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物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传承人|绣一副美景 绘一个故事——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代表性传承人龙令香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09-30 14:43:4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王道东 康莉 杨光洪 点击: 评论:0

 纺纱机如水车般旋转,织布机在穿梭中织成一幅幅美丽的侗锦。2018年9月24日,笔者来到锦屏县平秋镇,走进龙令香的刺绣坊,看到一幅正在劳动的美景。

 

 

“刚刚得到消息,今年我成功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代表性传承人,非常高兴。”龙令香说,“不久前,著名作家冯骥才来到锦屏县九寨侗族文化博物馆考察,了解侗族刺绣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情况,给我们很大鼓励。”

从13岁起,龙令香便师从奶奶和母亲学习传统的侗族纺织和刺绣技艺,并通过纺织、浸染侗家土布,缝制侗族民族服装、制作民族工艺品补贴家用。

“我跟随婆婆、奶奶、母亲学习,她们又向她们的外婆学习,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龙令香说,“我第一次绣的是月光盘,卖了两元钱。那时的两元,很值钱了,能买不少东西。这件事,让我觉得靠刺绣也能养活自己,刺绣的积极性更高了。”

当年在林场植树造林,休息时,龙令香抢着时间绣花,平时砍柴、割草、打猪菜等空隙,她也挤着时间“绣几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刺绣技艺的学习之中。

黔东南侗族北部方言区盘轴滚边绣是九寨地区古老的民族技艺,以优美的线条、富有立体感的图案在刺绣行业中取胜。其造型、工艺、色彩、构图、针法有显明的特征,在黔东南刺绣大花园中独具特色。

龙令香13岁学刺绣,技术进步很快,16岁已能独立做出衣服。她制作的《九寨背带》、《九寨侗服》、《九寨花钩鞋》、《龙凤披肩》、《九寨腰带》、《蝴蝶花带》、《双凤朝阳》、《双凤葫芦》等一批刺绣作品,美轮美奂。她制作的结婚背带,引得准备结婚的青年人争相来买。

2017年9月,一位泰国客人看了她的刺绣作品后,当即向她要了5万元的衣服,加上附带的银饰,让龙令香一共卖得7万元。

2005年,龙令香开办了一家刺绣作坊,名字就叫作“侗女香刺绣坊”,带动20余人参与。

依托刺绣作坊,龙令香与绣娘们一起承接民间侗家小儿背带、侗家少女服饰、绣花鞋等刺绣产品的加工。前些年,她们卖了很多背带,有些更卖出了每条13050元的价格。

“我们的刺绣比较复杂,需要做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制作一件完整的侗族刺绣精品往往要花一两年时间。”龙令香说。

衣服、背带,时髦的香包、笔记本、芭比娃娃……在龙令香的店子里,各种刺绣产品琳琅满目。刺绣上象征吉祥的麒麟、龙、凤、鸳鸯、喜鹊、燕子、游鱼、桃子、石榴、松柏、绿竹等图案,活灵活现。

绣一幅图就是绘一个故事,在每一幅刺绣图案里都有一个故事。60多种图案的来历,龙令香如数家珍。

“葫芦、蝴蝶、鸟、月亮盘,都有故事。”龙令香说,远古的时候,有一对双胞胎在娘身上就会和娘对话。娘告诉她们,“你们出来的时候,要走到三岔路口,那里的大户人家,可让你们活下来”,等这两姐妹出生后,她们的爹娘没多久就去世了。

两姐妹遵照娘的嘱咐,走到三岔路口,遇到一位仙人。这仙人送给她们一粒葫芦籽,并让她们把葫芦籽种下去。她们依照仙人的吩咐,真把葫芦籽种在了地里。种子第一天就发了芽,第二天便长出了藤,第三天更结出了瓜,且瓜越长越大。瓜长成后,天上突然下起大雨,下了七天七夜,泛滥的洪水把江河湖海都淹没了。姐妹俩躲进葫芦里,随着水位的上涨而上升。也不知过了多久,水终于退了,一只鸟飞来抓起葫芦,将葫芦拉到岸边,后来蝴蝶也飞来帮忙。于是这两姊妹最后得救,没有被洪水冲走。

龙令香说:“这个故事就是刺绣里葫芦、鸟、蝴蝶等图案的来源。”

龙令香的故事说不完,绣花绣不完。谈起月光盘,她说,“侗家人是在月亮上的一棵名叫桫椤的树下学刺绣……”

刺绣需要走进市场,才能变现价值。去年龙令香组建的侗族刺绣协会一共销售了60万元的产品,人均增收2万元。

今年初,龙令香就接到两个电话,有人以每根16800元的价格向她订购了两根背带。这是一笔大生意,令她有得有失。“得”的是实现了“开门红”;“失”的是由于刺绣的耗时、耗力,做出一件好产品很不容易,这样卖了很可惜。

“我们尝试以服装、背包、枕头等产品来打开市场。”龙令香说。

在商务、非遗等部门的帮助下,今年龙令香参加了在凯里举办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展会中,发生了一件趣事。一位美丽的外国姑娘走到龙令香的展位,用英语向她打招呼,见到展位上摆放的刺绣做的笔记本后,毫不犹豫地掏出600元,买了下来。

时下,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学刺绣、懂刺绣的人愈发少了,龙令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找来黄玉娥、刘玉信等9个徒弟,毫不保留、倾囊相授。

如今黄玉娥等人也跟着做针线活,每人每月可以得到1500至1800元的收入。

“刺绣是祖先留下的技艺,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丢掉。我的孩子都上大学了,我姑娘偶尔也跟着学,会绣一些简单的帕子。现在我的外甥女跟着我学织布、学绣花,一些基本的技能她都学会了。我要把技术一代代地传下去。”龙令香说。

 

作者:王道东、康莉、杨光洪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黔东南州非遗中心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