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物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杨光宾与他的“锻造”人生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8 21:34: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薛文娟 点击: 评论:0

 

杨光宾在制作银饰 薛力沙摄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等苗族村寨,银饰制作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400余年前。这个地区的银匠高手甚多,制作出来的银饰造型精美,远近闻名。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光宾就是其中之一。

  杨光宾,1963年出生于贵州雷山西江控拜银匠世家,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因生活条件艰苦,两个哥哥很早就参军入伍,杨光宾便成为家中唯一子承父业的银匠师傅。或许在银饰制作的火塘边和敲打声中长大的原因,杨光宾从小就对银饰制作有着特殊的感觉,六、七岁就给父亲打帮手,对苗族银饰的纹样、图案、造型等很早就烂熟于心。13岁正式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仅一年时间便出师。“尽管正式学习只有一年时间,但对各类银饰的制作我在心里早已打了千万遍。”杨光宾对笔者说。之后,杨光宾除农忙时回家务农外其余时间都在外乡以打银为生,数十年走遍了贵州雷山县的各个苗族村寨以及广西、湖南等地。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银匠首先要把熔炼过的白银经过反复锤打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利用压、錾刻、镂等工艺,制作出精美纹样,再焊接或编织成型。一件银饰需要经过近30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最难把握的是錾刻与焊接。錾刻的掌握全凭手上的感觉,用力过大容易将银片錾通,力道不够又不能将纹理的层次感突显,这是检验一个银匠师傅技艺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焊接时火候过大会造成某个局部熔化掉,这样,前期的制作就功亏一篑。火候过小则焊接不牢靠,造型不稳定,容易被损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杨光宾掌握了一套十分娴熟的银饰制作技艺:一只纽扣大小的吊坠,他通过锻打、拉丝、编结、焊接制作成双面镂空的铜鼓造型,极为精致;一块银锭经他的手反复锤打,可以变得细如发丝,再经他的手编制成一只栩栩如生、振翅欲飞的蝴蝶,做工之精细,造型之巧妙,精湛的技艺由此可见一斑。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运用传统的手工制作,30多道工序在他手里游刃有余,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经杨光宾制作出来的饰品造型美观,纹理清晰,设计巧妙,做工精细,深受苗族同胞的喜爱。


杨光宾银饰作品

  苗族银饰的造型虽然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但每件作品在设计理念和细节的处理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变化。杨光宾通过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不断积累,从苗族蜡染和刺绣中寻找灵感,巧妙地将各种图案结合到一起,运用自己独特的技艺,使制作出来的饰品与众不同。他历时一个月制作的“苗族银饰花冠”由66朵花、51个花蕾吊穗、12个骑马武士、6只蝴蝶、6只“修妞”(苗族最大的神)、13只吉祥鸟、12条苗龙及正中央脊宇鸟组合而成,这些图案都是杨光宾根据苗族古歌传说中的故事加以创作的。该作品荣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另外还有两套作品“苗龙系列”和“编丝手镯”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0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如今,很多银匠已经抛弃了苗族传统纹样,而采用一些现代纹样。还有的人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以锌白铜镀银作为“银饰”投入市场,以假乱真,同时还采用模具冲床机械化批量生产,使苗族银饰失去了手工艺术的天然质朴之美,这也是杨光宾所担忧的,他害怕将来市场上到处充斥着非手工制作的苗银。为此,他一直以纯银为原材料且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同时坚持使用本民族传统纹样,他说:“别人怎样做我管不了,我只坚持我的!成本再高、花的功夫再多我也要坚持以纯银和真功夫打造。我不能让人们由此认为我们苗族银饰是假的!现在国家重视我们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实际上看重的就是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丢掉了手艺,我们的银饰就不值钱了!”

  控拜村的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杨光宾对自己的手艺却从不保留,从艺30多年来培育了30余个徒弟。但是对于传承这门技艺的前景,杨光宾深表忧虑:“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学习这些手艺,都选择外出打拼寻找自己的天空,如果只是指望自己的子女或本家族弟子来学,会影响这门手艺的发展和传承。”

  为此,他出资自办了苗族银饰传承工作室,带了10余名徒弟。在这里,徒弟们可以边学边干,杨光宾随时指导,并亲手制作示范,徒弟们通过直观地学习和临摹,能够很快地掌握银饰打造的技术。杨光宾教徒弟都是倾其所有,从不保留,他说:“徒弟们技术好了,说明我这个师傅技术过硬,会教,教得好。”杨光宾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放弃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帮助父亲打理事务。杨光宾对此很欣慰。(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薛文娟)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