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唤醒“旧时光” 催生新气象——解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江门样板”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6-01 14:14:58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广东江门有着独特的风景,在这里,历史文脉与现代都市共生共荣。

一边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侨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承载着过去与今天的人文;一边是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桥头堡,活化继承、城市更新,在新时代一路“狂飙”。

作为著名侨乡,江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广府文化与华侨文化在这里孕育、生长,中西合璧的侨乡建筑在此熠熠生辉,丰富的历史遗存传承着这座城市的文脉,也蕴含着属于江门人的独家记忆。

近年来,江门市始终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放在第一位,全力守护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让人民群众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

保护+传承用“绣花”功夫留住城市文脉

蓬江河畔,长堤老街,骑楼环伺,风情万种。

江门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汇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肌理,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便是认识江门的最好方式。

江门因埠而兴、因墟而盛,以长堤为核心,起“楼”建“市”,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海外侨胞的支持下,先后建起600多座骑楼,绵延3公里,传统宗族文化与近代公共文化和商业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形成商铺林立、百业兴旺的景象。一些荣归故里的华侨更是将西式建筑艺术与中式本土风格融合,从而汇聚成一幢幢独具特色的侨乡建筑。

历经百年,当繁华褪去,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也平添了些许“沧桑”。位于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东段的启明里,原是1914年由归国华侨集资兴建而成,房屋历经风霜,区域基础设施老旧,缺乏整体保护。

对此,江门市坚持“民生为先、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留住乡愁”的理念,通过“绣花”“织补”“微改造”等渐进方式,有效保护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特色老建筑、老街巷、传统格局和历史环境,为城市文脉注入新元素,塑造了融汇中西韵味、凝聚历史气息的“天然影棚”,提升了侨乡历史文化的感知度。

产业是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主引擎。在推进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的过程中,江门市坚持“多元活化,文旅融合”,积极探索把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旅游品牌,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以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为主要取景地的电视连续剧《狂飙》热播,国内外影迷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如今漫步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浓浓的烟火气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交相辉映,老街区在新时代展现出无限活力。

活化+利用 以用促保强化历史文化传承

除了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江门市还不断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不断擦亮“中国侨都”的金字招牌,让历史文化这张名片更加亮眼吸睛。

“三百年开埠建墟,两家族竞耀争辉,一侨领彪炳史册。”位于开平市的赤坎古镇依水而兴,因侨而盛,古镇留存了大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的骑楼。但因建设年代久远、人口外流长期空置缺乏维护、部分居民私自改扩建等原因,骑楼出现了自然灭失、屋顶坍塌、倾斜、屋面瓦面剥落等大面积损坏现象,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具备居住条件。

为最大限度保留古镇的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延续原有建筑特色风貌,做好古镇内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当地政府编制了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保护规划,对古镇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分别采取修缮、维修、改善、整修等不同方式加以保护。

历史文化遗存要保护好,关键在利用好。当地活化利用业态包括文化展示、非遗作坊、文艺表演、文创商铺、酒店、民宿、特色餐饮、铛铛车、游船等项目。赤坎古镇把当地自然景观、人文风俗有机结合,成功将骑楼、商业和生活等融为一体,让赤坎古镇充满烟火气。

赤坎古镇是江门市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延续古镇历史风貌,传承和弘扬华侨文化,江门充分利用“资源+资本+智力”的合作模式,对赤坎古镇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将其打造成华侨文化展示的窗口和平台。

2019年年初,赤坎古镇启动修缮施工,经过抢救性保护,再次重现百年侨乡圩镇建筑风貌。2023年1月,赤坎古镇绚丽绽放,开门迎客的首个“春节秀”吸引游客21.8万人次,平均每天游客超过3万人次。赤坎古镇“十年磨一剑”的案例是江门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生动写照。

如今漫步其中,司徒美堂故居、关氏大宗祠等一批见证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建筑引得游人驻足观赏。赤坎古镇用历史建筑作为人文载体,不断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江宁进表示:“接下来,江门市还将在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工作落实落细,在新的起点上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推进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活态传承和高质量发展。”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