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红色印迹、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在黔贵大地,一处处鲜活的文化遗存把“文化千岛”贵州点缀得更加绚烂,一座座博物馆矗立其中,镌刻多彩贵州人文气质,向人们述说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文化、习俗。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贵州各地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用“金属”代替普通丝线绣出来的衣服,到底是什么模样?5月14日,记者走进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三楼,从静静安放在展柜里的20世纪80年代“剑河柳川苗族女装”找到了答案。
“锡绣是全省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特殊工艺,采用金属锡来大面积装点服饰,其工艺过程相对复杂、技术性强、耗时长久。”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馆长胡祖艳介绍,一套完整的锡绣服饰需要2到3年时间方能完成,先要织染底布,再进行挑花,最后再以锡代线进行绣制。
据《苗族古歌》记载,大约在唐末宋初,苗族首次迁徙至剑河县境内,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锡绣服饰是剑河县境内最为独特的一种苗绣,已流传五六百年,其特征是使用金属“锡”来完成一件刺绣品,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可谓非常独特。
何超琼身穿剑河锡绣服饰拍摄杂志照片。
苗族有一个传统,家里有女儿,从其一出生开始,父母就开始请工匠为其准备嫁妆,有的还是父母自己亲自准备,嫁妆最主要的两部分是嫁衣和首饰。其中,准备一套完成的锡绣嫁衣和相关绣片,耗费时间很长。
胡祖艳告诉记者,锡绣的工艺精湛,国内很多博物馆都进行了收藏,它并不是一线绣成,而是要把锡填充到刺绣的空隙里,绣娘用剪刀将锡片剪下长约18厘米,宽约1毫米的细锡丝条,把细锡丝条拉直,在一针一扣一卡之间,完成无数个扣锡过程,之后按棉布上的图案周而复始进行,也就形成了所看到的锡锈制品。
银白色的锡丝绣在藏青色布料上尤为突出,不仅能让服装更为华丽,与苗族银饰相配度极高。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具有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闪耀”之美,且锡还具有不易氧化等特质,锡绣上规整的几何纹样充满神秘感,每一张锡绣片都如同一座“迷宫”,把苗族的历史藏于其中。
在胡祖艳看来,锡绣绣片上的花纹是一种人与自然严密的结构,苗家绣娘们用10多种锡绣纹传达着苗族的精神世界,它犹如“针线中的宇宙”,在绣娘们的巧手之下,将锡条交织在黑布上,似在黑暗中用手将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汇聚,并带入银河。
黔东南州作为全省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富集地之一,“一里不同俗,十里不同服”是这片土地上民族服饰的真实写照。走进博物馆内,还能看到其他精选的苗族支系、侗族、水族为主的民族服饰、银饰、刺绣等文物,各类服饰上的破线绣、锡绣、银饰制作等工艺,包含了黔东南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个保护点的代表,与展馆内“衣见黔彩”四个大字遥相呼应。
为增加游客的参观体验感,馆内还设置了3D打卡试衣镜,游客可通过手势控制,秒变各种少数民族美少女;馆内静坐,聆听一首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在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大合唱里感受2500年历史的穿越和沧桑,身临其境体验侗歌魅力。
此外,在助力各类传统少数民族工艺焕发“新活力”,助推非遗保护与传承等方面,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大力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对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非遗与文创产业融合的市场开拓等进行了有效尝试,有效激活了全州部分非遗手艺人的内在动力。
“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机遇,我们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创意产业的新路径,促进非遗的持续发展和传承,紧紧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博物馆+’系列上做研究,做文章。”胡祖艳说,下一步,博物馆将继续秉承“保护、传承、创新”的原则,不断挖掘和传承地区非遗,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