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022年首都舞台艺术发展盘点回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12 21:45:23 来源:京报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这一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艺术节时隔33年再度回到北京举办,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这一年,首都文艺工作者坚守为民初心、不负时代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凝聚起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重磅活动齐聚北京。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于9月1日至15日在京津冀三地举办。开幕式演出综合运用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舞台艺术发展最新成果;特邀剧目展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演播16个省市25个表演团体26台剧目44场,线下万余名观众走进剧场,线上总观看量达7092万次。聚焦北京文化论坛这一件大事,办好文化交流与合作、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等分论坛,树好北京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新时代首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依托园林、剧场、网络“三位一体”,开展演出、论坛、展览、市集、游戏等活动约400场,近45000人次入园参与活动。

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以“文艺展新姿 精品献人民”为主题,搭建云端剧场,展演展播40余部精品剧目,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爱国主义主旋律。纪念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系列活动、“春苗行动”优秀少儿题材剧目展演、“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大戏东望”戏剧展演季、老舍戏剧节、“打开艺术之门”、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题材丰富、佳作云集,生动诠释“大戏看北京”的丰富内涵。

艺术创作捷报频传。舞剧《五星出东方》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并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北京市实现文华大奖“四连冠”。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北京市3项作品摘得群星奖,取得连续十九届获奖、本届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成为现象级文艺佳作,获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话剧《活动变人形》导演李伯男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导演奖。话剧《香山之夜》、京剧《李大钊》、舞剧《天路》、音乐剧《在远方》、话剧《喜相逢》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积极参加国家级工程项目展示首都文艺硕果,话剧《喜相逢》入选“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京剧《嬴驷与商鞅》、话剧《张居正》入选“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大型交响乐《炎黄风情》《祖国颂》、民族管弦乐《大运河》入选“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歌剧《山海情》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评剧《蒲柳人家》入选2022年度剧本扶持工程。

演出市场韧性发展。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全年取消或延期场次1.5万余场。但首都文艺工作者共克时艰,演出市场依然表现出难得的发展韧性。全年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0315场,观众人数374.3万人次,票房收入6.3亿元。演出场次与2021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其中,话剧类演出票房最高、观演人数最多,全年票房收入达2.06亿,占比32.7%;脱口秀、曲艺类演出场次数量最多,共计1万余场,占比53.7%。北京成为原创大戏“首演首秀”的重要舞台,全年上演新创首演剧目113台演出1000余场。

央属文艺院团聚焦重大主题及重要时间节点,推出话剧《铁流东进》《抗战中的文艺》、民族歌剧《唱响南泥湾》、音乐剧《绽放》等作品,彰显国家队实力与担当;市属文艺院团及国家大剧院推出新创剧目24台、复排剧目57台,推出民族歌剧《山海情》、舞剧《杨家岭的春天》、话剧《长椅》、京剧《石评梅》、昆剧《曹雪芹》、音乐剧《亦梦亦真》、评剧《蒲柳人家》、儿童剧《花猫三丫上房了》、木偶剧《大象来了》、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等作品,生动演绎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民营院团主动作为,推出话剧《钟鼓楼》《俗世奇人》《两京十五日》《窝头会馆》、音乐剧《三里屯42号》《红色电波》、评剧《再起航》等优秀剧目,助力首都演出市场繁荣发展。此外,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纪念演出季带来《茶馆》《雷雨》等11部经典作品,演出开票2分钟售罄;话剧《人世间》《北京人》《春逝》、音乐剧《基督山伯爵》《我,堂吉诃德》《天生一对》等作品深受观众好评;沉浸式互动戏剧《现在开市》在大麦新空间开启驻演,《致命旋律》尝试打造沉浸式音乐厅,带来全新观演体验。

演艺业态创新融合。推动演艺“上云用数赋智”,以新技术、新应用创新舞台表现方式和手段,“云演艺”“云剧场”“云彩排”“云练功”等多元化在线艺术分享形式成为常态。国家大剧院策划“春天在线”等系列线上演出,推出160余场线上演出;国家京剧院与咪咕公司联合推出《龙凤呈祥》线上演播,陪伴海外观众热闹过大年;北京演艺集团创建“京演剧场”,北京京剧院打造“云上氍毹”线上品牌,北方昆曲剧院与抖音平台合作推出系列经典剧目直播,北京交响乐团推出“云端会客厅”线上音乐会,呈现“一团一特色”的生动局面。

同时,北京演出市场探索全新消费业态,文商旅三大圈层加速融合。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盘活湖广会馆、颜料会馆、正乙祠戏楼等8个会馆资源,不断拓展特色鲜明、内容多元、功能各异的演出空间。启动“故宫以东”共创计划,14个文化机构共同组成“故宫以东”文商旅联盟,构建“文化金三角”消费场域。推出2022南中轴·夜天桥艺术推广活动,带来32场公共演出、云游展览、线上市集、线上直播等活动,惠及10万人次。

政策创新助力发展。制定《关于推动重大主题艺术创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的工作方案》,着力推进重大题材、现实题材、北京题材等重大主题舞台艺术创作。出台《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聚焦精品剧目演出、演艺空间培育、线上演艺服务三个方面,搭建“大戏好戏”展示平台。发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引导作用,着力提升“精准率、转化率、满意率”,资助项目87个,资助资金逾9000万元。北京剧目排练中心继续面向各类文艺团体提供低价高质的专业排练服务,接待127个排练剧目,上演总场次850场。创新设立“新时代首都原创剧本创作及选题孵化平台”,开展全国范围的剧本征集和重点邀约,征集作品503部,55部作品入选项目储备孵化库。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