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珠峰探索未止 中国再创新高——纪念中国人登峰60周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5-28 14:13:26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刘天永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记者 刘天永)北京时间527日上午11时许,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时隔15年后,中国再次重返珠峰之巅测高,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开展的第七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工作举世瞩目的又一壮举,中国给世界之峰测绘出8844.43米新高度,给世界一个答案。

W020200527597499450163.jpg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时间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他为登山队员们不畏艰辛、永不放弃的登山精神喝彩,更为登山运动和我国高程测量科考工作的紧密结合而骄傲。致新还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登山活动,最重要的是和国家科考工作紧密结合。虽然中国登山队在1975年和2005年也做过登山测量工作,但今年我们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联手重测珠峰高度,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现代科技的发展,先进仪器和大数据的研发应用为我们更加准确地测量珠峰提供了条件,让我们可以更准确、更科学地向世人展示测量结果,也让我们对珠峰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认知。

珠峰探索未止 中国再创新高

  自从1921年人类探索珠峰至今,已经走过99个年头。而有时,登顶的目的不单单在于征服珠峰高度,而在于更新已知的珠峰“精度”。

据公开资料统计,此前世界各国共对珠峰进行过14次测量和科考,其中中国开展的次数最多,共有7次,其次为印度,有6次,其余1次则由美国开展。

来源:上观数据

  中国最早的一次珠峰测量开展于1714年,当时清朝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受清政府委派,对珠峰高度进行过初步的测量,这也是记录在册的人类第一次珠峰高度的测量活动,但当时具体的测量结果并未得到记载。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要“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并将其列入新中国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填空”项目。

2.jpeg

图片来源:新华社

  1960525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位中国登山队队员首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留在世界之巅,并在世界珠峰测量史上有过记载,同时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夙愿,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壮举。此后,英勇的中国登山队队员们一次次完成国家任务,继承发扬登山精神。

  1966年,中国重新展开了测量工作。原国家测绘总局在珠峰顶开展了大量科考,建立了高质量的测量控制网,开展了三角、水准、天文、重力、物理测距、折光试验等基础工作,也为之后几次的测绘工作奠定了基础。之后的5次测量也并非一帆风顺,中国曾失败过一次。

  1998年,中国与美国登山队合作对珠峰进行复测,但最后因为美国登山队登顶失败未能成功。

来源:上观数据

中国登峰人数 世界榜前三甲

  在世人眼中,珠穆朗玛峰似乎总是以一种永恒并且伟岸的形象出现,它高冷地站在这个星球的顶点,带给这个世界以崎岖的地形、庞大的冰川、极致的景观、变幻的气候和地震的风险。


1.jpg

中国历年成功登顶珠峰人数 截止至2019年5月 来源:上观数据

中国登山队早在1960年就攀上了珠峰顶。1960525日凌晨420分,平均年龄仅为24岁的中国登山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

根据喜马拉雅数据库的记录,自1960年中国有573人又相继登上珠峰顶。进入新世纪后,挑战珠峰成功的人数明显增多,共有533人。20182019年单年登顶人数分别达到了35人及33人。登顶最多的一次在2017年,有58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573人中,还有49位女性攀登者。

 

历年来登顶珠峰人数最多的国家前十  来源:上观数据

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有4586名勇士成功地站上了珠穆朗玛峰之巅,其中有来自美国的有716人,占比15.6%,中国573人(12.5%)、尼泊尔(9.5%)、印度(8.8%)紧随其后,这几个国家都是在上世纪最早派遣登山队探索珠峰的“领头羊”

一代一代登山人在不同的时代都在为祖国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繁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赞美登山精神,因为它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是用之不完的精神食粮。小到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大到国家层面的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都需要登山精神。无论是记忆中的8848.13米还是更精确的8844.43米,一组更新更精确的数字即将刷新。每一次珠峰高程的复测,都代表着中国对自然科学的追求;每一次数值的精进,都体现着中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登山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在强国路上,一起迎难而上,奋勇前行。

(责任编辑:柳青)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