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紫云乡村振兴,暑假期间,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正音筑梦,推普“黔”行志愿服务队赴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和谐社区开展“推广普通话,共筑民族情”实践活动。
一字一句普通话,一笔一划绘中华
志愿者们采取“调研+教学+总结”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随机入户调研、街坊调研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精准开展推普工作。服务队开设“乐学正音小课堂”,通过拼音操、唱歌等趣味方式,引导当地儿童认读并使用现代汉语拼音;通过情景演绎,从生动的生活实例出发教读文明礼貌用语,使文明礼貌深入人心;通过观看动画短片等多彩形式带入教学情境,从一撇一捺的运笔入手进行书法教学。学习内容多姿多彩,学习形式新颖有趣。“乐学正音小课堂”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耐心,真正达到“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显著效果。
国学经典润人心,红色基因永传承
在“乐学正音小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领学手势舞等趣味运动,教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指导小朋友们调整语音语调并大胆展示,品味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中的礼、义、廉、信等文化精髓;融普通话正音于歌曲教学中,通过领唱红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同时培育浓厚的家国情怀。志愿者们将课堂移至室外,带领当地儿童前往羊场红色文化公园,瞻仰“中央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通过“唱国歌、行队礼、学红歌、诵经典”等形式,缅怀长征英雄,赓续红色血脉,切身实地感受了伟大长征精神,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鲁黔共筑中国梦,文化相通民族融
志愿者们在“六月六”布依风情节的扔花苞、唱山歌、打腰鼓等民族活动中,感受到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助力打造并宣传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同时引导布依族村民学习普通话。在鲁黔文化交流会上,当地布依族、苗族村民向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民族服饰的蜡染和刺绣工艺等服饰文化,又通过演唱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山歌,展示了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色和语言文化魅力。来自聊城大学的志愿者们通过带领当地儿童制作手工风筝,让儿童切身体会传统中国风筝“扎、糊、绘、放”的“四艺”工序;志愿者身着汉服,带领当地儿童走入国学经典《论语》课堂,走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系列的文化活动既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促进了青少年与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捐书赠暖不虚此行,依依惜别似锦“黔”程
为总结普通话正音推广成效,志愿者们结合趣味小游戏,采取“课堂回顾+风采展示+总结表彰”的模式,举行“乐学正音小课堂”总结与表彰大会。随后,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和谐社区卢支书代表全体学员接受聊城大学赠予当地儿童的《中华经典古诗词》读本,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正音,鼓励当地儿童勤奋读书,刻苦钻研,多读书、读好书,持续学习国学经典,在阅读中滋养向上、向善的力量,让阅读精神传递,让爱心奉献传递,让孩子们在书香的浸润中健康成长。
“文化赋能推普,正音助力振兴”贴切地符合“推普+n”的创新实践模式,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与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更好地促进了推普教学的持续开展,同时使普通话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普通话水平,也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又促进了此地区青少年学生全面均衡地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文化教育辐射民众群体。小手牵大手,进一步影响到青年、中年、老年各年龄段群体,推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纵深推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幸福感,赋能了紫云乡村振兴。(聊城大学“正音筑梦,推普‘黔’行”志愿服务队)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