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族风情  
悦读|《贵州土家风情》:蕴含在山水中的文明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3-23 17:58:04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万家阳 点击: 评论:0

石蕴玉而山明,水藏珠而川美。贵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因为生活在那里的人而变得更美。我也曾数次去过贵州,折服其自然的旖旎风光,且不说壮观的黄果树飞瀑,也不说充满神秘色彩的织金洞,单就一个充满禅意的山名就会让人浮想连篇,你就似乎聆听佛经吟诵的梵音。那座称之为梵净山的佛教名山,一定令红尘所累的游子心之神往。在此,歇下脚来,不必去佛堂参禅,不必去庙宇朝拜,听到自然之梵音,涤荡心灵的蒙尘,放下累累行囊读一读梵净山千层不朽的石卷经书,好在下山后再赴红尘,不被红尘所迷,也在江湖夜里里点亮一盏明灯,为夜行者照亮回家的路。

数次入黔,也只是走马观花,此处花之情物之语并未深交,所见的只是表面的浮华。前一段时间,收到贵州铜仁政协志勇主任邮来的精美摄影画册《贵州土家风情》。志勇兄与我经历相似,都曾供职于政法系统,现在又都是在政协从事文案工作,志勇兄正值年富力强之年,善书、善文、善摄,可谓多才多艺,我也从其日志或微信的朋友圈里欣赏其灼灼才华,在政协系统里与志勇兄可谓是神交已久。志勇兄寄来的这本画册,是由当地知名摄影家摄影的,反映贵州土家族居所地的自然风光,如悠悠乌江、巍巍梵净山等神奇秀现的武陵仙境,也有充满土家风味的独特的民居建筑土家吊脚楼,歇山式的飞檐翘角、曲廊环绕,令人叹为观止。此外,本册里还设置了“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十年跨越”等五个版面,每一个部分所展示的都是一部风情画,一部人文史,一段文化情。这本画册,虽然也只是艺苑撷英,如冬季里剪下一段梅、春日里折的一枝柳、夏季里挽住的一池荷风、秋风里捧在手的一轮明月。欣赏这本画册,似是走进一座微型的文化馆,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一桢桢精美的照片,讲述的都是一段过往,一段风霜,一段荣光,走出来的都是鲜活的故事。从这里让我们可粗略地了解到除了自然秀丽风光之外的一种人文内涵,瞥见中华民族之伟大精神、中华文化绵绵不绝的根之所在。56个民族56枝花,正是这个大家庭每个成员团结与自强不息,才绘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

翻开画册,映入眼帘的万丈霞光背景里的一座凸兀巉岩上两座建筑,两者之间尚有深不可测的罅隙。一座石拱桥从天而降,连贯其里。我没有求证这座桥的历史,但可以肯定不是现代人建的。即使是拥有现代的高科技,建设这样的建筑也并非易事,这种令人惊叹的杰作,凝聚了土家族人的智慧和力量。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的土家族人不仅用双手创造了其民族灿烂绚丽的民族文化,也十分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你不经意间可以在村口看见纯朴的村民与参天的古树相偎无厌,古老的珙桐在青溪旁繁衍。在山林里,或许遇到美丽的生灵黔金丝猴,它的美丽的体毛、生动的眼神让你不忍惊扰它的安宁。还有草地上威武的戴胜鸟、嬉水相亲的鸳鸯、绿池里惊起的一滩鸥鹭。如此生动和谐的画面,是自然的造化,也是土家族人悉心养护的结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果不虚言,甚至,金山银山又哪里买得来这样的绿水青山?

土家族人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生活中载歌载舞,也有种种特定活动带有神秘仪式,如傩戏。在安徽池州一带也有这个祭祀仪式,不知两者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贵州土家族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文化都有其明显的民族特征,都富含了土家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理解、对先人的追思,对爱情的珍视。而今的土家人,也和全国人民一道,脱离贫困,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崎岖的山路不再遥远,因为有四通八达的高速路;幽暗的灯光不再昏暗,飞入云端的电网早已送来了万家灯火煇煌。生活在改变,但不变的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不变的是如画的泽及后世的山水,不变是各民族团结一心走上康庄大道的信心与决心。

那层层梯田上的茶香,那徘徊在青山绿水里的云影,那水中激荡的龙舟,无不诉说着土家族人今天幸福的生活。

画册篇章结构独到,特别是最后一桢作品,凝聚未来和对远方的企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条架在崇山峻岭中天路,一端连接这里的山水,一端通向茫茫云海里的远方。在夕阳里,一个爸爸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眺望着通向外边的天路,孩子兴奋地手指远向,向爸爸诉说着她的世界里的诗与远方。

作者简介

万家阳,安徽肥西人,大学文化,现任安徽省蚌埠市政协研究室主任,笔名山石,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族风情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