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齐聚海口探讨东坡文化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2-19 16:01:13 来源:海南发布 作者: 点击: 评论:0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2月18日,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在海口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椰城,围绕东坡思想研究、东坡文学研究、东坡艺术研究、东坡家风研究、东坡传播研究、海外东坡研究、东坡文旅研究、东坡文创研究等8个议题,探讨东坡作品,追寻东坡遗迹,弘扬东坡文化。在他们看来,苏东坡是学者,传播中原文化;是诗人,呈现诗意生活;是美食家,奉行万物皆可烹;是一个豁达的乐天派,在谪居海南期间仍能迸发出生命的火花……

居琼期间,苏东坡热忱地与黎民百姓真诚交往,在海南指凿双泉、开坛讲学、传道授业,燃起中原文明的炬火,“风流余韵,至今未泯”。大家认为,苏东坡在海南留下了诸多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海南历史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要切实加强东坡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厚植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底蕴,推动东坡文化研究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凝聚加快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进力量。

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现场。海南日报记者 韦茂金 摄

关键词1:东坡民本思想 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民本思想一直是苏东坡作品的重要主题。他的很多诗词文章述及民生、论及民心、谈及民瘼,彰显了体恤民情、敬畏民心、以民为本、割爱为民的民本思想。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刚说,苏东坡在扬州担任知州尽管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但官声之佳却一如他此前主政的密州、徐州、湖州、杭州、颍州等地。在扬州,他与奸臣蔡京叫板,坚决废除劳民伤财的万花会;上书朝廷,免除百姓累年的积欠;体察民情民意,维护漕运商船和船夫的经济利益……

“可贵的是,他将这种仁政精神一以贯之,无论仕途顺逆,之死靡它。”刘勇刚说,这一点,在他谪居海南期间亦有充分体现。尽管当时苏东坡已无实权,但他勤政恤民、以文载道,创办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学堂,推广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插秧机……罄其所有、尽其所力,扎扎实实地造福了海南人民。

“‘民本’,是苏东坡政治哲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之一。”海南大学教授李英华说,苏东坡自称“我是识字耕田夫”,又说“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可见,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普通百姓的一员。这正是他一生为民呼吁、为民请命、与百姓融为一体的内在缘由。

李英华说,在苏东坡看来,治国理政必须高度重视“民心向背”问题,从思想上重视民本,深结民心;从经济上反对聚敛,主张富民;从政治上以身作则,取信于民;从法律上批判法家,提倡平易之政;从教育上要求效法子产,鼓励学校议政。苏东坡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其一生思考和探索政治问题的智慧结晶,蕴含许多富有生命力的思想精神,至今看来仍有教育和借鉴意义,值得后人进一步发扬光大。

“苏东坡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他的思想至今仍与我们同行,给我们以智慧和启示。”四川省眉山市委党校干部王彦苏说,为官四十载,苏东坡纵然经历了仕途上的跌宕起伏,但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人民——在杭州疏湖筑堤,在徐州抗洪抢险,在惠州修桥治水,在儋州开坛讲学……受到越来越多百姓的爱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体现了苏东坡对初心的坚守与践行。”王彦苏说。

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现场。海南日报记者 韦茂金 摄

关键词2:东坡优良家风 启迪当代家庭教育,涵养新时代家风文化

在人生遭受最严重挫折之时,苏东坡的行为和诗文中仍然彰显出良好的家教家风给他带来的影响。

“苏洵和其夫人程夫人是苏轼、苏辙的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对两兄弟的道德情操、风骨气节影响深远。”琼台师范学院院长刘湘洪认为,“三苏”家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重视文化、长辈注重示范影响、教育重在德才兼备。除阅读经史子集、作诗填词外,“三苏”家庭教育还非常重视仁爱品德的养成,“程夫人治家时,常用家中余财救济亲戚乡邻。”

刘湘洪认为,“三苏”的家庭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而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风文化,做孩子的榜样。同时,家庭教育不仅要重视智育的开发,也要重视孩子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苏轼晚年益发钦佩陶渊明其人其诗,所作的和陶诗,既是寄情抒怀,也是对其子孙的谆谆教诲。”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教授闫续瑞说,苏轼通过诗歌寄赠、亲自教授、共同唱和等形式,指导儿子读书以及提升诗歌创作能力。这种寓教于乐、以身作则、知行合一的家风传承方式,对当代家庭教育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姜秀花表示,“苏洵家训”被作为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中的第八篇收入了《名门家训》一书,足见其经典可贵。传统优良家风是不同时代社会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的缩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挖掘和传承中国优秀家风家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家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的必修课。

