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民歌、民俗、历史,“文化千岛”贵州神秘多彩!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9-03 22:20:50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 点击: 评论:0

没错,这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华彩呈现,隆重上演,又开始了——2023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

贵州,历史代表文化为“黔贵文化”,有“文化千岛”的美誉。

高原山地居多的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百万大山孕育出多元的文化,“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与山相安生、与水共流长,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山地文明。

从原始的部落遗存到民间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从各民族文化体系的传承到其各支系之间的千差万别,再从中原文化到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古越文化、滇文化乃至儒、释、道、巫、傩等诸多文化事象都表明,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

各个版块的文化,让贵州充满了神秘多彩的魅力。

民族歌曲:

历史、文明的留传

民歌是劳动人民表达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的一种形式,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地的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直接体现着侗族文化。

除了黔东南州有名的侗族大歌,在贵州的黔西南州,布依族“八音坐唱”也是贵州传统特色民歌中的一颗明珠。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黔西南流传已久,唐代称“俗讲”(又称“变文”),是以唱佛经故事的形式开始流入民族地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很多曲种。

流入黔西南的民族曲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布依八音”,另一种是布依“削肖贯”(即“说唱故事”)。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常用于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说唱艺术形式。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民族风俗:

民族的标志、特色

风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多种多样的民族风俗汇成了民族丰富的特色。

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在多民族的贵州,丰富的民族风俗中,最让外省人喜欢也让本省人喜欢的,是每年贵州各地区民族举行的民族节日。

水族端节 图片来源于动静贵州

资料显示,贵州有苗族的姊妹节、四月八、花山节、鼓藏节;侗族的萨玛节、赶社、播种节、斗牛节;水族的端节、卯节;仡佬族的吃新节、敬雀节、祭山节;土家族的牛王节、五月节、赶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1400余个传统节日。每年,这些传统节日从正月一直过到到腊月,热闹非凡。

姊妹节 图片来源于掌上黔东南

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千村百节的文化特色造就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

独特的传统节日是贵州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贵州多元文化魅力的窗口。

历史文化:

形态复杂、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先民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远古文化,黔西观音洞、威宁鸡公山,桐梓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无不向世界诉说着在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

贵州建省时是从周边省区划属的地区,迄今为止,贵州与历史上的“首属地”仍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关系。

汉代铜车马 贵州省博物馆供图

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形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象。战国、秦汉时期,贵州高原古夜郎文化已初成繁荣。魏晋以后至唐、宋、元,贵州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贵州文化广纳中原文化及周边地域文化之长,经过融会贯通,在明清时达到了繁盛,于是有了土司文化、阳明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贵州又拥有了长征文化、抗战文化。

中国阳明文化园内王阳明雕像 图片来源于多彩贵州网

这些独特的文化无不代表着每一个历史时期贵州所经历的对本土文化的固守以及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贵州所拥有的众多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这一切。

在贵州参加一个民族节日、听一首民族歌曲,环顾四周,民族文化特色那么鲜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里的文化,传承、创新,依旧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发生的一切,继续生成华章。

原标题:《民歌、民俗、历史,“文化千岛”贵州神秘多彩!》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