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经济频道  
观山湖区:发展“液”经济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5-24 15:55:5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邰芯雨、王明元 、郝涌智 点击: 评论:0

  观山湖区作为贵阳市的新城区,包容性强、充满活力、发展空间巨大、后发优势明显是这座新兴城市的特点;但观山湖区的城乡经济格局存在“城区虽小却经济势头强劲,农村版图虽大,却资源禀赋不一”的情况。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观山湖区农村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如何解题,观山湖区一些村正在进行探索。

鲜果“液化” 产业延长

  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草莓远近闻名,草莓已然成为这个村走在农旅融合发展路上的一张“甜蜜名片”。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到村里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随着季节的变化导致游客人数下降,如何充分利用季节性过剩的草莓资源,成了翁井村面临的一大挑战。

1 、翁井村草莓鲜果。

  翁井村草莓鲜果。

  为了将这一季节性水果转化为全年的收益来源,翁井村开展了一项新的尝试——草莓果酒酿造。贵州新金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成立,该公司采用“村集体+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村集体整合资金、资源,公司承担日常生产经营。这一战略不仅延长了草莓产业链条,溢出的草莓资源也开始“液化”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色香味”俱全的草莓酒。

  “色香味”俱全的草莓酒。

  据贵州新金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天福介绍,通过草莓酿酒,翁井村能有效利用季节性果实,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去年小批量上市的草莓果酒获得市场好评,今年预计用近两万斤草莓酿制的果酒带来超过50万元的产值。此外,公司也正在探索网络直播等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并品尝到草莓酒。

“榨干”水分 产出效益

  以“1+1”模式成立公司,然后通过公司将溢出的资源变为实际收益的方式,并不是翁井村的“专利”。与翁井村相邻的翁贡村也有自己的思考。贵州省金翁众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翁贡村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效益的“平台”。

  通过利用上级拨付的衔接资金,翁贡村同社会资本合资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一起打理村里的闲置资源。而翁贡村中的闲置资源,是村中长期滞销的300余亩的杨梅。

3、 贵州省金翁众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将杨梅送上生产线。

  贵州省金翁众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将杨梅送上生产线。

  杨梅采摘要求高,贮存条件严格,稍微碰损品相差就难以售卖保存,对于村民来说,采摘、保存、运输再加上日常管护等环节的成本,远大于杨梅带来的收益。到果实成熟季,漫山的杨梅几乎无人打理,村民们打趣:“‘家杨梅’都快成了‘野杨梅’。”

4、 生产线上的专业设备自动清洗杨梅。

  生产线上的专业设备自动清洗杨梅。

  “去年我们公司成立后,便从村里收购杨梅,村民只需要将杨梅采摘下来卖给我们,将闲置资源立刻变现,就可减少他们在其他环节的投入。”贵州省金翁众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程表示,收购来的杨梅用于制作果汁,通过冷鲜压榨的方式来榨取,公司果汁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前处理、清洗、榨汁、过滤、调配、杀菌、灌装等生产环节,现在能做到每小时生产3000瓶果汁,今年预计可达到800万元到1000万元的销售额。

  “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为村民拓宽增收的路子,壮大村集体经济。”郑程介绍。

资源入股 村民受益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谷腊村地处云归山脉之间,天然泉水资源丰富。立足资源禀赋,谷腊村以资源入股村中的百花林泉水厂,实现资源惠民。

  “我们厂14名工人全都是村里的村民,其中有4人是建档立卡户……”百花林泉饮用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婷介绍,“水厂是镇属国有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助力乡村振兴。”

  “工作就在家门口,而且我们村的老百姓到水厂领取桶装水是免费的。”黄安琼是谷腊村建档立卡户,也是水厂的老工人,2018年水厂成立她就在这里工作。

5、水厂工人将桶装水运出生产线。

  水厂工人将桶装水运出生产线。

  “以前我们水厂每年的收益主要用于百花湖镇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户的分红,如今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下一步将收益以何种方式惠民利民,为此镇党委政府正在制定新的政策。”刘婷介绍,“现在桶装饮用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点很低,我们每个月销量只有5万至6万桶,目前我们在努力争取能够上线小瓶装的饮用水,拓宽收益渠道,提升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观山湖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振兴“一环四带”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1+1’混合所有制试点”。

  翁井、翁贡、谷腊等村立足自身有限资源,在“液”经济上做文章,为其他地区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未来,观山湖区还会有更多农村以自身资源禀赋出发,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文/图 邰芯雨、王明元 、郝涌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经济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