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历史文献记裁,夜郎国始于战国(确切年代尚不可考)、止于西汉中期,延续近四百年历史。其主要活动范围,大致在今天的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夜郎国是当时西南地区势力最为强大的地方王国之一,“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在其存续的数百年问,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贵州考古工作者通过数十年的田野追寻,已在贵州西部的毕节、六盘水和黔西南等地区发现数十处夜郎时期文化遗址,其中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和普安铜鼓山等遗址进行过多次发掘,为探讨夜郎文化、破解千古夜郎迷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有关夜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生产和生活面貌都基本一致。这一区域,极有可能就是夜郎国的核心区之一。
赫章可乐遗址
可乐遗址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政府所在地山间坝子中。1960年11月至1961年1月,贵州省博物馆在可乐粮管所遗址西侧的官山、园田和中寨等地,发掘了7座被当地人称为“徭人堡”的东汉土坑墓和砖室墓。出土各类文物40余件和钱币140多枚,并出土大量车马、人物等画像砖。
可乐夜郎时期墓地发掘现场
1976年至1978年,贵州省博物馆组成“可乐汉墓发掘队”进驻可乐,在可乐河北侧的老医院、赫章三中,营盘、燕家坪子、马家包包等地清理汉墓39座。同时在可乐河南侧的锅落包等地发现并清理了168座与汉墓大约同时的地方土著族群墓葬,清理出独特的“套头葬”,并出土地数百件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角器和铁器等,以青铜器数量最多最有地方特色,是贵州夜郎考古取得的重要新成果。
赫章可乐遗址出土铜带钩
“套头葬”是可乐墓地最为奇特的一种丧葬习俗,是指埋葬时将死者头部套入大型金属容器铜釜、铜鼓或铁釜中,目前这种葬俗在国内未见于其它地区,成为可乐文化最独特的标志。“套头葬”最早发现于1977。据统计,在1977年至1978年发掘的168座乙类墓中,可以明确肯定为“套头葬”墓的有20座。而在2000年清理的108座乙类墓中,除5座典型的“套头葬”墓外,还发现3座用铜洗垫在头下或盖在头部的奇特墓葬,这3座墓葬也应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套头葬”墓,这样在已公布资料的近300座墓葬中,共有套头葬或似套头葬墓30多座,占墓葬总数的10%以上,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可以肯定“套头葬”是可乐一种重要面特殊的葬俗。
赫章可乐遗址出土立虎套头铜釜
迄今为止,贵州文物考古部门已前后共10次对可乐发现的遗址和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夜郎地方族群和汉移民墓葬共374座,出土上千件陶器、青铜器、铁器、金银器、漆器、玉石器和骨器等文物,其中2000年进行的第九次发掘成果还荣获“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赫章可乐遗址出土画像砖
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不断找寻,目前在可乐近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发现古夜郎民族和汉民族的居住遗址、墓地和手工作坊遗址近20处,成为贵州境内战国秦汉时期文物资源最丰厚的地区。
铜枘铁短剑
可乐丰厚的地下文物遗存在探讨夜郎文明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可乐遗址保护规划(2006~2020年)》评价“可乐遗址是贵州地区遗址规模最大、遗存内容最丰富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遗址,是汉王朝势力进入滇东黔西前古夜郎国的重要邑聚,又是这一地区纳入汉王朝版图后的汉朝中央政府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城址。它为探索古代夜郎的历史,为考察云贵高原战国秦汉时期文化的演进和中原化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威宁中水墓地遗址
中水墓地(局部)
中水墓地位于云贵两省交界处的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中水镇新街村。1977年冬天,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的何凤桐先生在中水南端的梨园一带征集到数十件青铜器。1978年、1979年和2004年,贵州文物考古部门对中水墓地进行了三次发掘,共清理战国早期至东汉时期墓葬15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出土物特别是陶器器形独特,具有显著地域特色,成为我省继赫章可乐取得的夜郎考古重要成果。
