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点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 行业观点  
专访拳头游戏中国负责人林松:了解玩家,仍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20 23:48:22 来源:游戏研究社 作者: 点击: 评论:0

" 玩家体验优先 "。

 

在加入拳头游戏(Riot Games)之前,这家公司留给林松(Leo Lin)的印象是神秘的。

作为《英雄联盟》的开发商,拳头游戏一向 " 低调 ",很少主动走到台前。因此,当 2016 年拳头游戏第一次找到林松时,这位现任拳头游戏的全球移动业务发展总裁兼中国负责人,当时更多的只是了解《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却对这家公司本身知之甚少。

 


有趣的是,拳头游戏并没因此而怀疑他的热情。拳头面试的流程一直都以 " 长 " 著称,但也正是在这漫长的面试过程里,林松慢慢加深了他对拳头的认知,拳头人的热情和拳头的企业文化也渐渐感染了他。他对拳头的印象也从 " 神秘 ",转变成了 " 我一定要加入这家公司 "。

 

从 2017 年开始,正式加入拳头的林松,也开始了他对拳头游戏在中国一路发展的见证。

①特别的一年

2017 年对于拳头中国来说是特别的一年。

拳头旗下的当家游戏、也是彼时唯一的游戏《英雄联盟》,将在中国举办一年来最重要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如何把这场比赛办好、办出特色,对拳头中国来说无疑是一项考验。

最终他们提出的一个方案,是把决赛开到鸟巢里去。从结果来看,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到目前为止,S7 全球总决赛仍被誉为历年来最成功的 S 赛之一,降临在鸟巢体育场上空的远古巨龙,至今仍是许多玩家津津乐道的一幕。这场赛事不仅是《英雄联盟》史上的壮举,放在所有电竞赛事里,它的规模都是空前的。

 


但在当时来说,想把它落实的困难却不算少。

 

在沟通阶段,选用这样一个国家级体育场去举办一个电竞比赛项目,各方是有一些争议或保留的。像鸟巢这样的场馆主体,和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场馆的档期需要去协调、S 赛的日程能改动的空间也很小,再加上参与开场表演的周杰伦等艺人的时间安排,林林总总形成了一个很难捋出线头的线团。

而这只是为期一日的决赛中他们要面对的难题。整届 S7 全球总决赛,横跨国内多个城市举办,在沟通协调方面的困难数不胜数。现在回忆起来,林松仍然会将整个事情执行的挑战形容为 " 令人震惊 "。

好在重重的阻碍之后,这届赛事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 团结 ",林松总结说," 这是这场赛事办好的关键。"

他口中的团结,指的是拳头中国、拳头总部、以及腾讯团队的多方携手。他好几次都用了 " 战友 " 这个词,用来形容腾讯和拳头间的关系。

几个团队合作得就像一个团队,没有任何一个团队是在单打独斗。拳头总部和拳头中国主导赛事的制作和统筹,腾讯在不同城市的团队负责对接和落地,还有宣发团队的不遗余力。

" 如果没有腾讯多方团队的全力支持,整个赛事都很难办下来。" 这届赛事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对于国内玩家来说,那一年的遗憾也是难忘的。

 


S7 半决赛 RNG VS SKT,鏖战五局后憾负

 

②厚积薄发

在迈向决赛前的最后一步,两支国内俱乐部 RNG 和 WE 双双折戟在了半决赛,没能在数万现场观众的见证下向鸟巢发起冲击。

从 S3 到 S7,国内队伍在全球总决赛上的一次又一次失利,似乎已经让 LPL 观众对夺冠不再抱有那么大的希望——谁能知,此前的一切黑暗都成为了中国赛区迈向巅峰的基石。

时间跳转到 2018 年, 在 S8 这一年的各项国际赛事里,多年蛰伏后的 LPL 赛区整体迎来了大爆发,季中冠军赛、洲际赛、亚运会以及最后的全球总决赛,LPL 的俱乐部包揽了所有能拿到的冠军。国内《英雄联盟》的电竞成果,终于迎来了丰收的一年。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手和俱乐部的努力,能够捧起奖杯,他们是绝对的第一要素。

 

但在观众看不见的角落,拳头、腾讯和腾竞体育在背后的共同协力,也起到了孵化和支持的作用。作为联盟赛事生态的建立者,他们努力为选手们创造的环境终于初见成效。

比如 2017 年 LPL 开始的联盟化,就是为了让俱乐部能有更足的底气去为队伍投入,而不用担心降级丢掉名额。还有后来推动的主客场模式,选手的 " 工资帽 " 制度,都是在试图探索出一个更健康的商业模式,让俱乐部们也能寻求长线发展。

 


2017 年,LPL 开始了取消降级、席位招标的联盟化道路

 

至于成绩上的爆发,林松还是选择将电竞赛事归于一项体育赛事。既然是赛事,冠军的归属就同时存在它的必然性和它的偶然性。爆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爆发到来之前,积累就已经在慢慢生效。最终成绩的体现,其实更像是水到渠成。

