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丁桥织机在成都复原 揭开古蜀锦制作奥秘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10-06 14:56: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晓东 危兆盖 点击: 评论:0
原标题:揭开古蜀锦制作奥秘

  蜀锦的工艺水平被认为位居我国四大名锦之首,兴于战国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古代称其为“寸锦寸金”。据《华阳县志》等文献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将蜀锦看作蜀汉军事实力发展的后盾。在历史文献记载中,蜀锦的辉煌,丁桥织机可谓功不可没。但丁桥织机究竟是什么形状、有何功用、怎样操作等多个谜团一直未被破解。

  近日,丁桥织机在四川成都市郊的华阳镇被蜀锦传承人和蜀锦专家联合修复完成,并于8月25日成功仿造出一小段精美蜀锦。至此,失传已久的古蜀锦传统技法工艺重新与世人见面。

  20世纪70年代末期,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专家胡玉端在收集和分析研究汉唐经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当时位于成都附近的双流县中兴公社(原华阳县旧址)找到了一种仍在继续生产的多综多蹑手工织机,传统的古蜀锦制作传统技法工艺得以被人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蜀锦的生产制作技法和设备在近30年内,几乎全部消失,而能熟练掌握丁桥织机传统技法工艺的民间技人也寥寥无几,古蜀锦的生产制作工艺面临再次消失的危险。

  “经过调查,分散于当时中兴公社的村民家中的丁桥织机有397台,停产的就有200多台。村民把这种生产方式作为副业,主要为国内民族地区生产花绫(花边),其花形有十多种,根据生产的花形不同,所使用的综片也随之变化。”胡玉端介绍,操作丁桥织机主要分为送经、卷取、打维、投梭等工序,结构与其他流传于民间的手工织机相似,唯有开口部分不同,有其独到巧妙之处。

  “虽然蜀锦保留下来的很多,但制作这些珍品的纺织工具就不见得能保留下来了。”四川省嫘祖蜀锦蜀绣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王君平介绍,文献资料里有很多关于多综多蹑织机的记载,但一直不知道实物是什么样子。在丝绸之路沿途的汉唐墓葬中,先后发掘出大批“经锦”,考古专家认定这些文物的产地在川蜀地区。“经锦”纬线只用一色,经线用多种色,花纹由经线织出,这种锦的图案是同一纹同一色彩,形成直线排列。

  胡玉端、王君平、廖成修等长期从事蜀锦研究工作的专家都已年近古稀,古蜀锦的传统制作技艺恢复传承却后继乏力,很让几位老人担心。去年9月,古蜀锦制作传承人廖成修、戴有泉的徒弟刘先进将王君平、胡玉端等蜀锦专家和师傅廖成修、戴有泉等人召集在一起,请来木匠对戴有泉家的丁桥织机进行复原,并尝试复制出一台新的丁桥织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原有的丁桥织机复原完成。今年8月25日刘先进在复原的丁桥织机上,按照古蜀锦的技法工艺,成功对新疆博物馆的一幅汉代“经锦”的十分之一进行了复原。

  胡玉端说,丁桥织机和其制作工艺,在唐中期以后就几乎失传了。取名“丁桥织机”是因为织机脚踏板上布满竹钉,神似四川乡下河沟常见的过河石墩。丁桥织机生产复杂,原来最多的有50综50蹑,操作需多人协同完成。华阳的丁桥织机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主要还是与各民族地区对服饰花边的需求不减有关。

  “根据王君平原来描绘的丁桥织机图纸,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先后对织机进行了4次大的改进,无数次小调整和无数次试验,最终复原完成一台1.2米宽、3米长的丁桥织机。”刘先进说,这次对丁桥织机修复改进后,从原来老织机只能用24综24蹑增加到现在可以挂120综120蹑,这对于织宽幅图案有很大用处。同时,还将原来地上用脚踩的踏板改良到用手可以触及的地方,用一个钩来作为传动装置,在综框上分别进行编号,使用哪个综框就将钩子挂哪个框,很方便。

  由于丁桥织机具有不易操作,图案看似简单实际复杂和产量极少等特点,与现有大型花楼提花织机相比,不管是在生产速度和色彩鲜艳程度上都较为落后,更容易被淘汰。但通过丁桥织机能复原织出古代丝绸的花纹图案,且两面花纹一致,而现代手工织机却不能完成。胡玉端建议:“目前,能熟练操作完成丁桥织机各种流程的已不到10人。国家应该尽早拿出保护这一古老传统技法的政策措施,以免彻底消失。”目前,胡玉端等人及华阳街道办等机构正想办法扩大传承渠道,让古老蜀锦技艺历久弥新。

  (本报成都9月8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