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贵州考古破题“出圈”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8-31 14:04:39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赵相康 点击: 评论:0

招果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在大松山墓群发掘现场工作。

 

招果洞遗址出土的刮削器。

 

牛坡洞遗址陶器。

贵安大松山墓群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让贵州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再下一城,累积8次获此殊荣,也让偏居西南曾被认为“无古可考”的贵州破题“出圈”,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贵州的古老,有“实”为证。目前的考古发现证明,最迟距今30万年左右,就有古人类开始活动在今天的贵州省境,这里气候宜人、生态优越、洞穴四布,为古人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迄今为止,贵州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百余处。中科院院士裴文中教授认为,贵州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名列前茅的地区。

特色考古之路

伴随着十大考古成果评选,贵州考古热度空前。近年来,贵州在史前洞穴考古、流域考古、夜郎考古、土司考古、屯堡考古、冶金考古、扶贫考古、公众考古等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贵州考古努力推动以新成果、新课题“破浪”,以新探索、新开拓“出圈”,走出一条“特色专题考古”之路。

作为“特色专题考古”的典型代表,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与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招果洞遗址相继名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3处贵州史前洞穴遗址的考古发现,一度刷新了人们对史前文明的认知。

在流域考古专题中,发现了锦江流域、清水江流域、赤水河流域自旧石器至宋明时期的遗存,尤以先秦至汉晋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和典型。文化面貌沿河流的传播交流互鉴,体现贵州往四周发散的河流作为文化、经济、政治通道的作用所在。

土司考古是贵州“特色专题考古”的耀眼明星。遵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几乎囊括了中国考古的各类奖项。遵义海龙屯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发掘项目获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贵州遵义海龙囤城址及播州杨氏土司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新发现”。

夜郎考古专题则揭开了贵州历史的诸多谜题。去年,赫章可乐遗址启动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摸清了可乐遗址各类文化遗存家底,为可乐大遗址保护和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考古一张图”。

带着学术目标推进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贵州在配合水库、梯级电站以及沿河旅游公路建设工程中尤为突出,对流域文化面貌的系统认知,更是在这一专题考古中获得。配合基本建设开展的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等遗址的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考古热度空前

细数贵州的考古成就与历史文脉,近十年来,贵州几乎包揽了中国考古奖项大满贯。1项“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1项“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1项“世界文化遗产”、8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考古人用干劲、拼劲和闯劲,夯实了贵州文化自信的底气。

考古成果是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最好例证。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上唯一一颗距今165万年的茶籽化石就珍藏在贵州,这颗四球茶籽化石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几乎平息了世界上茶叶专家们对茶起源的争论。如今,贵州在不断扩展茶叶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与世界共享贵州好茶。据了解,2021年贵州茶叶出口总量5937.9吨,出口量、出口额增幅均为中国第一。

前不久,韩国《中央日报》在其刊发的《这里并不蛮荒 远古贵州“人气”很旺》文章中评价说,“历史的回声,正在今天的贵州大地上不断回响。”该文章除发布在《中央日报》及其官网上,还发布在Special Times、韩国biz、韩中21经济网等韩国主流媒体,总曝光量近300万。

打开搜索网站,输入关键词“贵州考古”,全网搜索结果达到5190万条,各种形式多样的报道和相关咨询被检索出来。不仅得益于贵州突出的考古成就,还有各种别开生面的讲座和公教活动;不仅激活了大众对贵州考古的好奇和热情,还助推了贵州考古热度的攀升。

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看来,历史脉络逐渐厘清的贵州,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网红”。

从考古到旅游

近年来,国内持续发酵的“文博热”,让以考古遗址和博物馆这一具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旅游备受青睐。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贵州考古成果正逐渐转化成为文化旅游场景,成为贵州奋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注脚。

在贵州荣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考古遗址中,海龙屯在保护和利用上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对公众开放的“旅游目的地”。海龙囤在发掘过程中,就进行过形式多样、旷日持久的公众考古的探索,曾有学者称其为“公众考古的典范”。

考古领队李飞个人所撰写的海龙屯考古手记,在媒体持续发布了36篇,考古工地的开放和各种深入浅出的考古讲述更是常态。2015年7月,海龙屯跻身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贵州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海龙屯已经成为众多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

“社会使命一直被考古人视为己任。”周必素认为,新时期的考古工作,已经不仅仅是象牙塔的学术任务。对考古发掘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和成果发布,对遗址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将成果奉献给研究人群和社会大众,让遗址公园助力贵州文旅产业发展,才算是圆满地完成了考古的全过程。

从贵州当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8处考古遗址中不难看出,无论是贵州已有的考古成果,还是公众考古的要求,抑或是文旅融合的大势,跟随考古遗迹穿越古今发现精彩贵州的旅游新体验,必将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新尝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图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