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世界非遗同台,多剧种荟萃,共庆广州粤剧院成立70周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9-16 23:40:40 来源:大洋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9月16日晚,广州粤剧院内的红线女大剧院粉墨缤纷、锣鼓铿锵。“盛世梨园焕新辉——广州粤剧院(团)成立70周年晚会”隆重上演,并同步拉开建院70周年系列活动序幕。

晚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粤剧院主办,特邀国家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广东粤剧院、广东汉剧院、广东潮剧院、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共同参演。
 

四大世界非遗,名家名戏荟萃

南国红豆在文艺百花园中绽放时代芳华

当晚,来自广东省内外的9个剧种汇聚一堂,名家云集,为广州粤剧院共贺七十华诞。剧种间碰撞交流、争妍斗艳,其中最为瞩目的是昆曲、藏戏、京剧与粤剧四大世界非遗剧种以剧种融合的方式同台演出。

享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曾与粤剧一起被周恩来称赞为一个是“江南的兰花”,一个是“南国的红豆”。当晚,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魏春荣与广州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黎骏声联袂演出昆曲《游园》·粤剧《惊梦》。

2009年9月,粤剧与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戏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9月,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的艺术家们不远千里赴穗,与广州粤剧院的艺术家们共赴一场艺术之约。当晚,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班典旺久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嘉宜联袂演出了藏戏《蓝面具》·粤剧《文成公主》。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国粹”。粤剧在自身发展历程中,不乏对京剧艺术进行吸纳、借鉴。2020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国家京剧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后举办多场“京腔粤韵”活动,促进粤剧与京剧两大世界非遗在广州深度交流合作。2023年9月16日晚,京剧、粤剧再聚首,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田磊及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姜美伊,与广州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共同呈现京剧《龙凤呈祥》·粤剧《赵子龙催归》。

 

海纳百川,和谐交融

多剧种良性合作助力国际演艺中心高质量发展

9月16日晚,除了耀眼的四大世界非遗剧种,来自广东省内的多个地方剧种亦在晚会上熠熠生辉,广东汉剧、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各自拿出看家好戏飨食羊城观众。

当晚,来自广东潮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方展荣和谢继顺带领陈子洋、许佳婉、丁春梅、陈晓娴等优秀青年演员以群丑的艺术形式演出了潮剧《杨子良讨亲》选段;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的陈嘉明、吴东杭演绎了西秦戏《连环计·小宴》选段;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的庄淑程、沈伟英、吴粦泉演出了正字戏《古城会》选段;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的余锦程、余海平、余荣贵、吕君展表演了白字戏《金叶菊》选段;广东汉剧院的曾洁乐表演了汉剧《扈家庄》选段。

粤剧历史悠久、风格鲜明、艺蕴丰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一直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粤剧作为本场晚会的主角,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晚会特别邀请了广东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小敏献唱粤歌《薪火红棉》。五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倪惠英、陈韵红、崔玉梅、苏春梅、吴非凡也轮番登台,以剧目串烧的形式,分别演绎了《贵妃醉酒》《睿王与庄妃》《刁蛮公主戆驸马》《昭君出塞》《鸳鸯剑》等多个经典粤剧作品选段。

当晚,来自广州粤剧院的一众青年粤剧演员也为观众献上了《彩袖飞扬》《南派武风》等展现粤剧表演技艺的节目,展示了广州粤剧院在人才培养、粤剧传承等方面后继有人的艺术实力。最后,一曲《粤韵唱新腔》的大合唱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晚会以庆祝广州粤剧院70周年为契机,为多剧种交流创造了良好合作平台。昆曲、京剧、藏剧、广东汉剧、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等戏曲剧种将以粤剧为纽带,深入交流,互相学习、借鉴,营造戏曲共同繁荣的文化环境,助力广州加快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演艺中心。

 

风雨征程70年

系列庆祝活动将陆续登场

2023年是广州粤剧院(团)成立70周年。70周年风雨征程,广州粤剧院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挖掘传统、推广普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对推动粤剧传承发展、促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70周年为新起点,广州粤剧院在新征程上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用文艺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中国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更大动力,铸就新时代文艺新辉煌,为戏曲艺术的全球传播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粤剧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粤剧工作者的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广州粤剧院在粤剧艺术领域从艺30年以上的工作者近200人。9月16日的晚会上,广州粤剧院向卢秋萍、倪惠英、蔡孝本、卜灿荣、关振东、陈少梅、郭英伟、苏志雄、潘瑞华、孙业鸿等从艺40年以上及一批从艺30年以上、为广州粤剧院(团)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当晚,广州粤剧院还举行了“盛世梨园焕新辉——广州粤剧院(团)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今年8月至12月,精心筹备的优秀剧目展演、艺术访谈等活动陆续登场。

优秀剧目展演立足广州,以红线女大剧院、江南大戏院、南方剧院为演出基地,辐射香港、深圳、东莞、中山等多个大湾区城市和粤西地区,计划演出30余场。《关汉卿》《睿王与庄妃》《文成公主》等一系列重磅好戏将纷至沓来,献上艺术的饕餮盛宴,让广大观众一次过足粤剧瘾。

“赓续七十展芳华艺术访谈”以人物访谈的形式邀请卢秋萍、倪惠英、卜灿荣等多位著名艺术家,讲述与回顾广州粤剧院建院70年的风雨历程。艺术访谈以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全球范围的传播,与全球戏迷一同分享建院70周年的喜悦。

“威水”链接——

广州粤剧院已有11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广州粤剧院(前身广州粤剧工作团)成立于1953年2月。粤剧大师白驹荣、薛觉先、靓少佳是粤剧院的奠基人,红线女是艺术总指导,他们贡献卓著,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作为全球传承、弘扬、发展粤剧艺术的专业性龙头单位,广州粤剧院集粤剧表演、文艺创作、剧场经营、艺术培训于一体,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州粤剧院剧目创作成果丰硕,一部部剧苑明珠为历史留下了璀璨的艺术华章,其中《三脱状元袍》《白燕迎春》《土缘》《刑场上的婚礼》《三家巷》《碉楼》等剧目分别获得“曹禺戏剧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奖项;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分别斩获第33届最佳戏曲片提名奖、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粤剧传承与创新,人才是关键。广州粤剧院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表演、音乐、编导和舞美人才,截至目前,已有欧凯明、陈韵红、倪惠英、梁耀安、梁淑卿、黎骏声、曾慧、崔玉梅、吴非凡、苏春梅、李嘉宜(以获奖时间为顺序)等11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为文化强市和城市文化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粤剧,粤剧是沟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知音语言和文化使者。广州粤剧院多次代表国家、省、市出访海外演出,参加大型对外艺术交流活动,为粤剧艺术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粤剧院还长期坚持文化惠民,送戏进校园、社区、乡村,履行国有文艺院团的社会责任担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张素芹

通讯员:文瑶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波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