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帅文在贵阳市人民广场活动现场发送宣传材料。(杨良强 摄) |
人民网贵阳12月4日电(孙远桃)盛世兴水,润泽山乡。在风光秀美的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龙山村,2012年建成通水的花溪南部水厂正在紧张作业。在这里,每天出厂5万吨的供水量,不仅解决了花溪大学城5万多人的饮水问题,还成为贵安新区及花溪区居民用水的重要补充。
“我们水厂的水全部来自松柏山水库,那是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安全有保障。”忙碌中,水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松柏山水库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以及当地居民爱水护水的意识逐步提高,水厂的水源环境越变越好,居民饮水也更加放心。
蓄一库碧绿,护一池净水,松柏山水库并非个案。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生态底线,铁腕治水、用情护水、实干兴水,绘就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人水和谐共发展画卷。
科学立法 全面构建水利法规体系
“乌江的水,终于回到了20多年前我记忆中的模样。”漫步乌江码头,年近60岁的赵文全如此感叹。很难想象,一年前还是网箱连排,垃圾成堆的乌江河,经过一系列依法治理,如今已重回水清岸洁,成为市民出游的绝佳去处。
“有水更需护水,护水必须有法可依。”谈到乌江河的“质变”,贵州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帅文感受良多。在他看来,贵州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河网密布,要守护好一江碧波绿水,健全治水管水的法规体系无疑是最核心的内容。
据统计,目前流经贵州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有1059条,总长度为33829公里,其中123条为跨省界河流;水库(含水电站水库)2630座,其中大型26座、中小型2604座,水面面积1521.9平方公里;天然湖泊若干,守护河湖安全,水利部门理当竭尽全力。
“近年来,贵州不断加大水利立法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治水兴水‘顶层设计’,几乎每年出台一部涉水地方性法规,让水利工作有法可依。”帅文表示,贵州省水利厅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将涉水法规体系建设作为抓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牛鼻子”,从源头上设计和谋划治水方略,筑牢法治屏障,书写贵州依法治水“文章”。
目前,贵州已出台涉水地方性法规7部、政府规章6部、规范性文件33件,内容涵盖了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水资源保护、防洪、河道管理及大型水利工程管护等各个领域,初步构建起了省级水利法规制度体系。一些有立法权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等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水法规规章,基本保障了全省依法治水和管水需要。2018年11月,《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修订稿已列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议题审议。不久的将来,贵州4697条天然和人工江河、2634座湖库就会有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可依据的法规,贵州河湖保护管理将跃上一新的台阶。
同时,按照“放管服”要求,省水利厅不断强化政府规章清理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及时报请废止相关政府规章。全面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强化对行政权力地制约和监督,通过出台“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及编制《贵州省水利法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常态化。
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让贵州省水利厅在推进贵州水利法治建设方面获得了认可,并连续在省政府的依法行政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次”。
利剑执法 打好碧水“保卫战”
身着水利执法制服,佩戴好执法记录仪,无人机当“侦探”,对讲机作“武器”……迎着凛冽凉风,记者与松柏山水库的水政监察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日常巡查工作。随着执法艇一路而行,只见宽阔的水面上碧波荡漾,整洁的河岸绿树成荫,如同置身于一幅水墨中……
“这是近年来我们联合公安、交警等各部门共同努力执法的结果。”松柏山水库管理处水政监察支队队长高志平说,作为贵阳市市民的重要水源地,松柏山水库于2013年被划为饮用水一级水源保护区。为了更好地维护这片水域的安全,2013年,松柏山水库管理处水政监察支队与贵安新区公安局党武镇派出所联合成立了松柏山水库警务室,共同开展水库的执法保卫工作。同时,针对水库周边到处都是非法经营的农家乐和经营摊点,松柏山水库管理处水政监察支队还与贵安新区的多个部门展开了联合执法,对水库周边进行了3次大规模拆除,终于实现了如今水库的水清岸绿。
“利剑执法,必须要有铁一般的执行力。”在凯里市的金泉湖畔,该市小型水库管理中心主任王志忠的话语铿锵有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作为“市内水库”的金泉湖周边出现了大量非法建筑物。“必须对这些建筑进行依法拆除。”2017年 5月3日,省总河长在凯里巡河时明确表示。次日,贵州省水利厅水政执法监督检查组就进驻凯里监督执法,凯里市多部门联动,组织召开了专题研究金泉水库“拆违建绿”工作,并制定了《凯里市金泉湖仰阿莎广场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仅用了1天时间,将修建在库区100米范围内的45栋违章建筑物全部被依法拆除,涉及面积6883平方米。
在贵州,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水利执法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只有‘兵器’在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帅文介绍,为全面加强水政执法工作,近年来,贵州通过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强化承接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及时清理和下放由原省水政监察总队承担的行政处罚事项,认真做好承接能力建设,确保市、县两级“接得住、管得好”。
结合贵州“河长制”地实施,贵州省水利厅印发了多个水行政执法检查活动方案、水事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工作方案及河湖执法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河湖执法,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联合环保、公安、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通过督查、挂牌督办等方式加大执法力度,有效维护河湖健康。
“为了加强执法保障,贵州省水利厅专门编制了法治能力建设规划,拟用3年时间,投入共660万元,为基层配备信息化执法装备,对水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轮训。2018年就安排资金230万元,购置了无人机、录音笔、执法记录仪、电脑等设备,为2个厅直单位、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40个县区配发了第一批执法装备。”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张渊说。
3年来,贵州省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567件。2018年共查处水事违法行为226件,结案157件,没收违法所得共计1亿余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134次。
创新普法 共筑“水美贵州”新未来
宣传方式多样化、宣传内容具体化、宣传力度最大化、宣传效果最佳化……近年来,贵州省水利厅通过创新载体,全领域多角度宣传水利法律法规,水利普法工作有声有色。
“守法必先知法,水利普法,首先要从干部做起。”帅文表示,为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贵州省水利厅不断健全完善厅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通过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组织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任职宪法宣誓等活动,强化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宪法法律。同时,强化机关干部“绝大多数”,通过举办法治专题讲座、网络学习、考试答题、知识竞赛和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扎实开展宪法法律宣传学习,抓实公务人员法治教育培训。
“依法治水离不开全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因此对群众进行涉水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也十分重要。”张渊告诉记者,贵州省水利厅始终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推进“以案释法”,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检查等活动中,及时向行政相对人普及河道保护和水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做到执法与普法同步、预防与查处并重、处罚与教育结合、执法与服务双赢。
同时,坚持水利法治宣传教育与水利法治实践相结合,围绕“七五”普法规划,对水利普法工作进行系统安排和部署。以纪念“12.4”国家宪法日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围绕年度宣传主题开展纪念宣传活动,做到“电视有宣传、报纸有报道、手机有短信、网站有消息”。
2017—2018年,贵州省水利厅与人民网共同举办了“水美贵州”杯摄影大赛及“水美贵州”杯节水护水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引发大量网民参与和关注,有效地向社会普及了节水护水知识。
“只有让‘纸上之法’变成‘生活之法’,爱水护水的理念才能真正走进百姓心里,并内化成行动。”帅文坦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要实现人与水的和谐。贵州作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水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保障。未来,贵州省水利厅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出发,统筹谋划治水兴水节水管水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相处。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