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 您的位置:首页 > 曲艺书画 > 艺术名家  
李雪健:我是从黔东南闯荡出去的老娃娃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8-15 11:27:59 来源: 作者: 点击: 评论:0

 李雪健带领学生们重走了高屯少寨红军桥、参观了黎平会议会址,追忆中央红军在黎平的革命足迹

李雪健带领学生们重走了高屯少寨红军桥、参观了黎平会议会址,追忆中央红军在黎平的革命足迹

11月10日,著名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回到家乡黔东南,带着8名在北京求学的黔东南籍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以寻找红色足迹为线索,拉开了拍摄“追梦黔东南——红色篇”电视纪实的序幕。

黔东南拍摄的两天时间里,李雪健带着学生们先后走访了黄平老红军马崇德,参观了榕江红七军旧址,瞻仰了黎平会议会址,并前往黎平红军桥感受当年的军民鱼水情。

“感谢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组办的这次慰问演出活动。作为‘心连心’第一批老团员,作为黔东南人,我很荣幸能够回到家乡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慰问演出。这次带着咱们黔东南的孩子们回家既是探亲,也是为了让他们与我一起重走长征路,学习长征精神,重新认识家乡丰厚的文化底蕴。”李雪健说。

10日,李雪健和学生们先后前往黄平县老红军马崇德家和榕江县红七军旧址,认认真真地听了老红军的故事和红军进军榕江的光荣历史。李雪健动情地说:“从刚才的介绍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红军和老百姓之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鱼水情’。在当年,红军和老百姓那就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黔东南的老百姓,红军到不了遵义、到不了延安。而这样的小故事我们在北京听不着,只能在这听。我们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看望老红军他老人家,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这些后辈们继续发扬、学习和传承红军精神。这帮孩子都是来自大山里的,山里人也有梦,这梦不仅仅是个人梦、民族梦,它更是怀揣着红军精神的中国梦,我们不能辜负了老前辈对我们的期望。”

11日,在黎平会议纪念馆前观看慰问演出后,李雪健前往部分在京学生的母校黎平三中与师生共同交流。走进高二(8)班,李雪健向同学们介绍了这次“心连心”艺术团在黎平会议召开80周年之际走进黎平慰问演出的意义。他说,黎平会议是中共在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采纳了毛泽东西进贵州、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正确主张,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起点,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964年,10岁的李雪健和全家一起来到凯里支援“三线”建设 ,1973年入伍离开凯里,李雪健在黔东南生活了8年。“所以,我也可以说是从我们黔东南闯荡出去的老娃娃,而你们呢,就是黔东南的小娃娃。”李雪健幽默的一句话,瞬间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他说,“心连心”艺术团走进黎平慰问演出,特别是贵州正在大力发展旅游的时候走进黎平,一方面将文艺演出带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央视的舞台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黎平,自己特别高兴。他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学成后回报祖国、回报家乡。

随后,李雪健不畏辛劳,带领学生们重走了高屯少寨红军桥、参观了黎平会议会址,追忆中央红军在黎平的革命足迹,圆满完成了“追梦黔东南——红色篇”电视纪实片的拍摄。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曲艺书画 > 艺术名家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