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笙乡台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3-28 15:50:56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国生 点击: 评论:0

      从江县西南黔桂边界的连绵群山中,有一座海拨1100余米的大山,站在山顶上俯瞰,广西的洞头、岑怀、羊边和贵州斗里镇的台里、牙里、岑偶、乌合、摆本八个村寨尽收眼底,所以人们叫它八面山。这些寨子中,有苗寨,有瑶寨,也有壮寨,其中,台里苗寨是最大的寨子,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台里以其族群姓氏的包容共生,芦笙文化的多姿多彩,民风民俗的敦厚淳朴而享誉边界地区。

  台里,苗名称为“虾得”,由岩寨、摆拉、客寨、旧寨、高寨、高堆、杞塘、摆本、乌河、摆痛、高留12个自然寨组成,有724户3508人,是这个岭上所有寨子的总称。从远处看,陡峭挺拔的八面山山腰上有个难得的平台,后背是大山,前面是陡坡,宛如一张太师椅,台里就坐落在太师椅的坐垫上。

  走近台里,太师椅的坐垫并不是平的,而是由隆起的十几个山包组成,那些自然寨就散落在山包间,掩映在树木荫庇的坡垴旁。杆栏式的吊脚木楼与崭新气派的小洋房交相辉映,一幢幢,一间间,一排排,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活像一幅清奇淡雅的水墨画。传统质朴的木楼与现代气派的小洋房相互错杂,在淡朴与典雅中,让人感受到这个百年苗寨的独特魅力。那些千年古树静静地守护在村前寨后,俨整肃静,自然和谐,如长年累月地护着这个村落的卫兵。台里寨中小巷纵横交错,梯田弯曲盘桓,潺潺的水流穿过楼脚,给人以远离尘世的宁静与舒适。

 由于地势高拔,古井成了台里人最珍贵的水源,见证了这个苗寨的兴衰更迭。在台里的每一个自然寨,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古井,人类是逐水而居的,每一口古井都与寨子休戚与共。台里古井一般位于寨头,都会有大树荫庇,用光滑厚实的青石板砌成,清泉从岩层深处汩汩冒出,清凉甘甜,俨然天然矿泉。

  从台里村委会办公楼通往岩寨的田边有一口古井,这是台里最大的古井,人们叫它“客寨井”。先前是用石板覆盖,井台用大青石砌成。这口古井水源充足,常年清泉汩汩,从不干涸,水质澄澈透亮,远近的村民争相前来取水,成为全台里最受青睐的生命源泉。香港回归那年,寨上对其进行重新修缮,延伸了井台,拓宽了井内面积,加固了井盖,使其更美观更实用了。如今,台里人早已告别了肩挑背扛排队取水的历史,但人们对这口古井仍然眷恋有加,钟爱不减,只要有空,老人们仍要到井里取水,哪怕是在井边拉上几句家常,打几声招呼,或在田边抽一泡烟叶,乐此不疲。台里人相信古井古树都有灵性,人的吉凶祸福皆与大自然息息相关,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到古井边烧香烧纸,虔诚地祈求古井赐福纳祥,保护平安,古井已然深刻在台里人的内心深处,成了一代又一人的乡愁记忆。

  当人们行走乡村,站在百年古井旁,看四季更迭变幻,听絮叨家长里短,任轻风拂过古朴木楼,任溪水淌过村庄,身心已然放置于远去喧嚣的桃源世外。

  600多年前一个秋天,有个姓潘名叫老得的人,从湖南一个叫潘老厂的地方,一路向西,最后辗转来到一座大山下难得一见丘陵上。真是个生活的好地方!潘老得决定在这里定居,开拓这片土地,这便是今天的台里。潘老得就是台里潘氏的先祖,他决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寨子——“得”,又因他属于苗族三大支系中的“虾”支系,所以,为标注自己的族源,便将这个寨子称为“虾得”。解放后,政府给虾得一个正式的汉名——台里,“台”源自“虾得”的“得”的近音,而“里”则是南部古老寨子的通称。若干年后,那些外乡来到此作小买卖的人,逃荒避难流落至此的人,田地离台里近的邻寨人,觉得台里风光秀丽非常宜居,也在台里落寨安家。人们把汉人集中居住的地点叫“客寨”,尽管现在已经全部融入苗族了,但寨名却标注了其族源印记——汉族。当初,这些外来人有的在与潘姓长期生活相处后改为潘姓,逐渐壮大成为今天的台里苗寨,因族源不同,潘姓内部是可以通婚的。有部分汉族人家来到台里西北面一条叫乌都的小河边居住,解放后政府以汉名命名这个汉族自然寨——乌河;而有一支瑶族则聚居于八面山下一个形似木桶的山弯,侗语称之为“摆痛”,摆——侗语“陡坡”,痛——侗语“桶”;另一支瑶族在乌都河上游一个高高的山头上居住,侗语称之为“高留”,高——侗语“头部”,留——侗语“不能再削平”。

