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放眼望去,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自强乡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采割烤烟、摘收辣椒、采摘南瓜的场景。近年来,自强乡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以种植枇杷、食用菌、烤烟、蔬菜、皂角、辣椒、香椿等为产业底色,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画卷。
“枇杷”故事讲得好,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强
自强乡山口村地处“百里乌江画廊(东风湖)景区”上游,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水陆畅通,沿河风光秀丽,景点众多,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近年来,山口村充分利用“五星枇杷”“冰脆李”等经果林的优势,按照“农业景观化、新村景区化、农居景点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区位、生态、自然、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走农旅结合、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山口村纳界河枇杷种植基地鸟瞰图(央广网发 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前,山口村纳界河每年枇杷收益纯利润达5000元/亩,枇杷年总收益达400万元以上,不但支撑起群众的“腰杆子”,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依托‘五星大红袍’枇杷基地,把产业特色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面向旅游大市场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推动自强乡山地农业经济发展。”山口村联系村领导张彩霞说。
村民正在销售“五星大红袍”枇杷(央广网发 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山口村种植枇杷1670亩、皂角500亩、南瓜200亩、养殖香猪650头,配套建设旅游民宿4栋、停车场1个、旅游公厕2个,道路沿线、广场均设置独具特色的标识标牌,一幅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图景逐步勾勒、成型。
“食用菌”产业培育好,群众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在自强乡党委党政府的带领下,自强乡支东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积极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更多林地资源,利用时段优势连续种植羊肚菌、金耳菌、猴头菇、大球盖菇等菌种。
食用菌基地(央广网发 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自强乡支东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积极组织群众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积极与农产品公司对接,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今年以来,支东村共收获了72万斤猴头菇成品,销售收入720万元,带动支东村56户216名脱贫农户走上发展致富之路。
“让百姓生活更美好,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林下种植食用菌具有节约土地、生产成本低、栽培周期短、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我们种植的各类菌种具有不同的实用价值,种植食用菌对林地的土壤不仅不会造成污染,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支东村驻村第一书记敖成欧同县乡村振兴调研小组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扩大食用菌种植面积,以合作社为载体,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烤烟”生产发展好,“金叶子”换来“好日子”
在自强村的烤烟种植基地,烤烟陆续成熟进入收烤期。烟地里,成熟的烟株生长均匀、枝叶茂盛,随处可见烟农们摘烟叶、搬运、编烟、上炕等景象,所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烟叶采摘要分期进行,不是一次性就把整株烟采完,要按照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的要求采摘,在烘烤的时候颜色变黄、烘干程度才会一致,这样烤出来的烟叶质量才好。”自强村烟农徐勇文一边忙着采摘烟叶一边说。
近年来,自强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推动烤烟种植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引导群众种植烤烟,有效促进烤烟产业可持续生产,让一片片绿油油的烟叶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黄金叶。”
烘干下炕的致富“黄金叶”(央广网发 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以来,自强乡种了近3000亩烤烟,建成烤烟房111栋,目前各村烟叶已全面进入成熟采摘和烘烤阶段,千亩烤烟丰收在望,计划收购烟叶6000余担,预计总产值约960万元,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添彩赋能。(杜容 罗至君)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