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蔬菜集团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践行“打响黔菜品牌,助推黔货出山”使命,按照“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以产带产”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着力打造“1+1+3”发展模式(“黔菜”公共品牌,基地产业布局一张网,以及蔬菜流通市场体系、冷链物流运输体系、产销合作体系三大体系),积极发挥“黔菜出山”销售主力军作用,聚焦特色优势品种和重点目标市场,推动贵州生态优质蔬菜进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省外市场,不断提升贵州省蔬菜的市场占有率,助推全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切实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以“新鲜·绿色”为产品标准,致力于打造“黔菜”菜心、香葱、豆苗等品牌,在贵阳、上海、广州等地建立9个“黔菜”品牌专区,持续推进“黔菜入沪”“黔菜广进”。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目标市场菜心需求标准,协同省蔬菜产业发展协会共同编制发布《“黔菜”菜心标准》和《“黔菜”菜心生产技术规程》。制作发布《源于贵州大山里的馈赠》“黔菜”品牌宣传片,联动贵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贵州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展示推介大会、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等活动,2023年旗下“黔菜”品牌入选《贵州省农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目录》,分别在广州、上海、贵州赫章成功举办“粤黔合作 黔菜广进”“沪黔合作 黔菜入沪”产销对接暨招商引资活动和“黔菜”品牌推介会。
二是稳步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引领产业发展。根据全省土壤、日照、气温、降雨量等条件,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和蔬菜主产区的深入调研及分析,精准选定了香葱、豆苗、菜心三个劳动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品作为主打单品,分别在高山冷凉区、南部沿线低海拔区、南部沿线高海拔区、黔中保供区等建设标准化蔬菜产销双引示范基地9000余亩。其中:在安龙2000亩基地以打造菜心为主的高端叶菜产业带,赫章香葱示范基地3000亩,黔西、独山、瓮安、兴义、盘州、仁怀等县蔬菜示范基地4000亩,目前香葱、豆苗、韭菜正在持续进行采收上市,产量1750吨,基地产品质量较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种植的单品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可持续供应。
三是构建蔬菜流通市场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省内深入推进农产品“七进”市场业务,学生团餐食材配送业务覆盖全省22个县区,配送学校4212所,覆盖学生人数144.5万人,服务规模居全省首位,“校农结合”模式消纳本地蔬菜占比达96%,已成为稳定蔬菜产业发展、保证农户稳定增收的有效举措之一;省外持续扩大“档口批发、配送企业供应链、加工企业供应链、商超、电商”等市场渠道,不断完善黔中、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及海南等区域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通过与上海西郊国际、重庆双福、海口江楠等全国10余个大型批发市场以及省内外100余家优质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打通美团网、拼多多、美菜网、橙心优选等电商渠道。累计销售蔬菜45.4万吨(省内24.3万吨,省外21.1万吨)。
四是构建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提高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在贵阳市、黔东南、黔西南、安顺等地区布局17个冷链分拣配送中心,10万平方米分拣车间和仓库,358辆冷链运输车辆,基本构建了覆盖全省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同时利用大宗农产品供应链在省外内蒙古、山东、湖北、云南和省内农产品主产区建立的货源渠道网络,创新构建供应端、中转端、需求端、流通端集成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该体系可为全省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蔬菜基地等提供冷链省际干线运输和县(区)域城际配送服务,逐步实现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冷链,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品相,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有机环保蔬菜的需求,助推“黔菜出山”。
五是构建产销合作体系,助农持续增收。切实发挥好省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蔬菜重点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农产品贸易、团餐配送、基地建设等方式,积极带动合作社发展,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累计与22个县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链接合作社600余个,带动6万名农户增收,人均增收2500元。(贵州省国资委)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