  以苗族为核心,以潘姓为主姓构成了台里族群的主要特征。据资料显示,2021年底,台里有苗、瑶、汉三个世居民族,其中苗族占87.2%;有潘、张、赵、曾、盘、邓、管、韦、罗、滚等十个姓氏,其中潘姓占了绝大多数的人口,潘、管、韦、邓姓是苗族,分布于岩寨、摆拉、客寨、古寨、旧寨、高寨、高堆、杞塘、摆本9个自然寨;张、曾姓是汉族,分布在乌合自然寨,有56户196人;赵、盘姓是瑶族,分布在摆痛、高留两个自然寨,共64户257人。然而,不论是汉族还是瑶族,当他们来到大寨与台里人交流时,瞬间就切换成苗语,转换速度之快、表达之娴熟着实令人惊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完全融入了苗族。

  族姓相互融入,语言相互融合,习俗相互影响,民族和谐共生,台里是最具原生性与包容性传统村落。

  台里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诸如芦笙节、苗年、新米节、过社节、开秧门等等,构成了台里原汁原味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而芦笙节,以其厚重的历史和隆重的氛围在众多节日中独树一帜。

  芦笙节,在苗族地区久负盛名,它有着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祈祷风调雨顺,增进民族团结和情感交流的多重功能。寨里如有大型活动,用吹奏芦笙的方式迎客,是苗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台里人历来钟情芦笙,重视芦笙节,在从江西南苗村侗寨的众多芦笙节中,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时间最长、受关注度最高的就是台里芦笙节。

  立秋之后,芦笙就从苗寨深处悠悠地响起来了。从阴历十一月二十六开始,芦笙节以接力棒的方式,从一个寨子传递到另一个寨子,一直延续到到腊月下旬。台里芦笙节是腊月初二、初三。

  腊月之前,把芦笙爱到骨子里的台里人就开始为芦笙节的到来作准备了。在长长的农闲时节里,台里人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在围绕着芦笙节进行,备柴备草,酿酒陈菜,从竹林中挑选最好的竹子,请来最有名的师傅打制最好的芦笙。而姑娘和后生们则要提前准备新衣、银饰,寨老族长则要提前给四面八方的村寨亲朋好友客人散发通知。

  台里芦笙坪坐落在一个小山头上,坪上静立着10个牛角造型芦笙架,此地山环水抱,地势开阔,远山近景尽收眼底,远远望去活像一颗掌上明珠。台里人说,芦笙坪是一块风水宝地。台里自从在这个芦笙坪开堂后,村寨人丁兴旺,幸福安康。自古以来,斗里镇的苗寨过芦笙节只吹一天,唯独台里可以连续吹两天,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大丑、小丑、马安、台里一带并无芦笙节。芦笙节热闹、喜庆,都想引进,花落谁家呢?古人采取了抢芦笙头之法处理,六百岭的奔帕人施巧计夺取了芦笙节举办权,地点在奔帕后一个叫几翁的岭上,因此叫几翁芦笙节。几翁芦笙节只开办两年,六百岭的村寨就接连出现不吉利之事。于是第三年就迁移到斗里村背后的“嘎飘”坡举行,结果只举办一年,又出现异象。奔帕寨经与高堆苗寨人口最多的潘家协商,决定将芦笙堂迁到现今高寨的“港趴”坪举行。却因前来参加芦笙节的芦笙队太多,晚上仍挑灯夜战,结果不慎发生寨火,高寨一夜之间变成灰烬。人们决定再次选址。

人们终于发现台里客寨对面有一个坡垴,山环水抱,地势开阔,远远望去活像一颗掌上明珠,是举办芦笙节的理想之地。但是,这块地是属于奔帕寨一户叫“沃旁“的贾姓人家的屋基,建有几栋大木房,周围的田地山林都归属于该户所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主人才勉强答应拆迁。开工时,规定凡来帮忙的寨子都可有一堂,附近苗寨及附近村寨纷纷参与,房子很快就要拆完,还剩一个猪圈,人们休息间隙,高武寨的人也恰好赶来参与,于是人们就把猪圈的拆卸任务交给了高武寨。若干年后,为了便于识别,在芦笙坪上竖立各寨的芦笙柱。今天,在宽阔的台里芦笙坪上,我们可以看到十几根标志着各寨芦笙堂的芦笙柱,其中有一杆架柱上写有“高武”的字样,竖架的地方就是当年高武寨帮忙拆除的猪圈。

