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贵阳南明区上榜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2-17 21:24:24 来源:贵阳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2)》,以数据公开获取、市场关切导向、科学公正评价为原则,构建政务服务、对外开放、基础环境、产业活力、人才吸引、要素保障6大一级指标及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全国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900余个市辖区展开综合评价。南明区位列全国第65位,是全省唯一入选区。

就在不久前,南明区还入选2022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位列第51名;入选2022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86名;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区,位列第27名。

在关联着基础建设、服务能力、经济活力、综合实力等要素的榜单中频频上榜,足以见得南明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南明区GDP继续领跑贵阳市各区,高质量发展活力涌动,产业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显现,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再看之前的数据,“十三五”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654.01亿元上升到892.25亿元,2021年GDP为977.65亿元。

今年以来,南明区持续完善“两图两库两池”,精心编制招商项目,以领导带头全员招商,协调联动平台、企业、顾问、中介、基金、产业链、驻点等多形式多渠道招商,瞄准各行业领域龙头企业招大引强,落地了北京爱思益普医药研发服务总部项目、南明区停无忧智慧停车总部项目、浙江华消智慧消防高新设备生产项目等一批具有带动性和引领性的招商项目。

据统计,本月初,南明区2022年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72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15万户。1月至9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为13.1%。

值得一提的是,臻芯科技芯片生产研发二期于今年启动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集移动设备、通讯设备中半导体集成电路模块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厂基地。计划投资20亿元打造的贵州雨生红球藻及虾青素创新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项目也正稳步建设。

近年来,南明区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在多举措稳定经济大盘下,聚焦“一主一特”,发力“一硬一软”,电子信息制造、生物经济、软件信息技术服务、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齐头并进。同时,统筹抓好重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谋划城市更新,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此外,在此次公布的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研究中,发布机构从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要素供给体系等维度给出了城区持续提升投资竞争力的一些建议。这也正与南明区的努力方向不谋而合。

深知政商关系“亲”起来,营商环境“优”起来,发展力量才能“聚”起来,南明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硬指标”当做生产力、竞争力,对标全省领先市县、国内一流标准,着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出台“优环境”十条,围绕突破“五个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表办”“一站办”),建立企业包保服务机制并实行网格化管理,深入推动工程项目建设改革,持续提振干部精气神,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向生产力转变,以优质服务为经济蓄能,为发展加分。

打好招商组合拳,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贵阳市“1+7+1”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南明区“一主一特”为主攻点,大力精准招引新型显示、芯片设计及封装测试、5G+物联网、智能消费电子终端和特殊膳食、特医食品等领域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优强企业,持续不断为南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区之基。南明区出台完善系列人才政策,创新引才机制,通过省级人才博览会等平台面向全国引进人才,推动企业与本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健全完善众创空间等人才发展平台,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留住优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南明区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擦亮“宜业南明”“健康南明”“学在南明”“文化南明”“宜居南明”五大民生品牌,持续完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区品质稳步提升,吸引更多创业人才落户,集聚更多总部企业和优质企业扎根发展。

投资竞争力中,蕴藏着城市发展的后劲。相信在环境、人才等资源优势愈发突出的基础上,南明区“潜力”将越积越厚,未来发展将愈发欣欣向荣。

来源 | 贵阳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