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云舍的夏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4-06 20:57:03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周静 点击: 评论:0
作者:周静
 
夏晨,群山水墨画一般矗立着。阳光从山头直射下来,群山被照射的一半光芒四射,背阴的一半还沉睡在静穆里。金色的光线照射在锦江河中的风雨桥上,轮廓分明地把这爿高山盆地一分为二。
村庄在葳蕤的阳光下苏醒了。
云舍,这个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村落,被这幅水墨群山悠闲的包围着,如同撑着一把遮阳伞的贤淑少女,半明半暗,斜倚在江南的青石巷口,清丽脱俗。
错落有致的土家木屋,有如一艘艘乌篷船,船头连着船尾,船尾连着船头,有的四艘船首尾两两相接,形成一个个四合院落。袅袅的炊烟蒸腾在青瓦木屋上空,袅绕成一缕缕柔软的飘带,和纵横在木屋间的青石巷,一在空中,一在地面,或重叠,或交叉,或缠绵,相映成趣。陌生人的踅音引来一两声狗吠,声音在青石巷里溜得很远,溜得荡气回肠。
村庄是一个有历史的家族聚居式村庄,属唐未“飞山蛮”酋长、十峒首领杨再思的后裔。自宋代起,这个家族统治着梵净山周边的省溪、提溪、平头等大小土司,直至清末废除土司改设县治。省溪土司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改土归流的土司。云舍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发展到而今已近两千余众。看来,“中国土家第一村”的雅号并非是浪得的。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梵净山麓,云舍因其村庄布局错落有致,民居建筑古朴典雅,神龙潭水神秘奇特,景色绝美,民风淳厚,顺势而为,很快迈上旅游之康庄大道。村民审时度势,开办的农家乐鳞次栉比。云舍风情游淡季不淡,旺季一桌难求。
江南夏早,踮起脚尖,从上土下石的墙上雕刻着龙凤的石窗棂中,把鼻头使劲凑上去,努力去够那枝伸出墙外的花枝,顺便瞅一眼土家四合院里的另一番景象。云舍姑娘媳妇唱着奔放的土家山歌,敬起自酿的米酒。有人在打糍粑,有人在揪糍粑,有人等不及了,蘸着油麻面吃起了糍粑。吃一口糍粑,就一口米酒,跟着不阴不阳地哼几句土家山歌。糍粑刚起木粑槽,有些烫手,尽管表面粘着油麻面,小咬一口,一头嚼在嘴里,就赶紧把糍粑从左手倒腾到右手,一秒钟太久,就又赶紧从右手又倒腾到左手来……柔柔的糍粑被拉得恁长恁长。
云舍村独拥一条河流,名叫龙潭河,发源于村中,消失于村口,总长不足八百米,著名作家叶辛称它是“人间最短的河”。其实呢,源头乃一深潭,名曰“神龙潭”,潭深口小,像一把倒扣的葫芦瓜瓢。阔不过数十丈。瓢窝处,潭水墨绿,越往外,潭水逐渐变浅,到瓢把处,这水已清冽洌的,能清晰看清顺水游动的水藻,也看得清根根蠕动的树的根须。流下几级石阶,这水又变成了瀑布一般的白。三两个少女小媳妇,在潭外池子里浣衣洗头。乌黑的长发垂在水里,像神龙潭瓢里那些摇摆的水草。他们的熊孩子,光着腚,扎个猛子,猛钻出水面,摆一下头,抹一把脸,把水捧向对方,一时间,潭口水花四溅。
河岸边,垂柳摇曳。田野里,野花欲放。三三两两的游客,轻抚晨柳,把嘴侧过去,微闭双眼,尽情亲吻这夏的芬芳。
近潭口处的两棵古树下,临河搭建着一排简易的草棚,简易到眼睛可以看得对穿对过。那是云舍农人们的土法造纸作坊。作坊里,一位身着皮革围腰的老人坦胸露乳,筋骨尽鼓。他轻轻将木框平铺在水面,前后荡一下后取出,此时的木框的细纱帘上已裹上了一层乳黄色薄膜。待水稍干后,老人从木框中取出细纱,将取出的纸帘倒盖在后方一张大桌子上。他的旁边已经堆起了厚厚一叠“纱窗框”,也倒扣着厚厚一撂纸帘。棚子周围围着一些游客,长枪短炮对着他。这些人不知是在追忆历史,还是要把这古老的手艺一并带走。
沿着小溪,两岸的稻田里,荷叶田田,荷苞伸出高高瘦瘦的拳头,仰脸看向天空。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小女孩,努着嘴,吹荷叶上的露珠,露珠在荷叶上游走,划向叶的边沿,滚落进田田的荷林里。吹落一滴,小女孩又吹别一张叶子上的荷露。荷露跌落,荷叶侧翻,摇动了叶旁的荷拳,那荷苞侧斜下去,弹回来,偶有弹中女孩腮帮或脑门的,小女孩吹得满脸通红,荷拳击中她腮帮时,她抿着嘴,一个人偷偷地乐,两个酒窝犹如伸出叶面的荷苞,浅浅嫩嫩的。
一个女画家把画夹架在河堤上,透过大方框眼镜,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时在画板上勾勒几笔。从她的构图看,远的是群山,近的是荷丛,中间的应该就是那个小女孩罢。艺术家完全沉浸在这甜蜜里,也许那个女孩的快乐就是她找寻多年的那些清清㳀㳀的旧时记忆。
云舍的夏天是热闹的,这景致,美到极致。
“荷花!”
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惊醒了这绝美的画面。正自顾吹着荷露的小女孩,正在浣衣的小媳妇,在菜地里摘菜的老妇人,都回过头来,抬起头来,寻找声音的来处。在江南,叫桃花杏花荷花的,到处都有,叫一声,满山遍岭都有人应答。
见不是叫自己,那小女孩呆愣一阵,旋即没入荷中小径,众人的目光也随着她蹦跳起落的羊角小辫,一蹦一跳,牵入夏荷深处……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