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常山战鼓近年来发展欣欣向荣,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能够进行表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是什么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今天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研究近年来常山战鼓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活态生存。
走南闯北地流动、大大小小的演出让更多人认识了常山战鼓,被它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这一民间艺术。同时,作为传承的主力军,正定常山战鼓的鼓手们,在演出中看到了这门艺术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有了传承的动力。
一句形象的比喻可以道出常山战鼓的传承现状——— 鱼在水里游,水欢鱼跃。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只有人民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才可能真正做到有效保护,如何让更多民众乐于接近、走近、热爱,进而保护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已摆在我们面前。”
如何让人们乐于接近、走近甚至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一谈到保护,人们习惯于先想到用各种宣传手段向人们展示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 收集各种资料,把文字、图片、影像放进博物馆供人参观,人们看到了一个个文化遗产完整的“标本”。但是,这种标本式的保护带给人们的只是概念和表面印象,缺乏生动的体现,也难以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亲近与如果逝去的痛惜。
保护,不是时空上凝固不变的保护,而是要使它活起来,活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当常山战鼓活跃在佳节庆典上,活跃在体育文艺各种盛会上、甚至活跃在我们身边一个小店的开业典礼上时,那铿锵的鼓声不就在向人们宣告着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存在吗?
同时,常山战鼓的成功传承也向人们证明了另一个事实:保持活态,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们劳作之余的自娱自乐。市场化的生存,让更多的人认可其艺术价值,能让这样的民间文化拓展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其实,放眼全国,市场化生存、活态保护的例子并不少见:在云南,凡是与民族文化和旅游市场密切相关的项目都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比如云南大理新华村高度发达的制银手艺,就得益于当地旅游业的带动,每户人家平均年收入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它的传承;濒临灭绝的东巴造纸和傣族造纸术也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找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前者已经在丽江古城中作为一种当地工艺品获得了一席之地,后者则通过蓬勃兴起的普洱茶产业,成为包裹茶饼最好的材料;而宣科领衔的纳西古乐更是在丽江古城扎下根来,通过固定演出焕发出无穷生机;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的海菜腔也都通过市场培养了大批后继者。
这些成功的例子,同常山战鼓一样,都在向人们证明一个道理:任何优秀的文化遗产,只有让它始终活在人们的生活里,才有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而市场化和产业化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办法之一,市场可以为文化换取价值、提供物质支持并培养大批的传承人。因此如何致力于民间艺术的活态开发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民间艺术都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文化都有常山战鼓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它们有的既缺少生存环境,又缺乏历史机遇,所流传区域太狭小,有的工艺复杂、造价高昂,有的曲高和寡。另外,对于发展势头良好、率先进入产业化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注意不要因为过度商业化而导致传统技艺变质和流失。
但这些都不能否定市场对文化传承的拓展和推动作用。只要我们在传承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持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纠正不良倾向,文化遗产就能获得更好的传承。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