S7 最后的结果固然令人遗憾,但两支队伍的惜败,仍然让人看到我们在实力上的差距其实已经很小了。所以 S8 的爆发到来时,所有人都感到了惊喜,但这种惊喜并不那么让人意外——无数个 " 一步之遥 ",已经在之前的岁月里被填平了。

从 S8 开始,后来的 LPL 再也不会对 " 能否夺冠 " 产生怀疑,也就诞生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全球总决赛冠军。

③ " 但电竞不一样 "

回顾拳头游戏和《英雄联盟》IP 的发展," 电竞 " 这两个字是最难剥离也最重要的元素。

曾经担任过腾竞体育联席 CEO 的林松,把电竞称作 " 某种意义上拳头的招牌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拳头就是通过电竞,他们也是靠着电竞,不断保持和深化着与玩家的联系。

只要是游戏,就必然存在着生命周期,不断有新玩家的加入,也会有老玩家的离开,这是无法避免的。林松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除了 " 生命周期很长 " 的《英雄联盟》,拳头仍然会从公司抗风险的角度去考虑开发更多产品。

 


十数年间《英雄联盟》已经变成了样貌更加 " 现代 " 的游戏

 

但电竞不一样。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起起伏伏的变化里,已经不玩这个游戏、或者没时间再玩游戏了。但他仍然可能对这个游戏的赛事感兴趣,能抽出一个晚上去看一场比赛。一代代玩家或许在不断轮换,但电竞仍然能把他们和拳头联系在一起。

因此,林松还把电竞称为他们和玩家间的 " 代际关系 "。只要这个和玩家间的纽带还在,可能一个人今天不玩他们的游戏了,但也许有一天他遇到另一个拳头推出的合适的游戏了,他还会回来;又或者有一天,他的儿子也会在他的影响下来玩拳头的游戏。他们希望电竞能长期陪伴玩家,建立一种情感联结,就像足球一样,也能在几代人之间传递下去。

而电竞作为一项体育赛事在国家和大众层面得到的更多认可,也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联结的强度。像今年下半年即将举行的亚运会,不管对拳头还是整个电竞行业来说,无疑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今年亚运会的《英雄联盟》国家集训队阵容相较 2018 年更为庞大

 

《英雄联盟》在腾讯的牵线帮助下,作为电竞大项下的一个运动项目,入选到了亚运会正赛中。拳头除了做好技术支持、赛制调整以及和亚洲各赛区沟通等工作外,还会为了赛事日程调整原本已有的年度赛事日程等。例如今年的全球总决赛,就会为了协调亚运会的时间,举办得比往年更晚一些。

而入选这种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无疑是电竞正规化的一大步,能和国家荣誉绑定到一起,也一定会进一步强化拳头强调的这种代际关系的传递。

而这种接力棒一样的关系,自然也不会局限在《英雄联盟》这一款游戏里。

④再一次搭建生态

2011 年瑞典的一个地下室里,当时规模还很小的 DreamHack 上,举办了一场因为临时起意而举行的《英雄联盟》赛事。这就是 S1 全球总决赛。当时的拳头可能怎么也没想到,多年后他们能把比赛办进鸟巢这样的国家级体育场,也能有幸成为亚运会的正式奖牌项目,并且建立一个由多款游戏构成的电竞生态体系。

完全不同于 MOBA 的战术射击游戏《无畏契约》(Valorant),就是他们交出的第一份答卷。虽然在国内才宣布将于 6 月开启内测,但《无畏契约》的国际赛事体系已经蔚为大观。

 


《无畏契约》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上观赛时长最多的电竞项目之一

 

作为一个电竞项目,拳头在《无畏契约》的经营上无疑汲取了很多运营《英雄联盟》时的养分。做好大众化工作,是林松看到的首要任务。

大众化是游戏的基础,在成为一个电竞项目前,《英雄联盟》和《无畏契约》都应该首先是一个让人喜欢玩的游戏。有了玩家基础,才能带动电竞赛事的热度,再反过来促进游戏发展形成闭环。

同时大众化也和职业化紧密相关。《英雄联盟》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它在大众化和职业化这两方面的出色成绩,包括大众赛事、校园赛事等二者兼具的部分都十分重要。在宣传方面,作为发行商的腾讯早期在国内的大力宣传,也是它迅速积累知名度和人气的重要原因。

同时《英雄联盟》站在整个行业生态去思考的模式,也十分值得《无畏契约》借鉴。他们办赛事办联盟,并不会只想着自己独大,而是会带大家一起玩。只有整个庞大的生态里,战队、选手、供应商、筹办商、开发商等等,各方一起协作共赢,整个行业才能良性发展。

 


《无畏契约》赛事和俱乐部的赞助商列表不乏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另外,《英雄联盟》国内和国际赛事的结合,也是《无畏契约》将会延续的成功模式。像 LPL 这样的国内赛事构成长期可持续的稳定体系,同时一年一度的国际型赛事又能把玩家的热情推向顶点,两条腿一起走路才能维持赛事的平衡和稳定。这同样离不开腾讯和腾竞体育这些拳头的战友们,在各方面对拳头的合作与支持。

当《无畏契约》的电竞属性立住了,那拳头从《英雄联盟》开始构建的与玩家间的代际关系自然将会变得更为多维和立体。而像这样的尝试,拳头其实早已开始,甚至蔓延到了游戏领域之外。