新芦笙坪最初叫“务旁”芦笙堂。因岩寨离芦笙坪最近,奔帕寨离此远,就把芦笙头交给岩寨,寨小人少,没有接待能力,奔帕寨与岩寨结为兄弟共同接待来客,岩寨才同意接下芦笙头并组织起头开堂,这也是从古到今台里芦笙节岩寨要先场其他寨后进场的原因。也因从那时两寨结为兄弟,至今两寨之间仍不通婚。芦笙节越办越隆重,奔帕和岩寨也不能完全承受,台里寨主动承接了人客,久而久之,便成了台里芦笙节,台里苗寨就成为了台里芦笙节名符其实的堂主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10根芦笙柱默然指天,站立成台里人的精神图腾:包容、互助、共生、和谐。

台里芦笙节名气越来越响,每年前来参加芦笙盛会的人员越来越多,台里人每年都要杀猪宰牛,大摆宴席。寨老人商议,干脆把苗年提前到芦笙节的前一二天,这样芦笙节与苗年连在一起,连吹两天。这也是其他芦笙节只吹一天而唯独台里芦笙节吹两天的原因。

  严格意义上来说,台里芦笙节就是台里苗年,苗年就是芦笙节。

  台里苗年为每年的腊月初一、初二,芦笙节为腊月的初三和初四,年为节铺垫,节将年推向高潮,因为有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前来台里过年。台里苗寨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是不过春节的,苗年其实就是台里寨传统意义上的春节。许多年前,台里每年过完苗年后,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传统春节辞旧迎新的时候,台里寨就开始忙农活了,即使是除夕夜,台里人也只是象征性的过一下而已。台里与全国一起过春节,最多也就十几二十年的事,那是台里新生代与时俱进的产物。

  冬月末,台里人家便开始家家户户打扫门庭,杀猪宰牛,打糯米粑,关门闭户,准备过年了,这几天是不会有客来访的。特别之处在于,台里苗年真正的年夜饭其实是在初一早晨吃的,因为台里人是在早上祭祖。人们沿袭祖上规矩,天还没亮,女人们便开始准备丰盛的饭菜,男人们则关上大门,在神坛边摆上猪头肉,冻鱼等,焚香化纸,虔诚祭祀本堂祖先,祈求先人荫庇,祷告风调雨顺。初一也是开门迎客的日子,此时,如有外族客人,是不允许参与祭祀祖宗仪式的,须在门外等候,待祭拜仪式结束后方能进屋与主家共进丰盛的“晚”餐,庆祝新年。图片

  顺着苗年,芦笙节的芦笙从初一就开始奏响了。按传统习俗,台里各个苗寨都有自己的芦笙堂,共有9支芦笙队、大大小小9个芦笙堂,腊月初一各寨在本寨的芦笙坪里练习吹奏一天,初二台里、高堆及所属的自然寨集中台里和高堆两个芦笙堂集训,为迎接初三、初四的高光时刻做准备。而高留、摆痛瑶寨、乌合汉寨的人们几乎倾寨而出,前来苗寨过节。

  每年台里芦笙节,都要有来自周边近百里的斗里镇、西山镇、翠里乡、广西的洞头乡、良寨乡、大年乡、红水乡的苗寨、侗寨、壮寨的近百支芦笙队参赛,参赛队人观众人数突破四万人,在黔桂边界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凸显了台里人的热情、好客、富有。

  每年进入阴历十一月,台里就会提前给周边村寨发出邀请了。妇女们提前准备染布,蓝靛漂洗的布漂荡在村寨中成为一道风景,染布好了,她们再缝成各式苗衣,绣成称心如意的服饰。腊月初二,各队热身。初三,各寨芦笙队将自己的芦笙装扮一新,芦笙手们穿上崭新的苗族服饰,精神抖擞地集中在芦笙坪指定的位置,恭候其他芦笙队的到来。巳时一到,各参赛队吹着芦笙纷纷集结,芦笙表演就正式开始了。首先登场的是台里岩寨芦笙队,因为岩寨人当年智取芒筒夺取台里芦笙节两天吹奏权,一把精致漂亮的领头小芦笙先响起来,接着其他大小芦笙跟着一齐“轰鸣”,咿咿嗡嗡的声音响彻云霄,芦笙队伍边吹边朝自己的堂移去。接着是旧寨、客寨、古寨、摆拉、高堆、摆本,杞堂芦笙队来到高堆汇合,然后两寨芦笙又到高寨汇合,最后才一起进入台里大芦笙坪。最后共同迎接外来参赛队登场。这样的入场顺序自古以来周而复始,年年如是,维系着这个传统节日的和谐。

