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三个聚焦”推进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4-21 00:12:21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丽萍 点击: 评论:0

人民网贵阳4月20日电(李丽萍) 4月20日,记者从贵州省2023年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工作会暨行动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贵州将以“三个聚焦”推进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

聚焦粮油生产

为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贵州将粮油生产作为行动的重要内容,发布粮油榜单75个,要求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示范指导面积分别从去年的500亩、300亩、200亩提高到1000亩、500亩、300亩,特别是对500万亩党政领导领办示范田、120万亩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会议强调,各地要认真组织发动,大力指导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技融合。一要抓良种。水稻重点推广宜香优2115、泰优808等抗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玉米重点推广新中玉801、贵卓玉9号、正大808等抗性好、脱水快的高产优质品种,大豆重点推广黔豆10号、齐黄34等高产、耐荫、抗倒伏的优质品种。二要抓良法。水稻重点推广“两增一调”(增密、增钾、调氮)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重点推广“一增五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重点推广2+3、2+4模式。三要抓良机。省级要加强山地适用农机研发制造,市县要加强推广应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宜机化做扎实,要加快建立农机合作社,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四要抓良技。要坚持向土地要产量、向科技要增量,深入推动农机进村、农技进田,推广应用机械化育秧、插秧机播种、无人机喷药等现代技术,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聚焦特色产业

近段时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多次对现在的12个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梳理分析。下一步,将聚集资源要素,重点聚焦基础较好、带动面广、竞争力强的茶叶、辣椒、夏秋蔬菜、中药材、肉牛、刺梨水果6个产业,进一步推动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今年,贵州也发布相关特色产业榜单90个。会议指出,各地要积极组织农技干部揭榜挂帅,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全产业链打造、促进“接二连三”,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一要抓品种。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特色种质资源普查,建设集约化育苗工厂和繁育基地,提高良种保供能力。二要抓品质。要围绕核心种源、山地农机、良法良艺、农业节水等领域,开展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山地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一批绿色高效种养技术。三要抓品牌。要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体系,推动“贵”字号农产品风行天下。引导品牌主体参与全国性品牌价值评价,引进专业机构提升品牌管理能力,集中力量打造茶叶、刺梨、辣椒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印江“梵净山茶”品牌整合、“凉都弥你红”品牌运营等模式,继续开展十强区域公用品牌评选,继续办好茶博会、辣博会等展会活动,进一步唱响“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四要抓标准化。优化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和内部结构,提高区域集中度,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优化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标准体系,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衔接,大力宣贯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程,促成更多产品由“贵品”入“圳品”。

聚焦农民增收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贵州提出了三个促农增收的硬措施。一要抓复合种养。要大力推广“稻+(鱼、虾、鸭、蟹等)”“玉米+(大豆、马铃薯、花生、太子参等)”等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力争分别达290万亩、430万亩。二要抓肉牛产业。近20年全国牛肉销售量和价格年均增幅分别是3.2%、9.2%,市场前景广阔,要大力推广“六方合作”模式,加快肉牛产业扩群增量,今年新增肉牛存栏42万头、出栏20万头,力争上半年“四肉”产量同比增2.5%。三要抓家庭农场。要实施“千场带万户”,整合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项目,支持家庭农场、涉农企业就地就近培训带领农民致富,培育更多的家庭农场,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合作社。

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行动配套举措,对行动中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团队和个人,要优先考虑推荐参与评选全省农业农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进行优先考虑。同时,各级领导小组要通过定期调度、抽查抽检、暗访回访等方式,督促指导农技人员做实农技服务,着力解决农技干部重文章不重下乡、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研究不重转化等问题。要强化考核验收,通过跟踪服务过程、审核服务情况、服务对象评议等方式开展科学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经得起检验,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