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族风情  
探访荔波瑶族文化血脉——猴鼓舞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3-19 16:31:03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进了瑶山门,就是瑶山人。

瑶山古寨古色古香,房屋以古老的土墙建筑为主,古韵悠悠,小溪和老屋交相辉映。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推开门,农家小院映入眼帘。

这方山水,这座瑶寨,不仅予游人遐想,也迎来各方关注,它曾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它的浪漫与美妙,深厚而宽广,从来难以“一言以蔽之”。

猴鼓舞。

瑶山古寨地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境内,传统的自然村寨,浓郁多彩的瑶族民俗民风,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瑶族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传承千年的瑶族文化。

2021年9月10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42个“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其中,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白裤瑶猴鼓舞上榜,荣膺2021-2023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瑶族人家的烟火气息,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民俗风情。

《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是流传于瑶山白裤瑶地区的传统祭祀舞蹈。相传瑶山白裤瑶从广西迁入荔波经捞村途遇危难,得到一群猴子的解危护救。后人为了纪念祖先迁徙之苦和猴子护救之功,模仿祖先跋山涉水的情景,以及猴子们攀爬取食的神态,历经数百年编创传承,形成了现在的猴鼓舞。猴鼓舞的表演形式独特,舞者模仿猴子的动作,展现出猴子的灵性和活泼。舞姿粗犷拙朴,节奏强烈,鼓点合奏雄沉苍凉,充分表现原始朴素的自然以及天地人完美统一的至高境界。

舞时众人围成一大圈,皮鼓立于圈中,另一侧悬吊着数面乃至十几面铜鼓。每面铜鼓两名乐手,一人击鼓,一人在鼓后手持饭甑一般的“共鸣箱”,戽水一样在铜鼓背后一进一出,以使铜鼓声更加深沉、厚重、悦耳。全舞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激越,又不乏矫健敏捷跳跃奔狂的场面,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奔放粗犷的原始民族性格。在瑶山的节日庆典中,猴鼓舞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鼓声激昂,舞步灵动,让人仿佛置身于深山老林,感受着猴子般的灵活与机智。

何吉坐是荔波一带最会跳猴鼓舞的人,被誉为“猴鼓舞王”。何吉坐今年八十有余,他的脸庞留下了岁月的沧桑,从小在瑶山生活,跟随祖父学习猴鼓舞,而今已将其传承了下来。

“起初,‘猴鼓舞’主要用于丧葬敲铜鼓祭祀亡灵的场合,是祭祀活动的主要部分,意在调节丧场悲哀气氛,热热闹闹送老人归去和尽儿孙之孝。”说起猴鼓舞,何吉坐滔滔不绝。舞蹈由男子表演,鼓师(木鼓手)为该舞的主要舞者,也是全舞的指挥者。舞蹈分“单人”“双人”“集体”三段式进行。

何吉坐老人对猴鼓舞的传承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不仅将跳猴鼓舞的技巧传承给后人,还将其中的精神内涵发扬光大。何吉坐常说:“猴鼓舞不仅仅是舞蹈,它是我们瑶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在他的影响下,不少瑶族小伙加入传承《猴鼓舞》的大家庭。

对于何吉坐老人,猴鼓舞如同被注入了生命。每当鼓声响起,他就仿佛与祖先相连,与历史对话。他的舞步矫健而优雅,充满了力量与自信,让人感受到瑶族先人的智慧与勇气。

瑶族祭祀。

猴鼓舞作为瑶山的文化瑰宝,如今正面临着传承的挑战。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猴鼓舞,这是何吉坐老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年轻人应该了解和尊重我们的民族文化。”何吉坐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他时常带着徒弟们为村里的孩子们表演猴鼓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并传承这项技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瑶山里的孩子们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吸引,猴鼓舞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何吉坐老人对此深感忧虑,他担心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将逐渐被人淡忘。

为此,何吉坐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猴鼓舞文化推广活动。他们不仅在节庆活动中为游客表演猴鼓舞,还将其融入到当地的教育课程中,让孩子们学习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艺术。

与此同时,何吉坐还积极探索猴鼓舞的多元化发展。他尝试将猴鼓舞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感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传奇的技艺。何吉坐从未停止过演绎和传承猴鼓舞技艺的脚步,他用他的一生来演绎猴鼓舞,也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猴鼓舞。让他倍感欣慰的是,瑶族的猴鼓舞已经有了多种传承方式。

猴鼓舞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乎瑶族的文化自信,更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份贡献。面对未来的挑战,应当像何吉坐老人一样,坚守传统,勇于创新,让猴鼓舞这一文化瑰宝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如今,“猴鼓舞”已成为瑶山旅游、节庆表演等活动中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源:活力贵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族风情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