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丽仙 胡克非
行走在贵州省毕节市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过记者感受更多的则是毕节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彼此影响与互通互动,换句话说,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文化事业在实现惠民的同时,也为具有经营性、市场性的文化产业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可能,而后者的发展又反过来推进前者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从而实现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这个交互影响过程中的人和事、资源和项目等,构成了毕节文化发展的一幅生动图景。
奢香夫人从历史中走来
在毕节市大方县的文化战略工程中,居于首位的是“一个人”——奢香。从这位生于1358年、仅活了38岁的彝族女政治家身上,可以大略感知贵州民族历史,以及水西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17岁时嫁给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陇赞·霭翠,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人称“奢香夫人”。奢香23岁时,霭翠病逝,奢香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她在任职期间改变了水西地区的交通闭塞状况,沟通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奢香去世后,朱元璋特遣专使吊祭,并敕建陵园、祠堂于洗马塘畔。岁月流转,墓葬几度毁兴,196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奢香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初步修复,1985年正式重建,并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5月,奢香博物馆在大方县城北奢香陵园内动工兴建,次年4月落成,这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名字命名的博物馆。2006年4月,大方县召开首届中国大方奢香文化节。2008年,大方县对因战争毁于明朝后期的贵州宣慰府进行了恢复重建。根据史书记载和实地勘测互证,重建后的贵州宣慰府完全尊重彝族建筑风格特色,展现出鲜明的古代彝族土司庄园的传统建筑艺术特点,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6万多平方米,包括“一场八院九层”,即一个广场、八个院落、九层衙门(九间大殿),还有一些附属建筑。2011年,在上述建筑群拍摄的电视剧《奢香夫人》首播,让外界对奢香、对大方有了更多了解。
据大方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有关人员介绍,贵州宣慰府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成为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火车头”,通过自驾游、自助游、半自助游等方式来贵州宣慰府参观的游客占游客总人数的80%,游客以贵州省内、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最多。
《象祠记》:黔西文化发展的“魂”
在被称为“毕节东大门”的黔西县,有一个名为“素朴”的小镇。在距素朴镇三四公里的灵博村九龙山上有一座全国仅存的象祠遗址。象是传说中虞舜的同父异母弟,传说象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后被舜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君。象祠始创于隋代。明正德三年(1508年),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顺水西(即黔西)苗民之求翻新象祠,并请王阳明作《象祠记》。该文后来被收入《古文观止》,广为传诵,这使贵州文化的内在精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在贵阳阳明祠之外又多了一个可触可感的所在。
2010年4月,黔西县举办“象祠与王阳明”学术论坛暨《阳明文化与贵州旅游》一书首发式,邀请了全国20多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将象祠打造成导化人心、启人心智的重要场所以及传播阳明文化的良好课堂、展示贵州阳明文化的窗口”等问题进行讨论。2012年底,象祠恢复重建工程启动,目前已完成主体建筑、山体步道建设。据黔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中旬将在象祠景区举办黔西县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便推进旅游景区重点工程建设,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实现项目参观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提速目标。
从一个历史文物遗迹到一个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场所以及展示“阳明文化”的旅游风景区,从承载着《象祠记》一文所说的“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之寓意到承担黔西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聚焦,象祠的未来将会怎样?从时任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金黎在2013年底检查象祠建设进展情况时所说可以窥见一斑:“要把象祠打造成导化人心、启人心智的重要场所,传播阳明文化的良好课堂,展示水西文化的前沿窗口,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并与毕节其他旅游景点连线,形成毕节中西部生态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构筑文化惠民新高地
毕节“双轮驱动”的效应正在显现:毕节市在打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品牌的同时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今年1月举行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上,毕节市市长陈昌旭要求全市上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遵循,以“加速发展、转型升级、决战决胜”为主线,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文化设施设备,提升文化品质品牌,构筑毕节文化惠民新高地。
在今年2月召开的2016年全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毕节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明泽这样表述2016年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为主要抓手,推进文化扶贫、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快速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着力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力作,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创优广播电视节目栏目,推进文化产业从量的扩张到质的升级,为“十三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谈起“十三五”时期的工作目标,李明泽表示,到2017年确保毕节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实现。到2020年,民族文化强市、体育强市目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示范项目,使全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中的毕节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级精品旅游区和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