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物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人物 > 当代人物  
饶宗颐: 国学泰斗 学艺融通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3-18 20:59:32 来源:中新社 作者: 点击: 评论:0

 


2015年4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饶宗颐先生



2012年6月28日,“海上因缘――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观看书画展,并亲切会见饶宗颐先生



2009年12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访港期间,来到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探望国学大师饶宗颐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宝库。
       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在儒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卓越成就,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2014年金秋,97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荣获“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组委会在给饶宗颐的颁奖词中称,“他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其贯通中西之学,则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饶宗颐是中华文化的一座高峰。他的学术成就为海内外同知共仰,他的治学精神更值得永世传承。
       饶宗颐教授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坛发表了题为《新经学的提出——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的演讲,呼吁中华民族要重建经学,复兴传统。他说,21世纪是我们国家踏上“文艺复兴”的新时代。而今,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对此更加充满信心。现在都在说中国梦,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我的梦想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甚至在相当意义上说,民族的复兴即是文化的复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尽管在近代以后中国饱经沧桑,但历史辗转至今,中华文明再次展露了兴盛的端倪。
       推动文化的复兴,我辈的使命是什么?我以为,21世纪是重新整理古籍和有选择地重拾传统道德与文化的时代,当此之时,应当重新塑造我们的“新经学”。我们的哲学史,由子学时代进入经学时代,经学几乎贯彻了汉以后的整部历史。但五四以来,把经学纳入史学,只作史料看待,未免可惜,也将经学的现实意义降到了最低。现在许多简帛记录纷纷出土,过去自宋迄清的学人千方百计求索梦想不到的东西,而今正如苏轼所说“大千在掌握”。我们应该如何善加运用,重新制订新时代的“经学”,并以之为一把钥匙,开启和光大传统文化的宝藏?长期研究中,我深深感到,经书凝结着我们民族文化之精华,是国民思维模式、知识涵蕴的基础;是先哲道德关怀与睿智的核心精义、不废江河的论著。重新认识经书的价值,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甚至说,这应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立足点。
       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发轫于对古典的重新发掘与认识,通过对古代文明的研究,为人类智识带来极大的启迪,从而刷新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我国近半世纪以来地下出土文物的总和,比较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考古所得的成绩,可相匹敌。令人感觉到有另外一个地下的中国——一个在文化上鲜活而又厚重的古国。对此,我们不是要全单照收,而应推陈出新,与现代接轨,把前人保留在历史记忆中的生命点滴和宝贵经历的膏腴,给以新的诠释。这正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大与自贬都是不必要的。文化的复兴,没有“自觉”、“自尊”、“自信”这三个基点立不住,没有“求是”、“求真”、“求正”这三大历程上不去。我们既要放开心胸,也要反求诸己,才能在文化上有一番“大作为”,不断靠近古人所言“天人争挽留”的理想境界。
       饶宗颐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18岁续成其父所著的《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院校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并先后在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等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宗颐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超过八十年,学术研究领域非常广博。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梵文、古巴比伦文等多国语言文字,精通甲骨文和梵文,在甲骨学、敦煌学、楚辞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中外关系史、音乐、词学、经学、宗教学、文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他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也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也精通古琴,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饶宗颐足迹遍布五大洲,先后在新加坡大学、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法国科研中心、法国远东学院、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九州大学从事讲学或研究,学生、弟子遍布全球。2000年,饶宗颐获香港特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2011年7月,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饶宗颐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为研究和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虽年已百岁,仍然为国家的文化建设以及香港与内地、中国与世界的人文交流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李克强会见饶宗颐
       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饶宗颐。李克强祝贺饶宗颐百岁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称赞饶宗颐近百岁高龄仍心系国家发展,学术耕耘不辍,艺术创作不断,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骄傲。
       李克强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李克强希望饶宗颐先生继续为国家文化建设建言献策,为增进香港与内地、中国与世界的人文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俞正声参观“海上因缘――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并会见饶宗颐
       2012年6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新空文化艺术专项基金、西泠印社、香港大学、上海美术馆、饶学研究基金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海上因缘――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观看书画展,并亲切会见饶宗颐先生。
       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出席书画展,并为书画展开幕剪彩。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观看书画展。
国学大师饶宗颐这次在上海美术馆的展览,也是95岁的饶宗颐首次在沪办展,展出了近年来创作的山水风情、花鸟走兽及金石书法楹联等120幅作品,显示了饶宗颐教授在治学以外的艺术创造力。
      饶宗颐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家,在古文字学、敦煌学以及文、史、哲等诸多学术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和建树。他又是当代学者型书画家的杰出代表。据介绍,本次书画展起名为“海上因缘”,缘于饶宗颐同上海文化学术界的深厚友谊。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海上”二字,是一个蕴含丰富情味的词语,代表着融汇中西、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独特地域文化。他与谢稚柳、王蘧常、沈之瑜、马承源等沪上诸多前辈文化大家交往颇深,与复旦大学等沪上大学多有交流。饶宗颐把自己在上海的首个画展取名“海上因缘”,就是用书画的形式,和江南的老友们交流叙旧。
       刘延东探望饶宗颐
       2009年12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访港期间,来到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探望国学大师饶宗颐。
       在气氛热烈的交谈中,刘延东说,饶老您很了不起,您的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但中国不能只做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大国,也要做文化大国。“饶老您用艺术,把我们中华文化,把我们的追求和理想让世界各国人民理解,我代表中央政府感谢您做了这么大的贡献。”
       文、艺、学兼备,饶宗颐堪称“一身而兼三绝”。刘延东笑赞道,“饶老您多才多艺,著作等身,书法、艺术(涉猎)非常全面,真是国宝,是像大熊猫一样的国宝”。说到此处,刘延东紧握着饶宗颐的手说,“所以您一定要健康长寿。”
       探望期间,宾主双方还互赠了礼物。饶宗颐送给刘延东的礼物是其亲手绘制的荷花图。这个礼物令刘延东欣喜非常,她连声赞道,“这幅画对我来说是最最珍贵的礼物”。
       刘延东也特别为饶宗颐准备了礼物——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作品“老子像”。刘延东说,中国主张“和而不同”,中国的发展不会对别的国家造成威胁,中国从来都是希望大家都好。而这一点恰恰符合老子主张的“和谐”思想。
       接到老子像,饶宗颐显得开心无比,他露出孩童般的笑容说,“现在我可以与老子对话了”。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人物 > 当代人物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