⑤从专一到多栖

2022 年 " 动画界奥斯卡 " 安妮奖的颁奖典礼上,《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以下简称《双城之战》)斩获了包括最佳剧集动画在内的 9 项大奖;同年的 " 游戏界奥斯卡 "TGA 上,《双城之战》再次获得了最佳游戏改编作品奖。

作为拳头在动画剧集上的首次尝试,《双城之战》一经推出再次成为了现象级作品。在国内,《双城之战》同样火爆的观影潮背后,还诞生了《孤勇者》这首风头无两的中文主题曲;在国外,由梦龙乐队和 JID 共同演唱的主题曲,同样也一跃成为了各大榜单上的热门歌曲。而这个现象,也不过是拳头这个 " 音乐公司 ",在音乐领域里开疆拓土的一个侧影。

 


在动画剧集和音乐上的不俗表现,让拳头似乎变成了一个泛娱乐公司。但他们很清楚,游戏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也是继续往上搭建泛娱乐的主轴。所以在游戏领域,拳头的尝试也一直没停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名字里带有 "Games" 的拳头都被调侃名不副实,旗下只有一款游戏。理论上来说,一个公司做大之后,一直把鸡蛋在一个篮子里是很不保险的,但拳头却死守着这个篮子很多年。林松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因为 " 玩家想要他们这样 "。

当年在《英雄联盟》初步成功后,拳头的创始人去玩家社区里开诚布公地提问,我们有 50 个工程师,你们是希望我们让其中一半去做新游戏,还是希望他们继续把《英雄联盟》打磨下去呢?当时的《英雄联盟》还很粗糙,所有玩家都选择了后者,于是才有了后来更加精良的游戏。

而现在,《英雄联盟》已经足够成熟,玩家们也深爱着整个世界观,也想尝试不同的游戏。于是拳头开始拓展英雄联盟宇宙,以此为基石做出了更多游戏。

其中有《英雄联盟:云顶之弈》《Legends of Runeterra》(LOR)这类策略游戏,《英雄联盟手游》这种把 LOL 带去移动端的新体验,还有《破败之王》《搜魔人》等授权给其他工作室开发的买断制单机游戏。

 


这其中《无畏契约》或许是个例外,但在立项之初,其实他们也考虑过把它建立在《英雄联盟》的世界观下。但如果继续沿用《英雄联盟》的设定,游戏类型之间的冲突就体现了出来。体型巨大的牛头或者体型过小的约德尔人,都对 FPS 的平衡设计有着不小的限制;就算只选出游戏里的人型角色,也很难为蔚这样的近战角色,找到射击游戏里的定位。

 

为了更好的 FPS 游戏体验,而不是为了套用《英雄联盟》IP 能免费带来的那些人气,最终拳头还是决定抛开一切限制,推出一个全新的 IP。对于新游戏来说,风险或许更大,但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对拳头游戏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

而除了已经来到玩家眼前的这些,还有《英雄联盟》IP 的 MMORPG、格斗游戏等已公布的游戏,另外据林松透露,还有几个已在稳步开发中的新项目。

曾经只有一款游戏的拳头,终于成长为了名副其实的带复数的 " 拳头游戏 ",一家在游戏的土壤上开花结果的多元娱乐公司。

⑥未来

" 玩家体验优先 ",是拳头一直在强调的理念。

可能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务虚,但谈话中林松反复强调,这确实就是他们公司最重要的准则之一。从几十人的小作坊,到现在全球性的大公司,这一直是拳头最吸引他的企业文化之一。

他们会继续做好已有的产品,也会不断根据玩家的需求,去探索新的东西,不管是游戏、音乐还是剧集。这当然一方面是出于市场考量,但更多是源于拳头 " 玩家体验优先 " 的信条。

考虑到玩家群体重心向移动市场的偏移,在未来五到十年,移动端游戏将会是拳头最重要的战场之一。身为拳头的全球移动业务发展总裁,林松也很清楚,不管是国内更成熟的移动游戏市场,还是腾讯等合作伙伴的支持,都是他们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玩家时的巨大优势。除了将现有 IP 产品移动化,未来也会推出更多 " 移动原生 " 产品,更好地服务移动端玩家。

而在已经布局多年的 PC 端主战场,他们同样不容懈怠,会继续经营好《英雄联盟》《无畏契约》等游戏,也会推出玩家们期盼多年、或者仍未公布的新游戏。

倾听玩家诉求,一直都被拳头摆在优先级很高的位置。这是我在这次谈话中反复听到的话,尽管有不少实例佐证,但我始终都感觉有些漂浮——直到在一个偏日常的问题里,我才终于有了实感:现在就算工作再怎么繁忙,林松每天仍然会抽出 3 到 5 个小时来玩游戏,《英雄联盟手游》《金铲铲之战》和《桃源深处有人家》是他最近玩得最多的几款。

而当我问到 " 你平时都是工作之余抽空玩吗?",他的回答则是," 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试图去了解玩家,仍然是拳头中国最重要的工作。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人物访谈 > 行业观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