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黔东南榕江:让人魂牵梦绕的大利侗寨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3-23 14:54:2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王纯亮 点击: 评论:0

  


3月17日拍摄的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鼓楼。

3月17日,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马灯与桃花相映成趣。

3月17日,村民走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石拱桥上。

3月17日,村民走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鼓楼内聊天。

3月18日,村民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古井旁洗菜。

3月17日,村民走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交谈。

3月1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的村民在刺绣。


3月1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的村民在制作民族工艺品。

       依山傍水而建的村庄古木葱茏、翠竹丛生,满目绿意盎然;和蔼可亲的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让人宾至如归;古色古香的青瓦木屋,任时光流逝、春去秋来,守护着众生安宁;光洁如玉的石板巷道,延伸着侗寨的梦想,让游子从此走向世界也时时魂牵梦绕……这个古朴和谐、乡愁满满的村庄,叫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坐落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栽麻镇。3月17日,从榕江县城驱车半小时来到大利侗寨的高处,放眼望去,整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寨子群山环绕、森林密布,阵阵鸡鸣狗吠,几处炊烟袅袅,更彰显出这是一片难得的净土。环视周围,溯溪而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气势不凡。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大利侗寨的建筑基本保持了侗族传统的木屋风格,统一的色调,镶嵌在大山之间,极为震撼。

  一条小溪经远山而来,从寨子中淙淙流过。溪水之上,几座风雨桥久经沧桑。这些少说百年历史的“老物件”,虽然没有精心雕琢和装点,但深沉的木质色调之间,古朴而简单的造型,使其更显气韵十足。长期以来,村民迎来送往,日常交际,都没能离开它。当然,风雨桥更是几多游子思念家乡的切入口。

  当走在侗寨用鹅卵石铺就的道路上,似乎能从上面“看见”时间的轮廓。清乾隆年间修建的石板古道,已经磨得光洁如玉。用鹅卵石铺就的巷道,也别具一格,除了有按摩脚底的作用,也能排水、防滑几不误。当然,石板、石头最初都是粗糙的,经过一天天的行走,终才被磨得如此光亮。就像这座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多年的待字深闺,现在终于发出了更多属于自己的光芒。

  游走村寨中,随时可以见到村民们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而今保留着的这些传统技艺,妇女们都是用村中的纺车、织布机、染缸等古老的工具进行纺织、蜡染、刺绣、豆染等。

  在大利侗寨,鼓楼、古树、古井、老人、孩童、游客……随便定格,都是一幅唯美的画面。只因为这里拥有人们对一个传统古村寨最直接的见证和最完美的想象。而这里的时光也似乎不同于他处,节奏虽慢,却异常美好。

  一处处,皆乡愁;一幕幕,共美好。大利侗寨的群众勾勒了村落的自然面貌、描绘了村落的历史足迹、记录了村落特别故事,展现了村落的独特神韵。

  近年来,大利侗寨分别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大利侗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住乡愁、更好推动“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大利侗寨作为最小的社会单元,群众与生俱来就能自然地“为乡村述史,为乡愁立心”,他们涵养、培植和赓续了农耕文明、乡风文明,充分展现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图/文 王纯亮)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