后所生心境的表达。敬天成,尊重大自然的伟力,不破坏梵净山的天然美景,也不歪解梵净山美景的意蕴。慎人造,梵净山的一切人造设施皆需精心谋划,选址要适宜,设计要精妙,要与山相融为一体。重心作,铺一条山联通心的路,搭一条心登临山的梯,把心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捧给梵净山。

         黔人爱黔山,为梵净山作诗、吟诗的主力军是黔中大地的各族人民。斯土生斯人,一方沃土养育一方人。斯心念斯山,乡土热心最是念念不忘那座山。斯山成斯文,眼中的山化成心中的魂,借着手中的笔变成传世的文。斯文是斯学,为黔中名山而作的文岂不是黔学所结硕大的果?斯学悟斯山,黔学岂能不倾心于黔中山川,岂能不去领悟黔中山川的灵韵和美意。所以说,黔心铸山魂,黔文增山韵,黔学解山意。心不朽,山魂不朽;文不朽,山韵不朽;山不朽,人亦不朽;人不朽,黔学不朽。

 

(本文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基地课题阶段性成果)

 

编审:刘禹涵

责编:张蒙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