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丰惠孔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揭露唐代至民国时期遗迹30处。据悉,上虞丰惠孔庙遗址是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取得考古发掘资质证书后,完成的首个发掘项目。
绍兴上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虞舜时为“扬州之域”“舜支庶封地”,至夏帝少康时仍为“扬州之域”,属於越。丰惠镇,春秋时属越地,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直至1954年均为上虞县治所在,1954年县治迁至百官镇,县治历史长达1132年。
上虞丰惠孔庙又称“上虞县儒学”“上虞县学”“上虞学宫”“文庙”,当地居民习称为“孔庙”。其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该年曾做过越州知州的范仲淹请旨,仁宗皇帝诏谕“天下皆立学”,上虞也于此时设立学宫,始建年代在全国县一级行政区域中较早,且其位置在古县城的中心。今孔庙为右庙左学的建筑格局,右为孔庙,左为儒学,地表大部分拆除,尚存大成殿、泮池和泮桥。
2023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批准,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伍开始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至2024年1月底该项目野外发掘结束。本次发掘面积1250平方米,揭露唐代至民国时期遗迹30处,包括房屋建筑基址2处、墙基5处、桥基1处、排水设施8处、水井1口、灰坑5座、灰沟1条、河道3处、台基4处。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丰富,其中,小件1300余件,包含12通学宫残碑、瓦当和迦陵频伽等建筑构件、战国至明清时期瓷器、400余枚历代钱币、牛羊猪等动物骨骼遗存等。其他器物标本600余箱。
遗物发掘为绍兴历史提供了更多佐证,比如,大成门、泮桥、排水设施等遗迹呈现了宋元明清时期孔庙的建筑格局,实证了上虞县学千年建筑兴衰史,为研究我国古代学宫的建筑布局、县学祭孔礼制提供了新的材料;战国、汉六朝至唐代遗存延伸了丰惠古镇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为研究上虞古县城的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人地关系等提供了新的参考。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虞孔庙是绍兴市唯一现存大成殿的学宫建筑遗址,规模宏大,布局考究,等级较高,文脉赓续千年。本次考古厘清了发掘区域内地下文物埋藏状况,为上虞孔庙建筑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直接依据,也是浙江省内学宫建筑规范化考古发掘的首次尝试,为今后此类遗址的发掘及研究提供了借鉴。(邵雯/文 绍兴文旅/供图)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