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织造博物馆 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张 影
成为六朝文物守护人、学习非遗抖空竹技艺……近日,记者跟随“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苏南京,探访南京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等。在这里,发现博物馆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从3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先后建都于此。2014年,在六朝建康城城墙遗址基础上,六朝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反映六朝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六朝贵族的“专车”长什么样?六朝人用什么器物熨烫衣服?六朝人吃什么美食?跟随讲解员逛一次六朝博物馆,从衣食住行到名士风流,参观者对诗词中吟诵的“六朝旧事”渐有实感。
今年是六朝博物馆开馆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不断升温。他们不再囿于聆听者的身份,还参与到历史的讲述中来。在此背景下,六朝博物馆“六朝青”志愿者的招募竞争非常激烈,一岗难求。
六朝尚“青”,因此,六朝博物馆的志愿者名为“六朝青”,着青色服装穿梭于展厅之中。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介绍,博物馆还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小青莲”志愿服务项目。馆内每件重点文物旁都有一个守护者的牌子,“小青莲”只需要把一件文物的故事准确、生动地讲述出来,就能成为这件文物的专属守护人。
“近年来,六朝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文旅融合、跨界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试先行,每年举办社教活动近300场,推出19个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社会教育系列课程。”贺湘表示,未来还会考虑在博物馆开设“夜校”,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长江路上,建于江宁织造旧址之上的江宁织造博物馆,诉说着江宁织造的前世今生、南京云锦的绚丽多姿、红楼旧梦的缠绵悱恻。
“江宁织造”是清代专门织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机构,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沧桑历史。《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成长于江宁织造府内,因此,这里颇得红楼迷的喜爱。
《红楼梦》有着跨越国界的魅力。江宁织造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晨表示,《红楼梦》目前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国外有众多“粉丝”。博物馆为此组建了特殊的外籍志愿者团队,举办《红楼梦》主题品读活动,为国际友人提供多语种作品、分享感悟的平台。江宁织造博物馆活化利用《红楼梦》和南京云锦两大IP,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
“谁家九十九间半,直把秦淮烟雨收。”甘熙宅第是清代知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也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俗称“九十九间半”。
坐落于甘熙宅第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览展示南京市级以上非遗项目277项,利用馆内众多房屋,引入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南京云锦、南京绒花等20个特色非遗项目,以传承人工作室的方式,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空竹非遗传承人在这里亮出绝活,花样频出,令现场观众目不暇接。围观的一位小伙子跃跃欲试,在师父“右手重,左手轻”的指令中,兴奋地学起抖空竹。
“老师可以与广大观众零距离交流,这样就能起到活态传承的作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说,博物馆还会安排非遗传承人走进南京几十所学校传承非遗。据了解,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每年在馆内外开展非遗教学活动300多场,“500娃娃学非遗”等教学活动深受欢迎。“孩子们通过学习非遗,爱上了博物馆,爱上了传统文化。”刘媛之说。如今,南京民俗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南京非遗和民俗的“双博馆”。
博物馆关乎城市历史记忆留存,关乎文化遗产传承。南京现有备案博物馆77座,在打造“博物馆之城”的路上不断迈进。博物馆与公众的双向奔赴,进一步延伸了文化传承的根脉。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