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物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传统非遗“龙” 舞出新气韵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3-15 14:41:1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李慧敏、蔡甜甜 点击: 评论:0

老中青三代非遗传承人分享“守艺”故事——

传统非遗“龙” 舞出新气韵

  编者按

  龙年春节,各地纷纷举办舞龙、绘龙、赏龙灯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与龙相关的非遗“火”了起来,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如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本期特邀老中青三代非遗传承人讲述他们的“守艺”故事,在历史源流中守望文化乡愁,在时代气韵里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绽放的新光芒和中华文明激扬的新活力。

传统非遗“龙” 舞出新气韵

在浙江杭州的西湖迎春花展上,民间艺人在制作龙形糖画。新华社发

传统非遗“龙” 舞出新气韵

在江苏南通一个非遗市集上,小朋友被面塑“舞龙”吸引。新华社发

传统非遗“龙” 舞出新气韵

在福建晋江东石镇潘山村,潘山庙宇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郑鲍淑展示龙纹手稿。新华社发

传统非遗“龙” 舞出新气韵

贵州石阡县,人们在仡佬毛龙节上观看舞龙大赛。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舞出振兴发展新活力

讲述人:陕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安康火龙省级非遗传承人 鲁宗奇

  安康火龙是汉滨先民薪火相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已流传300余年。舞龙者在烟火中辗转腾挪,场面十分惊险刺激,既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展现了安康汉子不畏艰险的生命活力。我从小就跟着大人学舞火龙,并渐渐地爱上了这种艺术形式。

  2016年1月,安康火龙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我觉得,要让火龙更好扮靓人们生活,还得依托民俗特色,闯出一条致富路。

  首先是解决资金问题。舞火龙,工资低了召集不齐人,不经常训练技术就得不到提高,更别提创新了。同时,舞火龙要求“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行”,需要舞龙者年富力强。如何吸引到更多青年舞龙者成为一道难题。一时间,经费紧、人难寻,让传承工作举步维艰。

  顶着重重压力,我们引入投资,建起陕南民俗第一村——鲁家村。专门修建了火龙广场,建设了火龙旋转喷火花台、龙文化展示馆、非遗作坊一条街等旅游休闲景点,利用文旅收入来支付舞龙者的学习表演费用。同时,还在鲁家村培养了一批青少年队伍,组建起鲁家村安康火龙表演团队。

  如今,安康火龙成了鲁家村文旅业的金字招牌,形成了“一条龙”式的产业链,不光解决了村民就近务工就业,还带动了地方发展。鲁家村的火龙由村里手工匠人编制而成,舞龙队伍由村里的十几名男青年组成。今年春节期间,安康火龙在附近村落进行巡演,震撼的表演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如今,我们正探索融入更多时代元素,让安康火龙舞出时代之姿,展现振兴发展新活力。

乐清龙档“游”进千家万户

讲述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档(乐清龙档)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 黄北

  每年正月,在温州乐清西乡一带,每个村最隆重的场景莫过于龙档出游。流光溢彩的龙档穿过街巷,热闹非凡。

  我的祖辈都是木雕好手,他们最擅长做乐清龙档,传到我这里已是第四代。

  乐清龙档汇集了浮雕、圆雕、透雕、镂雕,以及油漆、贴金、彩绘、竹编、刺绣等多门工艺,工序繁复。刚开始制作龙档,是父亲定好设计思路,比如龙档长度、故事场景数量、亭台楼阁数量等,我来制作局部零部件。熟练后,我就参与整体设计和制作。

  如今,我们配合更加默契:确定制作题材后,由我绘图,一直改到我们都认可后便开工制作。当一个个部件被雕刻出来,一点点拼装成形,然后整条龙档制作完成时,我们会高兴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些年,我们父子合作制作了近30条龙档,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做的那条。当时,我们制作了一条长35米、以朱红漆为底色的贴金描彩龙档,上面雕刻了“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等100多个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经典场景,700多个人物,花费1000多个工时。这条龙档不仅参加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还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此外,它还曾“游”出国门,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

  随着时代进步,我也在不断探索龙档制作的创新方式和改进方向。比如,改用微型电机驱动“亭台楼阁”中的人物活动,在龙档档身、“亭台楼阁”的檐口和“栏杆”上装饰霓虹灯等,这些改变不只让龙档变得更好看,也更便于操作。

  传统的龙档“体型”较大。为了让它“游”进更多普通人家,我们在尺寸上做减法。我们制作的黄杨木雕龙档,体积比传统龙档小了一半。我们还设计了3.1米长的迷你龙档,盘起来只有1米左右,可以摆放在家中或者办公室。龙档上的零部件还被做成摆件,可以放在桌边随时观赏把玩。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父亲常说,要让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这门技艺。如今,手握接力棒的我,要用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乐清龙档“游”进千家万户。

传承的力量生生不息

讲述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河南焦作市级非遗传承人 毋苏浩

  每年春节和火神庙会期间,我家乡都要把龙、凤等象征吉祥的动植物形象制成花灯举行活动。其中,龙凤灯舞最出名。

  据说,清道光六年(1826年),龙灯传人毋黑旦,根据“丹凤朝阳、龙凤呈祥”等民间传说,将“凤灯舞”大胆融入“龙灯舞”,在那年的大耍灯中赢得了耍灯魁首。自此,苏家作龙凤灯舞名声大噪。