威宁中水遗址出土“日利八千万”铭鱼形带钩
威宁中水遗址出土刻划符号陶瓶
中水墓地包括红营盘和银子坛(早年叫梨园)两个相对独立的墓区,红营盘墓区位于东侧,共清理墓葬26座,全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圹狭长。随葬品少,种类单一。一座墓只随葬一至二件陶器或铜器,陶器一般放置在头端,铜兵器和装饰器放置在生前佩带部位。
威宁中水遗址出土柳叶形铜剑
威宁中水遗址出土镂空陶豆
银子坛墓地位于红营盘墓地的西南侧,相距约400米。共清理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30余座,包括单人一次葬和多人二次合葬。单人一次葬葬式多为仰身,上肢和下肢摆放富于变化。上肢有直肢、内屈于胸、交叉等多种情况;下肢有直放和交叉等情况。多人二次合葬一墓内所葬个体在2~5人之间,并出现将颅骨置放在肢骨之上的捡骨二次葬现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墓地中还发现20座墓葬墓圹短小、入葬者的骨骼纤细,较明显是儿童墓葬。
威宁中水遗址出土牛头形带钩
威宁中水遗址出土蛇头形剑
银子坛墓地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铜器和铁器等。陶器主要是罐、瓶、豆组合,在相当多的陶罐、陶豆口沿内侧和陶瓶腹部,发现形态各异的刻划符号。青铜器有容器、兵器、生产工具和装饰器等。从出土物盾,部分墓葬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滇文化器物。晚期墓葬汉文化因素增多,出土有西汉五铢钱等。墓地测年距今2500至2000年,其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期至西汉。
普安铜鼓山遗址
发掘中的铜鼓山遗址(2002年)
铜鼓山遗址位于黔西南州普安县城南45公里的青山镇营盘村铜鼓山山顶,因山体浑圆似铜鼓而得名。遗址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已发掘2000余平方米。
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戈模
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剑身范
1977年底至1978年初,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在普安青山进行考古调查,通过青山区废品回收站捡拾到的靴形铜钺、一字格曲刃铜剑等文物线索发现了铜鼓山遗址。1979年省博物馆派人进行复查并在遗址西北角开挖4×2米探沟一条,出土铜、石、骨和陶器等遗物。1980年10月至12月,省博物馆考古队对遗址北半部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1519平方米。2002年3至5月,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又对其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
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陶坩埚
清理的遗迹较多,包括零散柱洞300余个,房址4座,灶4个,陶窑1座,灰坑11个。出土遗物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角器、铁器和大量铸造青铜器的范、模等1000余件。陶器多夹砂,陶色主要是褐色,其中以红褐色和黄褐色为最多,器表主要装饰绳纹。器物主要以卷沿和折沿的罐类为主,流行圆底器,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的陶支座。从出土器物观察,铜鼓山遗址年代与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大致同时,在战国中晚期至东汉早期。
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铜钺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冶铸资料,有石质和陶质的范、模、陶坩埚、支座和细小青铜雕刻工具等,其中范、模近百件,有剑茎内模与外范、剑身范、戈范、钺范、镞范、铃范、鱼沟范等,部分范模浇口明显,周边一圈冶铸痕,许多范上还残留有铜锈。陶坩埚多残件,器体小,圆底,胎厚,底胎厚近2厘米。是保存较好的一处夜郎时期青铜冶铸遗址。
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一字格曲刃铜剑
鱼钩范
铜鼓山遗址表明夜郎族群已掌握较高的青铜冶铸工艺,出土的内端饰三人牵手图案的无胡铜戈、一字格曲刃铜剑等在贵州黔西南、广西西北部、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皆有发现,而铸造这类铜器的范模在铜鼓山遗址出土,可见铜鼓山遗址的产品流通范围是相当宽广的。
图/文资料由贵州省博物馆提供
来源:贵州画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