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统筹指导各地各校,立足区域和学校实际,牢牢扎根本土,依托地方特色,深入挖掘资源,开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各地各校围绕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特色产业等方面因地制宜、精准规划,有机整合、充分运用所在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开设劳动课程、设置劳动项目、开展实践活动,向学生输送地方特色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进一步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健心综合育人价值。
赤水市的文华学校学生正在制作竹编作品。
助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味”
各地各校紧密结合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区域和学校实际,紧贴学生生活,将地方特色文化与劳动教育深入融合,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路径。
遵义市习水县古称“鰼部”,是我国著名的白酒产地之一,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习水县三岔河镇中心小学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在校内成立了白酒蒸馏社团,带领学生了解和掌握白酒蒸馏技术,继承和发扬本地白酒酿造文化。
安顺市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安顺市民族中学为了更好传承和发扬古法制茶技艺,创新成立茶艺社,组织学生开展采茶、制茶、品茶等劳动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是茶文化对学生身心的洗礼,更是润物无声的劳动教育。
大方县特教学校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解如何种植天麻。
助力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味”
各地各校依托地域产业优势,将劳动教育课开设在农村社区、工厂车间、产业基地等,把对安顺刺梨、威宁土豆、湄潭茶叶、大方天麻、江口抹茶等地方特色产业的体验与劳动教育结合,进一步用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拓展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贵州省安顺市经开区幺铺中学为有效助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围绕经开区金刺梨种植总体工作目标,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经开区金刺梨种植活动,利用劳动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劳动能力,为经开区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毕节市大方县特殊教育学校会同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天麻种植有关活动,不仅让学生在种植活动中学习到了农事常识,还掌握了劳动技能、增添了劳动乐趣。
威宁县第一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研学活动。
助力打造地方特色“非遗味”
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精华所在。各地各校因时因地创特色,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教学,让学生参与了解并模仿制作,全面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增加乐学、善学的兴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施秉县马号镇黄古小学充分开设了苗族刺绣、纺织、扎染等劳动课程,让学生们自制围巾、帽子和民族特色服装等。
来自“中国竹都”赤水市的文华学校创新开设“竹编”劳动教育特色课程,通过课题研究、社团活动等载体,将竹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
黔南州各职业院校分别开设马尾绣、牙舟陶、枫香染、罗甸玉石加工等劳动课程,传承优秀民间技艺,弘扬劳动工匠精神。
习水县三岔河镇中心小学学生正在挑选酿酒原料。
助力打造地方特色“家乡味”
各地各校结合本土风俗习惯实施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带领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特点,体悟乡情、传承乡风,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劳动操作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的育人内涵。
在贵州,清明粑的制作历史已有100余年。安顺市第七小学开设清明粑制作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本土特色美食和节日习俗,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安顺市第七小学学生和老师在劳动课上制作清明粑。
威宁荞酥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小吃,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威宁县第一小学开展了“探寻家乡美食——荞酥背后的故事”劳动教育研学体验主题活动。通过劳动教育研学,从饮食文化的发展角度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体会家乡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图/文 龙猷、胡丰青、王歆玥、余蕊萍、罗霈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