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县城天蓝地净、村落清新怡人、村民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稳定……和美城乡四大行动让黎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凌晨,夜幕还没散去,驾驶员张锡建就开着小钩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一街一巷地为城市精心装扮。与张锡建一样,每天,黎平县300余名环卫工人与58辆环卫车辆轮番劳作,不断为城市增添华美的光环,直自城市睁开惺忪的双眼,就以一个睡美人的形象,展现在16万人的视线之中。
为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改善市容卫生,黎平县引进专业保洁公司对县城环卫实行标准化、机械化、精致化管理。
在城镇精致管理行动中,该县通过实施环境卫生、风貌整治、公共秩序“三大提升工程”,强化公共保洁、规范市场管理,逐步消除“蓝皮顶”“蜘蛛网”“牛皮鲜”等顽疾,加大对噪音、油烟、污水、扬尘等污染整治,不断健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
情锁山乡,为岑所爱。
岑所村,一个白云深处的村庄,花团锦簇的村寨。
红蒜产业,订单销售;家庭绣坊,刺绣增收。岑所村庭院美化促振兴基层治理模式,留住根、留住美丽、留住乡愁。
该村发起“我在岑所有个花台”“100个最美庭院”公益活动,多方筹集社会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建花坛、新修步道、打造院落。按照房前屋后宜花则花、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原则,开展庭院美化行动,暨保护农耕,又美化了家园,留住了乡土气息。
一面面文化墙,向游客和村民讲述一个个乡村振兴的奋进故事,一个个美丽庭院,展现着村寨的变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更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岑所村探索的“1+1+1”庭院美化行动模式,暨“一项社会公益+一个花台+一个庭院”,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群众幸感的良性循环,像极了花坛里的鲜花,从一枝独放到百花齐放发展,从美丽乡村“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侗乡大地徐徐展开。
在文明新风倡导行动中,中潮镇佳所村推行村务共管、治安共抓、发展共谋、大事共议、难事共解的全民参与模式,得到村民的广泛赞誉。
鼓楼下,退休干部杨昌武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红歌歌词,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深情演唱,以此颂时代、感党恩。
在文明新风倡导行动中,佳所村突出党建引领,完善村规民约、合约食堂、院坝协商等自治制度,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让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不断改变,在倡新风中组建红歌队、侗歌队、桂戏队、舞蹈队,利用侗年等节庆,常态化组织村民唱红歌,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开展“四优五好”“好婆媳”“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比,比学习、比唱歌、比卫生、比收入、比节俭、比孝老、比爱幼、比奉献,这些时代的主旋律,已经成佳所村文明新风倡导的风向标。
为促进接边村寨和谐发展,黎平县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在登晒村同建了“联合党支部”“联合关工委”“联合党校”,实现民主自治、法治教育的齐头并进。
杨杰是登嗮村联合党支部书记,又是村里的“法律明白人”,他每天忙于宣传普法,排查矛盾纠纷,热心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帮助50多名适龄青少年返乡入学。
登嗮村以党建为引领,在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中,有效探索“123456”社会基层治理模式,暨共建一个党支部,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以村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落实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民主”制度,建立组织联建、矛盾联防、纠纷联调、普法联宣、法律联援“五联”工作法,实现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安全事故、无吸毒贩毒人员、无辍学学生“六无”目标,奏响了省际边界“和谐曲”。
在法治教育普及行动中,黎平县配强普法骨干,利用民族节庆及普法阵地,深入校园、鼓楼、院坝等普法,培养“法律明白人”,让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黎平城乡蔚然成风。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和美城乡四大行动的黎平实践,正在侗乡大地生动上演。(杨理显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