  所有芦笙队齐集芦笙坪后,各队围在自己的坪堂上尽情吹奏,一展风采。先是各队自行吹奏三遍,表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接着是所有队同奏一曲三遍,表示各族各寨之间要团结友爱。尽管各寨的芦笙种类不同,声调不同,吹法不同,但在统一的调子下,彼此配合默契,外人看起来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合奏曲,象征着各寨各族的团结包容与和谐相处。一时间,千笙齐奏,声传十里,隆隆笙音回荡山野,将浓浓的节日氛围不断推向高潮,八面山下的台里芦笙节可谓威风八面。

  芦笙吹奏数遍后,芦笙选手们把芦笙依放临时插在堂子中的树枝上,稍事休息,队友之间相互握手,给对方递一支烟,拉拉家常,聊聊一年来各寨的情况,以此来增加情感交流。

  “叮叮当当”,在芦笙队休息间隙,山那边传来了银饰碰撞的声响,身着光鲜亮丽的苗族少男少女们要踩歌堂了。跟着几把悠扬的小芦笙节奏,他们围着芦笙坪,跳起来了欢快的芦笙舞,时而步伐整齐,时而轻盈翩跹,举手投足间无不展现出一种特有的民族风采。年轻的男女观众情不自禁地加入舞蹈队伍里,看热闹的人群纷纷拥来,把舞蹈队围了一圈又一圈,顿时将芦笙节变成歌舞的海洋,人们无不沉浸在芦笙营造的热烈、祥和的氛围中。在人山人海的芦笙坪上,在热闹非凡的节日浪潮中,芦笙舞蹈队无疑是这欢乐海洋里最美丽的浪花。当然,许多青年男女心旌摇荡,在这样无拘无束的歌舞海洋中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

  一年一度的台里芦笙节,按照古老的规矩展开一轮又一轮比赛,传递来自古老信息的同时,让人们领略着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风格的芦笙曲。

  夕阳西下,今天的芦笙、舞蹈告一段落,人潮渐渐褪去。那些远道而来的芦笙队,会被热情好客的台里寨挽留下来,被分配到各家各户去,用苗家话说叫“散客”。他们用当地最有名的牛瘪红肉招待客人,用自家精心酿制的糯米泡糟的敬给客人,桌宴上人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个个猜拳打马欢饮达旦,直到家家扶得醉人归。初三初四那两天,台里寨家家户户都开流水席,不管是不是亲戚,也不管认识不认识,来人皆为客,送走一桌又来一桌,从早忙到晚。

  用苗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是台里人展示热情好客天性的又一种独特方式。台里人在长期与大自然相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娱乐文化,苗歌就是其中一种。台里苗歌种类多达十二种,包括了叙事歌、情歌对唱、酒令歌、生产生活歌等等。苗歌配以苗笛伴奏,奏出非常高妙和谐的乐音效果。于是,芦笙节期间,在台里苗寨里人们除了能听到悠悠扬扬的笙歌,还能欣赏到绵绵深情的苗歌,给这个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气氛。图片

  初四是台里芦笙节的最后一天。赛事继续,笙歌不绝,人们又痛痛快快地吹了一天芦笙,直到送走最后一支队伍,送走最后一拔客人。芦笙赛偃旗息鼓,芦笙坪上只剩下各自然寨的老人们,他们按传统仪式跳传统的芦笙舞,口中念念有词,绕着芦笙堂三圈,舞毕,集体面朝东方,把芦笙神送走,也将一切邪恶的东西驱除,保证台里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至此,台里芦笙节才算是真正的落幕。

  正月间台里仍可以吹芦笙,直到来年春天稻种落地,农忙季节时,才正式禁止吹芦笙。等到立秋后,稻子扬花时,芦笙才开始解禁。

台里,这个穿越了600多年风雨历程的苗族传统村落,从历史深处沓沓而来,向世人递出一张厚重而亮丽的名片。

作者简介:

吴国生,男,侗族,贵州从江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黔东南州作协会员,中学语文教师。业余创作,作品散见《贵州日报》、《杉乡文学》、《黔东南日报》、《贵州省散文学会》、《贵州文学》、《凯里学院报》、《原乡》、《星草》等刊物或微刊。

统筹:刘禹涵

责编:杨婷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