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打嘎等特殊节日,苗族人都要吹芦笙,但芦笙制作手艺,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龙场镇犀牛洞村米堆包组村民马进国,就是一名芦笙制作“守”艺人。
毕节纳雍芦笙“守”艺人。
马进国制作芦笙的手艺,是由父亲马顺友传给哥哥马进学,再由马进学传给马进国的。芦笙,就是马进国的传家宝。
马进国4岁时,父亲去世,家里摆放着的刀、锯、刨、凿、钻、锤等工具,以及苦竹、桦槁皮、杉木、铜片等材料,告诉他一个基本事实:家里正在制作一种东西。渐大,马进国从大哥那里知道,这种东西就叫芦笙——为什么是“芦”的笙而不是其它?因为,那时芦笙的笙斗是用藤蔓植物葫芦的果——葫芦来制作的。
毕节纳雍芦笙“守”艺人搭起致富路。
马进国从13岁就开始制作芦笙,16岁就当了师傅。制作芦笙30多年后,马进国的儿子马德当上了帮手,芦笙销售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他们不断把芦笙产品推向县外甚至市外,在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同时,把芦笙做成特色产业,产品在赫章、七星关、关岭等地占有不可动摇的销售地位。如今,马进国一家已放弃农耕,班师左鸠戛,专业从事芦笙制作与销售。
目前,马进国已经成立了姆知佑芦笙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儿子马德跟班,渐渐让芦笙销售进入了互联网渠道。
芦笙“守”艺人搭起致富路。
马德介绍:“今年在我们厂里做活路的人最多的时候是在二十多位左右,但是大多数长期做的话是在八九位左右。我们芦笙的销量还是可以的,最近这个月销量特别好,大概这个月卖了一百多把。”
芦笙“守”艺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用的锤子、凿子、锯子、钻子等工具以及黄铜、苦竹等材料,只是制作芦笙的下限,而头脑中的经验才是制作芦笙的上限,前者给出了可能,后者决定了质量。
纳雍芦笙“守”艺人。
芦笙制作,工序繁杂,制作艺人使用刀、锯、刨、凿、钻、锤等工具,经过备竹料、制簧片、做笙斗、装簧片、定音调等主要流程而制成芦笙,每一环节都是手工活。其中,打磨簧片和定音最关健——簧片缝隙宽度决定了芦笙质量好坏,所以,芦笙制作手艺人必须用眼看,靠耳听,如果没有非常熟练的制作经验,芦笙质量就会失去保证。
纳雍芦笙“守”艺人搭起致富路。
在犀牛洞村米堆包组,以马进国为代表的“马家班”,塑造出了制作芦笙的手艺人群像,制作人也已经传到第二代。“一生二、二生三”的技术复制,壮大了犀牛洞村芦笙制作的阵容,形成了芦笙制作的“高原”,而马进国就是这个“高原”上的“高峰”。(图/文 卢香梅、周啟刚、何梅)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