  龙凤灯舞凝聚着我们苏家作村的集体记忆,我总听曾祖母讲,村上任何一个节日和集会,都少不了耍龙凤灯。我爷爷毋启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家作龙凤灯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龙凤灯年年换行头,筹款没有分配,也不摊派,各家根据日子的宽窄,捐多捐少全凭自愿。爷爷宁愿自己生活节俭点,也要多省下些钱捐给龙凤灯,让这门技艺传下去。

  爷爷总是为发展传承龙凤灯舞积极奔走。他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挤时间找场地排练,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想方设法召集村里的青壮年参加舞灯,手把手示范,不厌其烦地给年轻人传授。在他的努力下,表演队伍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人。

  如今,爷爷快80岁了,没办法再像之前那样,走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大家舞龙耍灯了。不过,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作为90后的我,也加入了龙凤灯舞的大家庭,现在是红龙队的龙头。在今年的龙凤集上,我和队友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化身气势磅礴的彩龙,昂首摆尾、蜿蜒升腾,获得了现场观众的接连喝彩。

  爷爷很高兴,因为我扛起了龙头,更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龙凤灯舞,使得传承的力量绵延向前、生生不息。

让“小白龙”飞得更高远

讲述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信俗(小白龙信俗)上海市级非遗传承人 夏懿峰

  《金山县志》(乾隆版)记载:“在秦山阴,明成化间,大雨震霆,云中龙见,有白蛟自洞腾空而去。”“白龙吐水”的故事在秦山一带的干巷、张堰等地广为传播。《干巷乡志》载,清宣统三年网船埭村民传承祈求白龙显灵吐水的活动与习俗,组织舞龙队,集资从苏州买回白绸,绘上龙鳞作龙衣,请苏州艺人扎制成小白龙,“吕巷小白龙”由此得名。

  “小白龙信俗”是吕巷民间百姓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而形成的民间活动,在各大节庆活动中,人们吃小白龙糕、剪白龙图纸已成常态。

  吕巷小白龙以竹条、竹丝、竹竿制成龙头和龙身框架,用秧绳将龙头与每节龙身连接,将白绸布制成的龙衣包上即成。舞龙时配有龙珠、长凳、高台等道具,舞者根据锣鼓节奏快慢调出各种舞龙套式,有过桥调、座调、困调、登天路等10种调法相连贯。

  我学习舞龙将近20年了,一直在做与小白龙文化相关的传承和推广工作。例如,组建第五代吕巷镇舞龙队,带领舞龙队参与各类展示展演等。

  2021年,“小白龙信俗”成功跻身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成立了小白龙信俗保护传承工作室,每个星期组织全镇各村、企事业单位中青年进行授课和舞龙技艺培训,每年开展“一村一龙”展演,在重要节庆和活动中参与演出,将非遗文化不断延续传承下去。

  今年元宵节,来自吕巷镇12个村居的舞龙队争相斗艳,带来了龙灯舞、金龙舞、土龙舞等形式的舞龙表演,现场热闹欢腾、其乐融融。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持续办好农历三月初三“小白龙信俗”传统民俗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小白龙的魅力和风采;此外,我们还搜集、整理和挖掘有关小白龙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资料,编撰出版“小白龙信俗”项目丛书,让翻飞祈福的小白龙飞得更高更远。火龙越舞越火

讲述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舞(铜梁龙舞)重庆市级非遗(铜梁火龙)传承人 李诗敏

  我属龙,今年72岁。父亲李福舟是玩耍火龙的老艺人,我十几岁开始就跟着他学习耍龙技艺。以前的火龙和现在这种铁水流星、龙身喷火不一样。龙身是用篾条编的一个个圈串起来的,龙背篼里装着碗,里面是燃烧的油纸捻。那时候打的铁水规模很小,还有竹筒打的“干花”,气势远比不上现在。

  20世纪90年代,镇上要成立火龙队,推选我当队长,我思考着怎么才能把伴随舞龙的铁水打得更好看。火龙的火,来自用铁水打出的火花。我创新改造了炉子,用鼓风机代替了人力。掌握铁水的温度是个技术活:温度低了,在空中散不开;温度高了,火焰效果又不好。只有打出来的铁水是亮的,才能既好看又不容易烫到人。

  烧出了合格的铁水还不够,打出漫天的火花才是关键。对于手艺人来说,必须掌握好节奏,配合音乐,观察舞龙队伍的造型变化,出手不能犹豫,这样才能在呈现最佳效果的同时,保护好舞龙队员不被铁花烫伤。这很考验铁水师傅和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为了让舞火龙从过去粗犷的形式变为观赏性更强的民间艺术形式,我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在传统龙舞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尝试加入火流星表演。一根长绳系着两个燃烧的铁篓,里面的燃料是青杠炭,挥舞时要控制好力度,才能让旋转的弧度恰到好处。火流星表演有一定的杂耍成分,也给火龙正式出场烘托了气氛,让观众一下子兴奋起来。

  今年是龙年,从春节前我就一直带着队伍在贵州、四川等地表演。很多年轻人看了表演后都表示想学习舞火龙。

  过完大年,我就回到镇里。每天给高楼小学的学生上课,专门教孩子们练习舞龙和铁水金花的基本功。看着娃娃们清澈的眼神,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一直教下去,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技艺保护好传承好。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张国圣、陆健、颜维琦、李洁、张哲浩、崔志坚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慧敏、蔡甜甜)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5日 07版)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传承人物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