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建啥样?一环、一带、九园、十二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2-02 23:07:11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作者:万建辉 吴忧 点击: 评论: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吴忧)去年12月底,位于武汉光谷龙泉山风景区的明楚王墓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意味着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步入建设阶段。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将建成啥样?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力争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顺利挂牌,初步规划将明楚王墓建设成为“一环、一带、九园、十二景”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格局。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效果图。龙泉山风景区供图

春节假期,前往武汉龙泉山风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龙泉山风景区管理处(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党支部书记王开祥介绍,龙泉山风景区以古墓群为基础,自然风光清秀,具有浓厚历史积淀。近年来随着文保工程的实施和园区环境改善,游客量显著提升,每年约有15万人次游览。目前主要以自然生态吸引人,下一步将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创工作为契机,建设具有明代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和功能齐备的游客中心;打造集中阐释遗产价值、展示可移动文物、开展学术交流及传播的专门场所;充分利用“考古+文物+生态”的叠加优势,建设“一环、一带、九园、十二景”。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图。龙泉山风景区供图

按照《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在龙泉山3平方公里的中央盆地内,将建设“一环、一带、九园、十二景”的主要框架。其中,一环指环山绿道;一带指古河道展示带;九园指明代九位楚王茔园,即“昭、庄、宪、康、靖、端、愍、恭、定”九位明楚王的茔园;十二景,即指龙泉山自汉至清留下的各类珍贵遗址,分别是含山楼、瑞芝堂、春露亭、秋风亭、寻乐斋、听松阁、紫萼园、莲花池、卧云馆、灵泉寺、岭头松、山溪水。

其中“一环”环山绿道已完成,是遗址公园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市民已可以在绿道上漫步,同时观赏到绿道两旁的九王陵园。“九园”现已开放昭园,庄、靖、愍、定四王茔园已列入下一步展示计划。

明楚昭王茔园俯瞰图。龙泉山风景区供图

王开祥说,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7平方公里左右,总思路是依托历史遗存突出明代武汉区域文化特色,立足自然禀赋展现生态之美,让文物保护成果与时代共进、为人民共享。让这一国家级公园规划与武汉新城、东湖高新区生态大走廊和环豹澥湖水上交通等区域规划相衔接,有潜力成为武汉市东南部文旅新地标。

目前,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机构正在积极筹划博物馆、游客中心等综合服务区的设计,打造具有明代风貌和地域特色的集中阐释遗产价值、展示可移动文物、开展学术交流及传播的专门场所,并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图(展示展览效果)。龙泉山风景区供图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可分为考古学术研究、遗址保护展示和配套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在考古学术研究方面,园方正在联系省市高校和考古机构,按照《明楚王墓考古工作计划》开展田野考古、学术研讨和论文出版。遗址保护展示方面,拟按照“一园一景”思路,恢复文化史迹和古河道展示带,在保护遗址的同时重点做好展示和利用工作,借助AR、VR技术增强互动数字体验感,打造“智慧公园”。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拟启动全球征集活动,就博物馆和游客中心设计方案进行全球征集,打造具有明代风貌和地域特色的集中阐释遗产价值、展示可移动文物、开展学术交流及传播的专门场所,并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因龙泉山风景区是成熟景区,一直都在对外运营,王开祥表示,将把配套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除恢复十二景外,还将疏通古河道,打造古河道展示带,以水路交通串联山水胜景,丰富景观层次,为游客提供多样式的游览感受。此外,还将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智慧票务、智慧游览、智慧游戏服务等。农耕、手工技艺体验区、考古研学课程、“吃行游娱”闭环一日游,未来也将成为明楚王墓遗址公园游览新项目。

王开祥守护明楚王墓40余年,对明楚王研究颇有心得,去年推出的“老王说藩王系列视频节目”收到网友好评,点击量突破150万人次。他表示,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就藩武昌为楚王,对此地风水大加赞赏,将龙泉山辟为陵园。至明朝灭亡的274年间,其子孙先后在陵园区修建了“昭、庄、宪、康、靖、端、愍、恭、定”共9座王墓,其建筑风格与北京明十三陵遥相呼应,随着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展开,武汉“北有盘龙城,南有九王寝”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格局将逐步成型。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