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此次活动将持续至4月18日,来自中国黑龙江、贵州、新疆、内蒙古、海南等17个省(市、区)与东盟6个国家88项非遗项目,以及广西区内的27项非遗项目汇聚非遗周,323位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绿城南宁。
开幕式现场(冯革里 摄)
越南的藤编技艺、面塑制作技艺,缅甸的漆器制作工艺,泰国北部的陶瓷制作技艺,柬埔寨的面具制作技艺……当日,在中国—东盟非遗大集市上,一个个极具特色的摊位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现场还有广西侗族大歌、黑龙江伊玛堪与口弦琴、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等精彩路演,令人目不暇接。
越南面塑制作技艺展示
此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包括开幕活动、中国—东盟非遗大集市、中国—东盟非遗展演、中国—东盟非遗主题交流展示、中国—东盟非遗进校园成果展等,实现非遗保护多种形式的立体展示,搭建中国—东盟携手加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保护与传承的合作交流平台。
侗族大歌路演现场
活动期间,南宁市三街两巷、人民剧院、邕州剧场将上演中国—东盟表演艺术非遗联合展演,泰国孔剧《哈努曼追求苏潘曼查》《马诺拉祭祀舞》,越南官贺民歌《昨夜想念你》,中国的惠东渔歌《白丝丝》、洞庭渔歌《特特歌》、常德丝弦《新时代的新事多》,以及刀郎木卡姆、高山族拉手舞等非遗节目将陆续亮相,充分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灿烂多姿的优秀文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艺术家载歌载舞,交流艺术表演技艺,共享文化艺术的魅力,为市民游客带来艺术形式多样、文化内涵深厚的非遗盛宴。
游客参与其中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来,南宁市深入挖掘非遗资源,通过“文化走亲东盟行”等平台,有机整合文化资源,多方联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东盟各国特色非遗戏剧;邕剧、壮族刺绣等也集体走进东盟各国的社区、学校。(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莫曲拍摄)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