如何实现“苏洵家训”等优秀传统家风与新时代家风的契合?姜秀花认为,可以通过健全长效制度机制、拓展家风传承渠道与创新家风传承载体等形式进行,“家风传承的是一种无形的理念和规范,需要丰富的载体、有效的形式、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变无形为有形,实现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效果。”

关键词3:擦亮东坡文化 开发特色文创品牌,推动海南文旅产业升级换代

900多年后的今天,东坡居士如何继续“圈粉”?不再停留在课本上、文字里,新时代语境下,文创产品的开发正让东坡文化焕发崭新光芒与更多魅力。

“譬如绘本、漫画、影视、交互新媒体、游戏等,都是传承东坡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看来,不同的技术手段为东坡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而伴随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数字新科技的涌现,“数字化”正为激发文化产业活力提供更多可能性。近年来,“东坡热”持续升温,各地东坡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这一背景下,海南再提东坡文创,如何才能“创”出新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凯熹表示,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的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以成为海南探索东坡文创的一条捷径。范凯熹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加快东坡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生成人类难以想象的新颖设计方案。

对于海南来说,东坡不仅仅属于儋州。三年的孤岛生涯,从“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的低落,到“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的豪迈,再到最后的“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豁达,苏东坡走过什么地方,有过什么心境,这都给海南留下了永远说不完的文化话题、挖不尽的旅游宝藏。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固然令人向往,但旅游业的深度开发,还有赖于文化资源,特别是本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提升。”海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蔡葩说。

近年来,在海南省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海南东坡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走出海南甚至走出中国,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呈“蓄势待发”之势。如何让“蓄势待发”成为“多点开花”?蔡葩提出三点做法:一是市县联手打造一条东坡上岛旅行路线图,二是以旅游综合开发为路径,带动整体产业发展,三是继续加强东坡文化价值的海外传播。

丰富和繁荣海南文化、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带动乡村振兴……提及东坡文化融入海南文旅产业发展的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向阳掰着手指头向记者细数,他说:“东坡文化资源是海南加强文旅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

但纵观全省,东坡文化资源的利用仍不够充分,部分资源处于闲置、未开发的状态,尚未找到融入文旅产业发展的切入口,且存在资源分散、区域不平衡等问题。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周向阳提出了“一方案、一园区、一产业带”的对策,即通过制定统一的东坡文化资源保护方案,建立围绕东坡文化创新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以及培育东坡文旅产业带,推动海南文旅产业的升级换代。

周向阳建议,海南可以借鉴国内外知名旅游线路的打造经验,探索“东坡海南之旅”的轨迹,形成“东坡文化之路”的核心主干旅游线路。通过旅游线路的打造,串联东坡文化旅游景区、东坡文化现代产业园、东坡故居桄榔庵、苏公祠等旅游景区景点,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东坡文化旅游产业带。

“这条产业带可以纳入海南全省旅游业版图,与海南南部、东北部构成优势互补、各有侧重的旅游发展格局。”周向阳说,相信这张独一无二的海南东坡文化名片,会吸引一大批苏迷、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成为海南文旅产业全面发展的“引爆点”。

论坛上

专家学者们围绕东坡文化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一起来看看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贵:做好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贵受邀参加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并作“论苏轼作品的四种特殊互文”的主题发言。

“苏轼的题画诗与写景诗极其相似,意在把画境当作真景来描述,重在探索、阐释画中的意境……”论坛上,李贵分享研究心得,嘉宾们紧跟他的阐释思路,透过一首首苏轼的经典诗词,感受苏轼的超群才华、旷达胸襟、豪迈境界。

李贵常年从事唐宋文学与文献研究,对苏轼的诗文词研究颇深,不仅著有《苏轼诗文精读》,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另有专著《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也包含对苏轼的研究。由于所任职的高校与儋州交流频繁,李贵对海南东坡文化深有感触。

“这些年,我深深感受到海南浓厚的东坡文化气息。”去年夏天,他来到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儋州实验学校考察,发现儋州随处可见东坡文化元素,“当地人爱东坡、读东坡、学东坡,活学活用东坡文化。不少文化人也爱模仿东坡先生的书法写楹联。”

