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新疆哈密:传统手工艺成为脱贫好助手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6-05 17:4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瑟 点击: 评论:0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下班进家,赶忙洗手,胡尔古丽·苏力旦坐在床边,拿起绣花布开始绣花。今年47岁的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沙梁子村妇女,她的正式职业是社区联防队队员,另一个“职业”则是伊吾县亸拉娜公司的绣娘。靠着自己的努力,她家从过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走上了幸福的大道。

  说起这一变化,胡尔古丽·苏力旦兴奋地说:“这全靠艾依夏木·依不拉音的帮助,没有她成立亸拉娜公司,我们哪有现在的好日子,也不知道怎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胡尔古丽·苏力旦说的这位艾依夏木·依不拉音曾经是一名下岗职工。20世纪90年代,她从原单位下岗后,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不知道自己要怎么生活下去。在单位工作多年,突然下岗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心里很难过。”说起当时的情景,她仍然难过半天。思来想去,不服输的她决定另起炉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生活。

  艾依夏木·依不拉音的母亲曾是当地一名非常出色的绣娘。她从小耳濡目染,得到母亲的真传。除了刺绣外,她还善于缝纫。2004年年初,艾依夏木依·依不拉音靠刺绣、缝纫手艺自主创业。但美好的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满怀信心开了店,生意却不如想象的那样好,她再次陷入迷茫之中。最困难时,哈密市妇联的工作人员来到她的身边,推荐她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当老师,教授更多学员刺绣技艺,又带她参加各种大型展会,将她的刺绣品向各地推介。

  “靠着那几年积累的经验,2015年10月,我在哈密市伊吾县成立亸拉娜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招收了14名员工,其中刚刚脱贫的就有7人。伊吾县也把我这个小公司列为重点扶持的脱贫攻坚小微企业之一。”艾依夏木·依不拉音回忆道。

  依靠着伊吾县政府的帮助,去年8月,亸拉娜公司搬入新厂房,开始了新一轮“招兵买马”,并瞄准民族特色纹饰和刺绣产品的大市场,生产各类服装、鞋帽、日用百货、针织家纺等30多种产品。说起这一切,艾依夏木·依不拉音笑着说:“厂房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我们又在伊吾县盐池镇、前山乡、下马崖乡建了3个分厂。目前公司有90名员工,其中脱贫户40人。工资以件计算,每月最多的员工可拿到3500多元。”

  伊吾县沙梁子村脱贫户阿耶提古丽·艾拜都来起初对学习缝纫技术并不感兴趣。乡政府给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1200元工资。每天早上打扫完卫生就无事可做,孩子考上大学后,她的空闲时间更多了。在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多次劝说下,阿耶提古丽·艾拜都来终于答应学习刺绣技术,并成为亸拉娜公司的一名短工。说起这个变化,阿耶提古丽·艾拜都来说:“没想到当一名短工绣娘有这么多好处:不仅让我每个月多挣1000多元的钱,这完全够缴孩子上大学的生活费了,还让我学到知识与文化。最主要的是我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再也不需要为找个事而费脑筋了。看我家这些漂亮的刺绣品,都是我自己绣的,多好看呀。”

  哈密市伊州区阿勒屯古街上有个古丽阿旗力手工艺店,店里出售的商品都是以葫芦为原料再次加工制作成的文创产品。店主努尔古丽·尕依提的父母是手工艺人,从小看着他们刺绣、画葫芦,她也想把葫芦画手艺传承下去。

  当她把想法告诉麦丽耶木·巴斯提时,立即得到她的认可,两人说干就干,开起这家手工艺店。手工艺店开张一个月,仅销售葫芦手工艺品就收入了一万多元。

  努尔古丽·尕依提说:“我们不仅在店里销售产品,还利用直播卖货,借助网络销售渠道,将哈密元素的文创产品卖到了山东、湖北、河南等地,就连新疆的客人也很喜欢我们设计的产品。现在订单像纸片一样多,我们店里四个人天天忙不过来。”

  麦丽耶木·巴斯提是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村人,远嫁村外多年,如今55岁的她再次回到阿勒屯历史文化古街创业,见证了葫芦画产品的热销。她说:“我们改革了传统葫芦画的图案和工艺,让它更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比如在葫芦上雕刻画,我们以艾德莱斯图案为元素,使用手工着色,图案非常精美。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祝福语、照片、唐诗等元素巧妙结合在葫芦、木板上,受到疆内外游客喜爱。我们还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激光雕刻工艺相结合,既守住了匠心,又保住了生计。”

  别小看一个个小葫芦,它们通过努尔古丽·尕依提等人的手变身为工艺美术品,也让更多的农民开始种植葫芦,形成了一条产业链。“现在我们都是按订单生产葫芦,农民也在种葫芦中尝到了甜头,过去这些葫芦都没人要,现在全变成实实在在的钱了,他们很高兴,也算为脱贫攻坚出了力。”努尔古丽·尕依提笑着说。

  依托自身优势,让文化元素成为脱贫的好助手,哈密市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让更多的人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商机,沉浸在文化的氛围里,提升着自身素养。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5日 09版)

责编:杨婷 ]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