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由贵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西南民间艺术珍藏·蜡染》新书分享会在贵州展区举行。分享会上,中国印刷学院教授、蜡染研究专家于箐竹与广大读者面对面交流,从风物、远野、民艺等方面为读者分享了民间艺术蜡染的抢救性收藏和抢救性出版的重要意义。
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也是一门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其以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历史价值,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而亻革家蜡染,作为蜡染艺术中的瑰宝,迄今已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亻革家女性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将生活生产中的灵感转化为蜡染纹样中的特殊含义,把民族神话与历史融入其间,使之成为亻革家文化和历史的生动展现。
据介绍,《中国西南民间艺术珍藏·蜡染》一书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雍所著,作者历经数十年的田野调查与搜集,汇集了近500件具有极高文化艺术研究价值的蜡染艺术藏品。书中不仅详细标注了每件藏品的创作年代和采集地点,更在可考证的范围内,勾勒出黄平型蜡染、丹都型蜡染近百年内的风格变迁,为蜡染艺术的精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蜡染文化的立体呈现,更是对其艺术土壤的反哺与涵养。通过民族学、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将蜡染艺术还原到它原有的生境中,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蜡染背后的文化生态和使用场域。”分享会上,贵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夏昆说。
夏昆表示,为进一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国西南民间艺术珍藏·蜡染》一书后续还将推出相关文创产品、图片矢量数据库等,打造一个集图书出版、数据库服务、文创为一体的融合出版项目,为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努力,对蜡染文化资源进行更深度的挖掘和展示。
分享会现场,第六代苗族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手工坊蜡染手工艺师杨成剑还在现场展示了蜡染技艺;现场还展示作者刘雍的蜡染藏品,举办独具特色的蜡染体验,让观众从审美层面上直观感受《中国西南民间艺术珍藏·蜡染》一书中对亻革家蜡染纹样的解码,品读蜡染中所蕴含的“人化自然”心灵符号,探索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