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安顺屯堡到南京中华门,相隔1500多公里,但安顺屯堡人与南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故事还得从明朝说起,屯堡人就是600多年前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迁往贵州的明屯军的后代。中华门就是明屯军“调北征南”出发的地方,更是贵州安顺屯堡人乡愁的源头。600年沧桑巨变,江苏与贵州的缘分依然在续写,这一可感可知的历史遗存,在贵州安顺屯堡被定格。
溯源石头城记忆
“石头的地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贵州安顺屯堡人的生活离不开石头,因此安顺被形象地称为“石头城”。
天龙屯堡古镇。
南京曾名“石头城”。安顺和南京,这一东一西两个“石头城”,遥相呼应。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平定了梁王的反叛。这次事件后,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
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文化。
乡愁联结着南京和安顺两座石城。近年来,交通越来越便利,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寻根”成了不少屯堡人成年后的一个旅程。
南京中华门。
“源出江淮六百年,耕戍田陇;枝发云贵三千里,守望家山。”这是安顺平坝天龙屯堡门楼的第一副对联,再往里走,很快就见到第二副门楼楹联,“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道出了屯堡人的身世和背景。
屯堡内房屋多采用青石垒砌。
1997年4月,平坝天龙屯堡的陈姓后裔、地戏非遗传承人陈先润组团到南京寻根,经过艰辛探访,终于在玄武区丹凤街,找到了家谱中所记的祖居之地都司巷。通过此次寻根有据地证明了天龙陈姓“南京籍”的史实。那一刻,600年的江南记忆复苏了,这一口地道的屯堡话,加上凤阳汉装,让南京人惊呼:“侬们更南京呀!”
从南京回来后,陈先润们带了一捧南京的泥土,在天龙屯堡的后街植下香樟树,立下一块石碑:上书“叶茂思根”。
生活场景并未改变
经过600余年经营,贵州有700余处屯堡,分布在方圆上千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数十万。安顺西秀区是贵州屯堡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有顾、吴、鲍、梅、牟、汪、周、金、简、杨10个大姓,翻开族谱追溯祖籍,上记载着姓氏祖辈来自江苏、安徽等地。
鲍屯村水碾房。
“家谱上清晰记载我们家祖籍是安徽歙县棠樾村,祖上当年到南京集结作为先行部队来到安顺,有江、汪、吕、许、鲍5个姓氏,既有征南军人,也有农民和江南的能工巧匠。一边厉兵秣马,一边开荒种地。”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村民鲍安凤介绍,现在只有江、汪、鲍姓后人。自己是鲍姓第22代,鲍氏家族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以“耕读传家”。
至今依旧穿着“凤阳装”生活的屯堡人。
《贵州通志》上记,屯堡人“男子间贸易,妇人力耕作”,此风一直延续至今。屯堡男人主农事、善工匠、间贸易;屯堡女人照样能挑能扛、吃苦耐劳,打田、插秧,与男人一道从事田地里的劳作。军屯建制、军旅群体遗风与江南农耕社会文明交融在一起。成就了屯堡人日常生活风貌,繁衍生生不息,如今鲍屯村鲍姓后代已有2000多人。
在鲍屯村妇女还穿着传统“凤阳装”,斜襟蓝衣,保留着600年前的衣饰风格和生活习惯、语言方式。
与当地民风融合形成的地戏
地戏的由来也与明初开发黔中有关,随着征南的明军和移民的进入,江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也被带入贵州,以祭祀驱邪逐疫为主的傩文化也随之带入。盛行在明军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与当地民情民俗融合,最终形成了安顺地戏。
跳地戏。吴忠贤 摄
地戏顾名思义,不是在舞台上演出,而是在广场上,在田间路旁,在地上跳,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演出方式。
在安顺,流传下来的地戏有300多堂,戏中所有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南征北战、忠君爱国的武戏。《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薛丁山征西》《薛仁贵征东》等久演不衰,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
“家里若没人会跳地戏,就会觉得脸上无光。”从小在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土生土长的顾家顺,在那个有着三堂地戏的屯堡村落,顾家顺从自己的家族姓氏起源谈起,解释道为何会如此重视地戏。他说:“九溪顾家,是明代普定(今安顺)卫所制度实施的第一人顾成的后裔,历代为安顺大姓望族,有‘明时武、清时文,顾姓为栋梁’之称。地戏本就是军事演练转变而来,作为武将后裔,顾家当仁不让,而地戏所蕴含的‘忠、孝、仁、义’便成为了顾家风家训传承。”
地戏表演。吴忠贤 摄
爷爷顾之炎是国家级地戏非遗传承人,顾家顺继承衣钵,是省级地戏传承人,他打破地戏不传女的禁锢,组建了40多人有男有女的地戏队,成为了热爱跳地戏的村民们的“经纪人”,到上海、北京等地推荐演出。
“特别想打造一个安顺屯堡地戏博物馆,通过研学、表演、展示等多种形式,宣传和传承地戏文化。”顾家顺说。
穿“凤阳装”、听地戏,在屯堡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心中,是割舍不掉的情结;也成为外人了解屯堡人生活的鲜明特征。迁移也许是解开屯堡人身份的钥匙。是从南京迁移到贵州,造成了屯堡人以石为居,以地戏为娱的生活习惯;迁移也让屯堡人保存了600百年前的儒雅与古朴,对南京保持了一份乡愁。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