“海口有以东坡命名的老码头文旅商综合体,有从东坡故事里‘提炼’出来的一系列美食。我还看到身着宋服的年轻人演绎着东坡故事。”这次来海口参加论坛活动,李贵对海南东坡文化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他表示,海南正在倾力打造东坡文化产业,传承弘扬东坡文化,“规划理念、设计品位很有远见,将吸引全国各地的‘东坡迷’前来打卡。”

“东坡文化已经融入海南人的血脉之中,将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李贵建议,海南可以在东坡的家风思想、教育思想、个性发展、创新思想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普及,促进东坡文化传承弘扬。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海南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将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海外游客。”李贵表示,东坡是世界文化名人,海南应根据受众需求,加强个性化文化产品开发,做好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向世界讲好东坡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谈东坡对海南的热爱:海南万里真吾乡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虽不能亲临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却能从苏东坡留下的诗句中真切地感受到海南的早春。

李国强说,“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三年的海南生活体验,早已让这里成为苏东坡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在海南,苏东坡创办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学堂“载酒堂”,让儋州及其周边地区“书声琅琅,弦声四起”;他托人从中原地区带来谷种,把在黄州发明的插秧机加以改良后推广使用,对发展海南农业、传播技术和文化作出卓越贡献。

李国强说,在海南,苏东坡还继续着自己对于人生与政治的思索,完成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等重要著作,造就了其学术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苏东坡的文学创作被后人整理为《居儋录》《海外集》。

李国强说,书中记述了海南的风土人情和东坡的生活起居,表达了苏东坡对这片土地的真挚热爱及对黎族同胞的深厚情谊,折射出正直磊落、豁达超脱、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文人学士融入民族血脉中的家国情怀,深入民族风骨里的历史自信,沁入民族情感内的文化底色。

李国强说,苏东坡以其勤政恤民的淑世情怀、以文贯道的历史使命、豁达开朗的人生境界,最终塑造出“以儒为本、兼容并蓄、爱国体民、守其初心、传承文脉、旷达自然”的“东坡文化”并一直传承至今。

“深入研究、科学阐释、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国强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将不断与海南有关方面深化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海南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谈东坡的人生境界:“千年英雄”苏东坡

“当年,苏东坡在儋州写下‘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诗句豪气干云,全无衰惫之态。”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说,他此刻身在海南,与学界好友探讨东坡作品,追寻东坡遗迹,弘扬东坡文化,恰好能够体会苏东坡诗中的快意。

周裕锴说,苏东坡晚年自题画像,将自己的“平生功业”归结为“黄州惠州儋州”,其实,这几个阶段都是其人生最为失意的时期,在海南儋州谪居期间尤其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至暗时刻”,苏东坡真正创建出他在文化史上的伟大功业——他被驱逐出庙堂,流放到江湖,无论是精神依托、思想倾向和情感认同都从庙堂走向民间,终于完成了由“臣”到“人”的转变。他像儋耳道旁被弃置的石头,“尽是补天余”,虽再无规劝皇帝“补天”的功用,却得以亲近大地,来为人民造福。

苏东坡谪居海南的功业,前人多有评说。周裕锴认为,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点:

移风易俗。苏东坡致力于改善当地落后习俗,见当地多荒田,不重视农业,便作劝农诗鼓励黎族人从事农耕;见当地人盲信巫术,杀牛作药,便作文告谕乡人重惜耕牛;见当地风俗让男人坐守门户、女人外出劳作,便作文批评这种“坐男使女”的陋习。

致力于海南文化建设。虽然知道海南是“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但苏东坡始终相信这座岛与中原大陆水脉相通、地脉相连,文化之脉也自然应该承续。因此,他身体力行,与当地一些秀才、学子相往来,营造文化氛围,让海南学子感受到海南与祖国文化地脉相连,鼓励他们在文化地位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敢于征服不幸的命运。苏东坡将复杂深沉的人生感慨化为适物自闲的人生智慧,在日常生活的题材中发现诗意和情趣。因此,纵然经历“九死南荒”的困境,他仍然要赞叹:“兹游奇绝冠平生。”他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诗意地栖居,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谈东坡文化如何与海南发展结合:东坡文化“烹”出海南味

