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椎猪祭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4-06 20:58:05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周静 点击: 评论:0
作者:周静
逢年过节本不是稀奇的,如果一个节只属于一个村庄,那就奇特至极了。
“赶年”本是土家族人过的,但在贵州江口一个叫大山林的苗寨,也过“赶年”。此“赶年”非彼“赶年”,日期不是土家族的月小过腊月二十八,月大过腊月二十九,而是恒定地过腊月二十六日。
当然,春节,大山林苗民也闹闹热热地过。冬闲时节,有两个年过,何乐而不为呢?
村民全是龙姓,其“赶年”是有来历的。相传,大山林一富户养育了三男一女,为了姐弟之间想互有照顾,在村中展现家庭和睦,兄弟几个力邀姐夫入赘。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老二与老大、老三之间因琐事反目,进而蕴积成仇。眼看到了腊月下旬,老大、老三在偏屋背后磨尖刀。大姐看到,悄悄说老大、老三都在磨刀了,要放注意点。老二担心年幼的儿女,就在当天晚上,与妻子用箩筐挑上一双儿女,远走他乡。除大姐外,寨人不知老二举家失踪缘由,父母也以为老二一家早魂散他乡。数年以后,老二思父母日盛,就想回乡探视双亲。眼看又到年关,老二来到邻寨一亲戚家,入夜摸回老家,轻敲父母卧室后门。母亲被敲门声惊醒,问老二是人是鬼,如果是鬼,就尽快远离家门,不要惊吓父母亲人;如果是人,就把手指伸进房屋。老二说我是人啊,并把手指从板壁缝里伸了进去,母亲用力一咬,老二顿时叫疼。遂开门,父子母子三人抱头哭成一团。兄弟们早把不快抛到脑后,次日合家欢迎老二归来,席间只诉离愁。老二告诉众亲人,他那夜离开老家后,一家四口奔跑了三天三夜,到了古州地界,那里的好心苗胞收留了他们。助他修房造屋,给他土地生产。老大老三磨刀原是为杀猪过年。大家方知是大姐会错了意而致骨肉分离。族人盛情挽留老二一家回故土居住。老二已经习惯了古州生活,不愿再回来居住,只是每年底会回来与亲友相聚。村人再留老二数日。老二见到父母,心也宽了,又到年底却归心似箭。村人看出他的心思,考虑到他现居的古州离大山林有三日行程,就再次杀猪宰羊,在腊月二十六日提前把年过了,并规定,每年腊月二十六日过年,好让老二能够赶回古州与亲人过春节。
这个“赶年”是大山林所独有的,颇具传奇色彩,已延续数百年,从未间断。
去年腊月二十六日,我有幸到大山林和寨中苗胞一起过了他们特有的“赶年”。也感受了一把苗族隆重祭祖和感念丰收的喜庆场面。
顾名思义,大山林的的确确是葱葱郁郁的茂林,数十栋青一色油漆过的两层木楼,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林木丛中,百年书塾古韵馥香。院坝边,竹篱笆里的几枝腊梅肆意怒放,见到生人,三两只狗远远地零零星星吠叫。
凡苗寨人,在外务工和走亲访友的,已提前回到了家里,远嫁他乡的姑娘姊妹,拖夫携崽,大包小包,紧赶慢赶,已到了娘家。他们也是来过“赶年”的。
寨子中央是一块圆斗状大土坝,土坝的参天古树下,摆起了香案。圆斗塝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族人亲友。十余个苗汉,头戴三脚,面描重彩,倒披蓑衣,脚穿草鞋,手拿刀枪剑戟,敲锣打鼓,追赶一头膘肥体壮的大黑猪。“哟——哟——”,“嗬——嗬——”,追逐的汉子们如“悍吏之来吾乡”,有“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之势,黑猪受惊,四处奔逃,无奈四面土塝上层层叠叠站满了围观的人,黑猪只得在凹坝里转圈。追逐良久,黑猪累得直喘粗气,追赶的汉子举起杆子,把猪捅死在香案前。黑猪匍匐在香案上,猪身上也摆放着香烛酒礼。
年逾八旬的大山林族长虔诚地净手,焚香,作揖,唱诵祭祀先祖文,告诫子孙勤耕读,重农桑,孝老敬亲,家和万事兴,远亲不如近邻,无论居何高位,地处多远,都不要忘记前辈的甘苦,过年时一定要回到给予了我们生命的故土。
我家的小村落也有几户苗家,二十几人,他们每年过年准备是和其它民族同步,但吃年夜饭却总是比其它人家晚一天,即别人在大年三十吃大餐,而他们都在年初一吃。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别的人家正万家灯火热热闹闹吃年夜饭时,这几户苗家人却全家动员,拿着盆盆簸簸,锄头钉耙在村子中追上辇下大声喝叱,也如“悍吏”,逗得村里鸡飞狗跳,村人出屋围观。苗家人即使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也不停止,直到众人吃罢饭方歇息,他们才回到自己家里。大年夜他们也不吃好的饭食,只简单地吃一些粗茶淡饭聊以裹腹,大年初一别的人家在欢庆新年时,他们才炮火连天喜吃年夜饭。
同是苗家人,这习与大山林“赶年”有如此大的不同。
祭祀仪式结束,大山林青壮年齐动手,做苗家三大碗,摆长桌宴,长幼礼让席面上位。
有这乡风,难怪大山林两百来号人,竟走出了五十多个大学生。工农兵学商,无所不有。
这苗寨,崇文尚武,哪家出个大学生,村民都前来鼓励,以之为榜样,激励子孙发奋努力,而不是顿生嫉妒心。书塾虽不再招收学龄娃,却仍是大山林人的骄傲,每每有客人来访,都要带到书塾,看看老旧了的三合院,聆听远去了的朗朗书声。
倒是我,略生了些许嫉妒,为这保留着诱人民风淳朴的苗寨。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