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文化自信自强,才能理直气壮向世界传播自身文化。
2022年10月16日,中国日报推出八联版,以充满中国文化元素、时尚大气的设计,通过各类数据,展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中国日报社供图
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曾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文明,创造了众多璀璨夺目的文化成果,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创造、新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要准确把握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
坚定文化自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共同铸就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实践充分证明,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要在世界各种文化交流激荡的大潮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做到昂扬不张扬、自信不自满,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同时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021年1月19日,中国日报推出《京杭大运河》跨版专题报道。 中国日报社供图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造福世界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这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舆论场的博弈交锋,很大程度上是话语之争、叙事之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另一方面,这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推动文明相通、文化相融,拉紧各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纽带,才能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署名文章《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策划:旷思思 审核:李艳玲)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