近些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频频出现在央视诗词大会等多档文化节目中,她最擅长的就是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来赏析唐诗宋词。在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上,她也从东坡的诗词中赏析出了别具一格的海南韵味。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海南万里真吾乡”“兹游奇绝冠平生”……在东坡的笔墨中,蒙曼看到了民族风雅、天涯雪花、春风春意。“这对当时的东坡来说,是新鲜的,对我们(外地人)来说也是新鲜的。”蒙曼说,海南的东坡文化可以在“新鲜味”上下功夫,走一些别人没走过的路,只要把文化发掘得够彻底、展示得够“新鲜”,再结合海南本土文化,不仅游客会感兴趣,甚至全世界都会感兴趣。

“回想900多年前,苏东坡在海南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做出这么多成就,今天的海南若把东坡文化发扬光大,那么未来是不可限量的。”蒙曼认为,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如果苏东坡能见到海南现在的这般景象,一定是万分惊喜。她笑着说:“当时东坡眼中的仙境可能都达不到现在海南‘凡间’的境界。”

在蒙曼看来,海南要把东坡在琼的乐观精神、做实事的态度传承下来,发扬光大,东坡文化赋能海南发展,自贸港必定未来可期。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谈海南人对苏东坡的喜爱:东坡已成海南人文化偶像

前来参加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进行了主题为《苏轼、黄庭坚的文艺批评:“字中有笔”与“句中有眼”》的演讲。会场内外挤满的人群、热烈的掌声,让他感受到了东坡文化在海南无比浓厚的氛围。

据了解,这些年朱刚陆续出版了《苏轼十讲》《苏轼苏辙研究》《苏轼评传》《阅读苏轼》等作品,对东坡文学有极为深刻的研究和解读。他认为,当下越来越多人喜欢苏东坡。对于学者来说,苏轼喜欢表达、善于表达,他知无不言,有什么想法必须一吐为快,不肯沉默,所以无论人们想探究有关他的什么问题,大致都能在他留下的文字中找到自述。

“作为一名苏轼研究者,通过这几天的活动我注意到,在海南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各个领域都有人迫切想要进一步理解东坡文化。”朱刚说,对东坡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继承弘扬,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他以为,最核心的着力点是大学的学科建设。

朱刚表示,应该注意的是,基础学科的建设方法跟工程学科不同,集中力量、资源做几个工程,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一劳永逸。基础学科的建设要做许多“不急之务”,面要比较宽。比如要加强苏轼研究,不能只盯着苏轼研究来组建队伍,须从宋代文学乃至整个古典文学研究队伍的水平提升去着眼,才更为有效。

东坡文化是海南历史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朱刚建议,在如何引进和培养东坡文化研究人才上,可以相对放宽一些限制,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现代大学精神构建,打造东坡文化研究的智库与平台。

四川大学教授王兆鹏谈东坡文化与海南文旅结合:绘出东坡文旅新画卷

海口、澄迈、临高、儋州、昌江……苏东坡谪居海南三年,足迹遍布多个市县。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结束后,海南日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四川大学教授王兆鹏,他认为,苏东坡在琼的足迹、著作是有限的,但是他讲学布道、施教为民,开启琼州人文之盛的影响是无限的,“我们要用无限的东坡影响赋能有限的文旅资源,打造海南东坡文旅的特色招牌。”

王兆鹏曾多次到海南考察东坡文化遗址,在他看来,相比四川眉山、湖北黄冈、广东惠州等地,海南东坡文化的景区景点相对较少,缺乏吸引游客的主线。“打造东坡文旅打卡点,要把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相结合,主动把东坡文化、东坡民本思想、东坡人格精神的内核赋予到现有的旅游资源中,强内在、贴标签、出特色,创新东坡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呈现姿态。”王兆鹏说。

王兆鹏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打造海南东坡文化黄金旅游线路,根据东坡诗词串联景区景点,统一规划游线,促进东坡诗词在游线上的展示,促进游客和文化的互动体验,培养龙头景区;打造海南城市精神传扬的人文线,利用研学、品牌传播等方式,促进文化传承,发扬城市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打造促进文旅消费增长的产业线,着力发展文化创意、非遗体验、特色物产、娱乐游戏、文艺作品等文化产业,促进文旅消费增长,带动沿线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

原标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齐聚海口探讨东坡文化》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国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