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博物馆  
《东归·西迁》主题展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展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6-29 14:08:03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者: 赵相康 点击: 评论:0

  6月27日,由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再现“四个共同”重要论述历史文化场景主题展《东归·西迁》,在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4楼A、B厅开展。

1719538434937635.jpg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系统论述了“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刻揭示出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强大内生动力。

  展出现场,通过86件套精美文物展陈,将18世纪中叶锡伯族万里戍边的西迁之路与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的东归之路两大历史篇章娓娓道来。

1719538435189934.jpg

  18世纪60年代初,清代中央王朝为了巩固统一局面、维护西北边疆安全、发展社会经济,从全国各地陆续征召满洲、索伦、察哈尔、厄鲁特、锡伯等部族兵丁携眷到伊犁地区驻防屯垦。正是在西北边防需要的时候,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满、锡伯等民族的先民,创造了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西迁壮举。

1719538437802154.jpg

  因锡伯人彪悍忠义,善骑能战。乾隆二十九年(1764)农历四月,20岁—40岁、能骑善射、骁勇善战的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3275人,被拨往伊犁垦屯守边。按盛京将军的安排,锡伯官兵被分为两队,分别于四月初十和四月十九日启程西迁。从辽宁沈阳到新疆伊犁,路途相隔近万里。

  原定3年期限,但锡伯兵民只用了15个月就抵达目的地,竟是以接近“一路小跑的速度”,完成了万里西迁。此间,他们扶老携幼,过草地,穿戈壁,爬雪山,与缺粮饥饿、天寒地冷和瘟疫疾病抗争,是锡伯族不屈的信念支撑起这样一次万里征程。

1719538437399787.jpg

  东归——土尔扈特万里东归。

  土尔扈特为蒙古族卫拉特部的一支,从13世纪开始的四百余年里,逐水草迁徙,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左右到达人烟稀少、水草丰美且尚未被俄国控制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在此驻牧、繁衍生息。

1719538437792485.jpg

  1640年,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蒙古各部王公一次联合会议颁布了“蒙古—卫拉特法典”,作为包括土尔扈特在内所属各部共同遵守的典章制度,明确了对清代中央王朝的归顺关系。自从土尔扈特部来到伏尔加河畔,便受到俄国势力的排挤和压迫,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破釜沉舟,发动了反抗沙俄压迫的武装起义,也正式开启了东归祖国的壮举。

  17万土尔扈特部人举族东归,他们一路浴血,艰难跋涉,终于在1771年7月初“回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至此,归国的土尔扈特部仅剩人口7万左右。土尔扈特用巨大的民族牺牲书写了祖国认同的伟大精神和追求和平的荣光。

1719538434399733.jpg

  本展展览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经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25日,可免费观展。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博物馆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